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瑞典式模拟环境法庭在成都开庭
西方国家怎样审批企业排污许可申请,公众如何参与决策?全国首个瑞典式模拟环境法庭10月16日在成都开庭。在当天举行的中瑞双边“制浆造纸行业污染物综合管理”二期合作项目模拟环境法庭公开听证会上,乐山金福纸业接受了环保部门、科研机构、环保社会组织和周边居民有关污染控制措施的质询,最终由法庭作出是否发放排污许可的裁决。
当前,中国企业的排污许可由环保部门调研后发放,公众参与度较小。由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和瑞典环保局联合实施的该合作项目,执行期为2011年至2013年。16日,模拟环境法庭按照瑞典的企业排污许可审批流程,对乐山金福纸业的排污综合许可申请进行了公开听证。
金福纸业位于沙湾区福禄镇境内、大渡河畔。根据瑞典模式,给予其何种程度的排污许可,需综合考虑水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能源使用、噪音、废物再利用及填埋、化学品使用、交通运输、污染场地等多种因素。同时,瑞典环保局、省环保厅、省环科院、环保社会组织和周边居民等所有利益相关人,均要参与决策。
听证会上,金福纸业介绍了用二氧化氯替代氯气进行竹浆板漂白的技改工艺。“产生的黑液怎么处理,浓度能否达到60%?”模拟环境法庭主席Mans Cederberg询问。金福纸业负责人回答:“技改后,漂白污水负荷将大幅下降,黑液浓度能达到60%。”成都资源与环境友好促进会代表,则从保护生态出发,询问了企业造纸所需的竹片使用量情况。通过公开的技术分析和广泛的公众参与,确保向金福纸业发放排污许可的决策科学有效并具有前瞻性。
据省环保厅副巡视员邵志军介绍,瑞典企业排污许可发放的全要素、全过程、全角色参与模式,对我国环保管理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环保社会责任意识和公众参与意识。经过16日的开庭听证,该模拟环境法庭将于10月17日作出裁决结果。(记者 刘宇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