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财经观察 > >> 透视新股发行三大争议 高发行市盈率引发不满

透视新股发行三大争议 高发行市盈率引发不满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新民晚报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4-01-15 10:03:07

【 争议一 】

 

  高发行市盈率引发不满

 

  从IPO开闸后首批发行的两只新股新宝股份和我武生物发布的中签率公告来看,超过百倍的网上认购和偏低的中签率表明投资者看好新股。但奥赛康72.99元的发行价,67倍的市盈率,远高于同期同行业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这引发了市场质疑。

 

  “合理的新股发行机制应该是让发行人与投资者共享企业成长的成果,但在发行人以圈钱为目的的情况下,中介机构不仅不能为投资者提供合理建议,更有可能与发行人一起侵犯公众投资者的利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认为。

 

  【 争议二 】

 

  老股转让被质疑高价套现

 

  奥赛康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7.9亿元,但有老股转让资金31.83亿元,被认为控股股东有高价套现之嫌。

 

  按照目前拟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截至1月10日,已经有50家公司披露了招股材料,其中多数已敲定老股转让方案,而明确不转让老股的目前仅有4家。

 

  以首批开放申购的我武生物为例,发行价格为每股20.05元,需要进行老股转让。公司发行的2525万股中,有1425万股为老股转让。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仅有2亿元左右,而老股转让资金达到2.8亿元。

 

  老股转让资金超出公司募集资金,让投资者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心存疑虑:未来,或许没有大小非悬念了,但大股东在发行当下就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减持套现,是否对公司未来发展缺乏信心?

 

  【 争议三 】

 

  券商自主配售涉嫌利益输送

 

  在此轮新股发行改革方案中,券商自主配售权被视为一大亮点。网下发行的新股,由主承销商在提供有效报价的投资者中自主选择进行配售。

 

  有投资者对此表示忧虑,担心新规给了券商很大的自主配售空间,结果变成了利益输送工具,从而造成新的不公。

 

  “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承销商自主配售有相应的制度匹配,但在我国,承销商往往把配售当作一种福利,带来利益输送,造成不公。”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

相关热词搜索: 透视新股发行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