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成都: 38条政策举措高水平规划建设国际门...

成都: 38条政策举措高水平规划建设国际门户枢纽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8-06-20 08:23:11
    人民网成都6月19日电(朱虹)今(19)日“成都对外开放政策暨西部对外交往中心”新闻发布会召开,《关于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 “一带一路” 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出台。

“两个文件”全面体现成都对外开放的责任担当。《意见》和《行动计划》是成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出台的纲领性、全局性、宏观性文件,彰显了成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和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决心。

38条政策举措,规划建设国际门户枢纽

《意见》共分8个部分,38条政策举措,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围绕构建联通全球通江达海的战略大通道、做强做优“三区五园多支撑”开放平台体系、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优化升级、促进资源要素全球配置、深化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等6 个方面创新发展举措,强化对外开放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各项政策落实落地。

其中,为积极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优化升级,成都提出“6 项计划”,实施跨国企业总部提升计划、促进国际中小企业来蓉发展计划、“走出去”对外投资计划、新外贸发展计划、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计划、国际化消费促进计划。鼓励在蓉跨国公司提档升级,对首次被评为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领军企业的跨国公司总部企业最高给予2000万元领军支持,对总部企业增加管理职能、扩大管辖区域最高给予500万元提升支持。鼓励国际中小企业来蓉发展,设立5000万元/年国际中小企业招引专项资金,建立国际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按市场化原则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海外并购基金,支持以引进核心技术为主的海外并购。

而在精准高效促进资源要素全球配置方面,成都提出“6 项工程”,实施海外人才来蓉创新创业工程、本土人才国际化培育工程、出入境停居留服务提升工程、金融国际融通工程、全球创新合作提质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合作工程。对经认定的外国高层次人才,申请工作许可证可不受60周岁年龄限制。鼓励本地优质孵化机构发展海外孵化业务,在全球创新创业活跃地区建设海外创新孵化中心,给予运营机构实际发生费用的30%最高500万元的补贴。鼓励出口产品低碳认证,建立成都产品和服务碳标识制度。

到2022年,把成都建设成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行动计划》全文共分5个部分,分为总体要求、发展目标、推进举措、重大项目及活动、保障措施。

其中,发展目标是,到2022年,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建成“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城市,推动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并对发展指标进行了具体明确。

第三部分为推进举措。包括重点推进西部门户枢纽城市新发展、构筑内陆开放经济新高地、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新渠道、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新体制、打造对外交往新环境5个方面19项具体举措。

第四部分为重大项目及活动。包括策划门户枢纽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国际交流合作、对外交往环境4方面33个示范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功能性、战略性、支撑性重大项目和活动,力争2022年前完成投资建设和活动举办。

第五部分为保障措施。包括明确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严格督查考核3个方面措施,保障《行动计划》落地执行。

《行动计划》明确相关市级部门、各区(市)县分工,制定《重大项目表》,在各区(市)县、各重点产业布局对外交往重大项目及活动174个,其中,基础建设类110个,重大活动及其他类64个。

今年是成都市“全面落实年”,为保证“两个文件”推进落实,成都将开展相关督导活动,加强全市对外开放工作的统一领导,健全和完善全市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等工作推进机制,及时研究和解决对外开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驻(涉)蓉领馆、国际友城、国际机构和涉外商(协)会及企业定期联系机制,定期召开市长座谈会,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将对外开放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目标考核体系。

 
相关热词搜索: 成都规划建设枢纽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