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如何走出去? 海外华商就是一座“桥”

如何走出去? 海外华商就是一座“桥”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9-26 11:48:28

“我还是站起来说吧,好方便后面的朋友看见我。”9月25日下午,成都世纪城会议中心五楼洲际宴会厅里,轮到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自我介绍时,他选择了“特别”的亮相方式。主持人帮他解释,“刚才我出去转了一圈,我们这个分论坛的人气相当高,难怪南总要站起来发言了。”

当天,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分论坛“携手华商 共促民企‘走出去’”吸引了来自各国华商及国内各地民营企业家近300余人。国内民营企业家李淑芳参会目的性很强,“我们也在考虑走出去,但困惑很多,首先是不了解海外市场的特征,这对走出去投资很不利。”

“情报”缺乏

先送儿子走出去“打前站”

分论坛茶歇空当,北京宇宙风飞飘飞行器研究所总工程师杨礼诚把自己的位置挪到了第一排,手中的笔还在不停地整理着上一位嘉宾的发言内容。他的认真源自内心早有的打算,“我想去加拿大投资,我的两个子女已经到加拿大求学了,先去熟悉那边的情况。”

这次参加华商大会,杨礼诚留了个心眼,“加拿大很多华商都来了,大部分都住在凯宾斯基酒店。”为此,杨礼诚没少做交流,获得了不少信息,“我才知道,加拿大的贷款利率相对国内来说,非常优惠,基本上只有国内的三分之一,这对于我们企业投资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情报’。”

一直坚信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走国际化路线的四川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沧龙,早在2006年就动了在海外投资的念头,第一站选择的是非洲国家坦桑尼亚。但一直到2011年,才正式把在坦桑尼亚的项目签了下来,这段曲折的经历让他对国内民营企业走出海外投资所面临的困境很有感触,“由于缺乏了解,企业可能很难快速地融入当地社会。如果有人能够帮我们一把,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携手合作

先走出去的华商可以是引路人

民营企业主动走出去,需要“引路人”。

加中合作平台执行主席姚友带着名片在会场里不断走动,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向两位重庆来的民营企业家交换名片,“很欢迎你们到加拿大来投资,我们一定尽力提供你们所需要的帮助。”“香港——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旭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钊的发言“目的性”很强,“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香港可以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发挥‘超级联系人’的作用。香港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拥有非常多的专业人才,可以为内地企业走向海外提供专业服务。”

正泰集团在韩国市场上的开拓,就有这样一位重要的“联系人”。“当时我们在韩国与许多世界500强一同竞争一个项目,最后我们成功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一位非常熟悉当地情况、并且拥有广泛人脉的华商帮助。”南存辉分享海外投资经验。在这次合作中,这位韩籍华商扮演的还不是简单的“联系人”角色,而是一位重要的“合作伙伴”,“他拥有20%的股份来参与我们在韩国所建公司的运营。”

站在会场最后面的马来西亚华商陈宥林很看好这样的合作,“马来西亚的企业环境、游戏规则跟国内都有所不同,不熟悉情况就很可能碰壁;如果能够在帮助内地企业较快适应本地市场的同时,自身也能得到一些经济效益,局面将是多赢的。”金海集团总裁林松石欢迎内地民营企业家到印尼投资,“印尼有很多资源,但资金比较缺乏。”记者 蒋君芳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