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频道10月16日电(孙琨)水位信息采集、降雨量采集、山体位移监测、实时河道视频……在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4G展馆,四川移动播放的北川擂鼓猫儿石水位实时监测视频,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参观。
这套名为“灾汛预警通”的监测系统是四川移动联合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利用先进的物联网和4G技术,对山体滑坡、泥石流、雨量、水位等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预警的信息化应用。
据展馆工作人员介绍,“灾汛预警通”在地质灾害监测点设置的物联网设备采集数据后,通过四川移动的4G光纤网络迅速传输至后台系统,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后,该系统会将灾害预警信息利用移动通讯网络实时、自动向各级主管部门、生产生活区域人员通报,为出现险情后迅速采取措施赢得宝贵时间。
据了解,该系统除了获取各监测地点的实时地质、水位信息外,还建立了完备的群测群防人员资料库。这些人员都是当地的基层乡镇、村组干部,他们将会在收到灾情短信后,及时通过短信群发、远程广播向村民报送预警信息。
“移动4G技术的应用,还可使群测群防人员在交接班、出差、干农活等外出途中,通过手机实时监测、处理灾情信息。”展馆工作人员说,“为保障偏远区域灾害监测点设备的监测数据实时上传,四川移动还在部分区域增建了4G基站,确保数据和视频图像的实时接入。”
据了解,四川移动目前已建成三大泥石流监测预警示范区,利用“灾讯预警通”累计预警200余次,协助政府成功疏散群众100余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