“成都智慧人大”上线运行动员部署会现场。
新华网从动员部署会上获悉,“成都智慧人大”由“一库”“一中心”“三平台”“九大应用系统”构成。“一库”即综合数据资源库,包括基础库、业务库、监督库等多种类型基础数据资源库。“一中心”即联网监督中心。“三平台”即基础设施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信息安全保障平台,为信息应用提供基础支撑保障服务。“九大应用系统”包括智慧立法系统、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系统、联网监督系统、代表履职服务系统、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系统、“智慧机关”综合业务系统、人大门户网站、人大大数据应用系统、全景联动监督系统。
在成都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张济环看来,智慧人大系统的实质是根据大家提供的需求而建立的一套解决方案,体现的是治理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的方式方法。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如何让代表履职更加高效便捷?在“成都智慧人大”建立的代表履职服务平台上,每位代表都有个人帐号,实现“全天候”“移动化”在线履职新形式,拓宽了代表履职交流、知情知政渠道。同时,系统还建立议案建议管理系统,设置议案建议接收、审核、分类等各环节,能够反映“一府两院”的办理进度、过程、成效等情况,以及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原案以及督办、满意度评价等情况,并提供议案建议查询、检索、阅读等功能,实现人大代表对办理过程的“全程可视”。
除了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为民履职,聚焦推动实现立法工作科学化与民主化、监督工作常态化与智慧化、机关办公数字化和高效化的核心功能,“成都智慧人大”将提升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能力,充分发挥市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为促进机关工作高效、高水平运转提供信息化支撑。
据悉,目前,“成都智慧人大”系统建立了包含代表账号、移动端账号共1658个,已面向58个单位采集整理了2969个数据主题,归集涵盖80余万条数据。青羊区、龙泉驿区、郫都区和大邑县人大已提出申请共享共用部分系统,对接工作正在进行。
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川平直言,“‘成都智慧人大’上线并不意味着画上句号,全市‘智慧人大’协同联动格局还未形成,亟需全面统筹推进。”他表示,要结合人大工作实际,提出信息化系统建设需求,提高成都市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继续建设好智慧人大系统,加强系统后续建设协调,及时跟进相关配套工作;进一步应用好智慧人大系统,统筹推广到全市人大系统,逐步实现上下人大之间、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优化提升好智慧人大系统效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使用中的问题,真正发挥好智慧人大作用,更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