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阳光攀枝花 财富“梦工厂”

阳光攀枝花 财富“梦工厂”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10-22 10:18:00

迈入第十四届西博会攀枝花展馆,品味那一件件展品浓缩的光阴,人们不难发现:从往昔的“百里钢城”,到如今的“中国阳光花城”、“中国钒钛之都”、“四川南向开放门户”,这座城市正在“蝶变”中脱胎换骨。

今天,让我们携手走近攀枝花,探寻她“破茧成蝶”的秘密。

城市之从“工矿基地”到“阳光花城”

“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这句城市形象宣传语,凝聚着几代攀枝花人心中美丽的梦。

作为攀枝花第一代移民,冯传德1970年转业来到攀煤公司花山矿工作。在自建的简陋棚户里,全家一住就是20多年。

受开发初期“先盖工厂,后建城市”思维影响,棚户区一度成为移民城的“伤疤”,而生产区和生活区犬牙交错,也严重影响居住品质和城市形象。

如何撕掉移民城的“工矿基地”标签?

通过对自然禀赋的再认识和发展方位的再思考,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提出:突出阳光和花卉两大要素,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百万人口大城市。

为了百姓安居,攀枝花累计投入资金逾100亿元,建成廉租房、经适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等保障性住房逾6万套。冯传德一家和1万多户棚户区居民陆续喜迁新居。

追梦美丽家园,可容纳35万人口的花城新区“梦想起航”,绵延数十公里的沿江景观打造“多点开花”,“筒子楼”改造在全省率先启动。短短几年间,“阳光花城”一步步从概念变成现实。

因为当年三线布局需要,攀枝花曾长期半封闭运行。远离中心城市、对外交通不畅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大瓶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攀枝花大手笔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北上成都南下昆明即将全程高速,丽攀高速攀枝花段年内通车,机场新开重庆、北京航线,成昆铁路新线、攀大高速、攀宜沿江高速、丽攀遵铁路建设陆续启动。

近日,攀枝花成功跻身全省首批现代物流试点示范市,昔日的“孤岛”正成为“四川南向开放门户”。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近年来,攀枝花治理污染项目500多个,关停淘汰100多家污染企业,拒绝数十个高污染项目,舍弃上百亿元投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由53%提高到90%以上。

有“舍”才有“得”。攀枝花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求索,深刻诠释了“舍得”二字的含义。

在去年的西博会上,攀枝花签约总金额突破800亿元,成为四川最热的“吸金”点之一。今年的西博会上,攀枝花签约总金额将冲击1000亿元大关。

美丽攀枝花,梦想无止境。今天的“阳光花城”正在加速推进“五创联动”,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

随着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启动,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再度摆在攀枝花人面前。

创新怎样落地?次级如何突破?攀枝花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明确了目标和路径——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三个加快建设”、“三个走在全省前列”,持续打好“六大硬仗”,努力实现“四个翻番”,确保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达到1500亿元,进入全省“第二方阵”;确保2020年以前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由资源大市向经济大市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建成宜居宜业、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特色经济强市。

从卖矿石到卖阳光,攀枝花“破茧成蝶”,把资源“聚宝盆”变成了财富“梦工厂”。

产业之从“一业独大”到“刚柔并济”

攀枝花因钢铁而兴,“百里钢城”曾是攀枝花人引以为豪的城市名片。

作为主宰这座城市几十年的支柱产业,钢铁既给攀枝花带来了“一荣俱荣”的辉煌,也让攀枝花品尝到“一损俱损”的苦涩。

审时度势,攀枝花打响了一场跳出“输出资源、留下污染,输出财富、留下贫困”怪圈的“突围之战”。

针对钢铁“一业独大”的产业“软肋”,攀枝花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高效综合利用钒钛磁铁矿“硬资源”,构建起了钒钛、钢铁、能源、化工、矿业、机械制造多元发展新格局。

而今,全市钢铁产业比重降至50%以下,钒钛产业强势崛起。攀枝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钒产品基地和国内最大全流程钛工业基地,跻身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到2017年,全市钒钛及相关产业产值将力争突破3000亿元,推动“钒钛之都”从“资源之都”升级为“产业之都”、“经济之都”。

针对二产“一枝独秀”的经济“硬伤”,近年来,攀枝花积极发掘以阳光为代表的“软资源”,推动了“阳光经济”集群发力。

抓住列入“全国首批探索低碳发展示范城市”的机遇,攀枝花出台专项规划,计划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太阳能应用示范基地”。今年,全国最大民用光伏发电项目投入使用,国内最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完成开发规划。

依托独特的光热资源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攀枝花加速建设特色水果、早春蔬菜、畜牧水产、优质烤烟和林业生物五大基地,早春蔬菜行销全国,优质芒果走出国门,生物产业方兴未艾。2012年,攀枝花全域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业迈向全国前列。

面对日益庞大的“候鸟族”,攀枝花打出“阳光花城、康养胜地”组合牌,投资130亿元的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投资80亿元的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项目相继开工。今后5年,攀枝花将以超过1000亿元的投资规模,打造“全国著名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刚柔并济”的产业体系,为攀枝花拓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多维空间。

视野之从地下掘金到经营阳光

在48年开发史上,“国家战略”两度花开攀枝花,第一次是因为矿产,第二次还是因为矿产。1965年春天,攀枝花特区成立,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资源型特区。2013年春天,攀枝花全域纳入全国唯一资源型试验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

这片7440平方公里、不足国土面积千分之一的“弹丸之地”,究竟埋藏着多少宝藏?勘探结果令人震惊:小小“聚宝盆”中,竟“装”着全国20%的铁、64%的钒和93%的钛,以及铬、钴、钪、镓等多种稀有金属。其中,钛和钒的储量分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专家估算,这些矿产资源的价值在10万亿美元以上,13亿中国人平均每人可分得近7700美元。

坐拥这样的资源,攀枝花有足够的底气做一座资源型城市。然而,经过几十年大规模开发,仅仅采挖了“金山”一角的攀枝花人,近年来却将更多的视线从地下转到天空。

是什么转移了人们的目光?“矿再多,总有挖完的一天。”当攀枝花“钢铁粮仓”兰尖铁矿从露天开采转入地下开采时,第一代矿山人刘泰兴向后辈发出这样的忠告。

怎样打破资源型城市“矿竭城衰”的宿命?“今年冬天我们还会再来!”乐山七旬老人任兆雄和老伴辗转三亚、腾冲等地后,在攀枝花安了过冬的家。今年元旦,他们花29万多元在米易县买下一套61平方米的公寓,一直住到元宵节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近年来,像任兆雄夫妇这样到攀枝花过冬的“候鸟族”不断壮大,2012年已达3万之众。

攀枝花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常年平均气温20.3℃,无霜期300天以上,是中国内陆不可多得的阳光地带,是四川唯一没有“冬天”的城市。棒垒球、皮划艇、射击射箭等诸多国家队把这里作为“冬训天堂”。

如何利用这么好的阳光?

2012年春天,攀枝花市委书记刘成鸣、市长张剡率队走进北京,面向全中国、面向全世界推出“中国阳光花城”城市品牌。

一年过去,攀枝花委托北京专业团队进行顶层设计的《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发展规划》已全面付诸实施。

新视野打开新路径。攀枝花决定做一座懂得经营阳光的城市。

攀枝花展馆:讲述阳光与财富的故事

【展馆导航】

第十四届西博会攀枝花展馆占地超过1000平方米,位于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位置突出、便于参观。

【创意造型】

本着“务实节俭、特色鲜明”的设计理念,展馆打破开放布展传统模式,以围合式展区、大立面造型,营造引人探寻的神秘感。特制纱幔上喷绘的攀枝花壮丽山川在光影中不断变幻,使整个馆体晶莹剔透、刚柔并济。参观者还未进入展馆,就能深深感受到阳光花城的山水诗意和大美境界。

【精彩看点】

从主入口走进展厅,迎接参观者的是一面攀枝花赋主题形象墙,写意山水和城市风光虚实结合,厚重文字与灵动诗意相得益彰。

环绕馆内上围的360°LED大屏幕上,阳光灿烂、四季花香的攀枝花实景视频撼人心魄。馆内四周依次展示城市概览和中国钒钛之都、中国阳光花城、四川南向开放门户三大城市名片。展馆核心区以攀枝花造型为空间设计元素,用5片花瓣象征这座城市的三区两县。“光耀沃土,五行生花”的展示主题,将攀枝花异彩纷呈的资源禀赋、人文魅力、产业亮点、美好未来凝聚成一个整体,让参观者能够走进攀枝花的历史传奇,触摸攀枝花的财富脉动,聆听攀枝花的追梦脚步。

【互动体验】

攀枝花展馆特别设立了情景式体验区,让观众在互动中感受阳光的魅力,在体验中品味阳光的味道。

西博会期间,攀枝花乡土艺术团将带来原生态民族歌舞,砚雕大师将现场展示巧夺天工的苴却砚雕刻技艺,免费品鉴阳光花城出产的优质芒果、石榴、茶叶、咖啡。

无论你来自何方,走进攀枝花展馆,你就走近了阳光。

●创富环境

区位:北承成渝经济区,南接昆明经济带,是四川通江达海,融入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通道。整体纳入国家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跻身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探索低碳发展示范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交通:成昆铁路、成昆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开通成都、重庆、北京多条航线,以高铁、高速公路、航空、航运等为框架的次级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

政务:设有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实行“一站式”申报、“一次性”告知、“一门式”受理、“并联式”审批。

研发:拥有科研机构54个、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3万余人,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相继落户。

●财富热点

花城新区:规划控制面积59.2平方公里,建设面积33平方公里,新增人口承载力35万人。计划5至10年建成行政办公区集中、高端服务业集聚、生态优美宜居的现代化新型城区。

四川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为25平方公里,是省级重点园区、四川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重点发展钒钛、化工、有色金属、特殊钢及机械制造产业,正在打造国家级产业园区和千亿园区。

●投资导向

钒钛资源利用:钒钛磁铁矿储量超过200亿吨,钒钛产业入选“中国产业集群50强”,加速打造资源、产品、质检、研发、交易5大中心,力争2020年钒钛及相关产业产值达5000亿元,建成世界最大、最强钒钛产业基地。

特色机械制造:以钒钛低微合金为特色的攀枝花机械制造产业强势崛起,涉及冶金成套设备、矿山机械、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4大领域,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阳光康养旅游:规划项目投资超过1000亿元,重点打造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阿暑达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等8大项目群,力争2018年建成全国著名的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刘旭图片由攀枝花市委宣传部、市投资促进局提供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