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警方牵头捣毁一涉及云贵渝等地的假冒劣质油脂网络,涉案金额数百万元
根本不能食用的工业油脂、变质动物内脏,被黑心厂家收购后,经过简陋作坊的熬制,竟摇身一变成为食用油走上餐桌……昨(10)日,四川省公安厅公布了一起近日破获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用油案件,涉及重庆、云南、贵州、江苏等全国多个省市。
在这起案件中,遂宁警方捣毁生产猪化油的黑窝点4个,抓获嫌疑人8人,查扣制假机器设备5台,当场查获不明油脂及原料330余吨,涉案金额数百万元。
线索
油脂厂食用油销量远超原材料供应量
近日,巴中市检察院在对巴中市某食品厂生产、销售非食用动物油脂的案件进行梳理时,偶然发现该食品厂曾于2011年将一批约20吨的“地沟油”销往遂宁某油脂厂。
发现这条线索后,巴中市立即将情况上报四川省公安厅。油脂厂所在地——遂宁市安居区公安分局也遵照上级指示,立即组织精干警力展开调查。
警方调查发现,该工厂每月的食用油销量在1000吨左右,而生产这批食用油需要的毛材料至少需要1500吨—2000吨,单从遂宁本地根本不可能获得如此多的毛材料。民警推测,该工厂很可能从其他渠道进了非食用油的原材料。
民警侦查发现,遂宁某油脂厂共从四川、重庆两地的20多家供货商收购炼油的毛材料。而这20多家供货商中,大部分都没有相关的行政许可资质,其中几家甚至是生产工业用油的作坊。民警对遂宁本地的几家供货商进行了暗中调查,发现其加工作坊环境恶劣不堪、臭味熏天,用来熬制油脂的大都是动物内脏脂肪、下脚料(与普通猪油相比所含重金属更高,对人体有害,一般是化工厂使用),完全是不能用于食用的材料。
查处
黑作坊里变质动物内脏被熬成食用油
此事很快引起了公安部、省公安厅的高度重视,公安部批示:在9月12日发动全国集群战役,同时收网,打掉这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油脂的网络。
9月12日下午,遂宁市百名警力同时集结,分别对位于射洪、安居及船山的“黑窝点”进行突击检查。行动中,警方共捣毁“黑窝点”4处,收缴制假工具5台、现场查获不明油脂及大量动物内脏及猪肉边角料共计330余吨。民警介绍,这些黑作坊内的环境十分简陋,农家土院里充满了让人作呕的臭味,猪肉边角料上满是苍蝇,铁锅里熬制着已经变质的动物内脏。
至此,一个以遂宁某油脂厂为中间商,将上家不良供货商提供的工业油脂与食用油脂混合,配成食用油脂,然后再销往全国各地的犯罪网络被公安机关捣毁。经统计,截至目前,遂宁某油脂厂共购进不合格食用油原料16000吨,然后加工后当成食用油销售,涉案金额数百万元。
随后,涉及重庆、云南、江苏、内蒙等地的多家供货商及60余家销售商被陆续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