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当下中国环保产业前景乐观,众多环保企业意欲借助上市迅速做大,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三峰环境)便是其中一例。三峰环境副总经理唐国华10月17日透露,这家专注于垃圾焚烧发电的重庆市属国企,现正筹谋于2016年在上交所上市。
唐国华介绍,三峰环境是起步于1998年的大型环保企业,专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与运营,旗下拥有19家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运营多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垃圾焚烧相关行业可资源化回收垃圾,有实力者做强做大固然值得期待,但相关项目落地时往往会遭遇社会阻力,企业发展也受限于政府的基础设施短板。这些都是关切企业自身利益的难题。
然而,垃圾焚烧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现实中其相关技术工艺和设备运行能否规范操作?这是当下最为关键也最需解决的迫切问题。必须承认,光靠企业自律远远不够,政府监管也须切切实实跟上。
唐国华表示,三峰环境现正积极准备上市,所有第三方咨询机构已经到场,大的目标是2016年实现在上交所上市,计划于2015年年中递交所有申报资料,但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仍需看国家审批进度。
据她介绍,三峰环境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都是与当地政府签订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合同:企业前期自行投资,之后由政府授权运营,政府有义务保质保量运来垃圾。
此处的“质”,是指垃圾必须是生活垃圾,不能有医疗垃圾和危险废物;“量”是指运来的垃圾必须足量,否则政府须向企业作出赔偿。
唐国华介绍,三峰环境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的两大收入来源,分别是售电收入和政府的垃圾处理费补贴,前者约占60%-70%,后者约30%-40%。最小一部分收入来自卖出炉渣等所得,占比不足1%。
目前,其电厂所发电力平均约有10%-20%属自用,其余输入国家电网。
鉴于以上因素,三峰环境通常将项目投资回收期定为10-12年。
垃圾焚烧担忧释疑
当下归结而言,民众对垃圾焚烧相关行业的担忧普遍集中于两点:一是烟气含有致癌物质二恶英、垃圾渗滤液等废物的二次污染,二是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车辆(下称垃圾车)开行沿途出现的水油滴漏和气味散发等问题。相关污染风险,往往涉及环保设备投资和投产后能否正常运行。
唐国华,承认业内良莠不齐,某些企业二次污染确有发生。同时,她认为媒体的选择性报道易令公众对垃圾焚烧产生偏见。
具体而言,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门槛高低不一。通常一些大型企业技术成熟,操作也规范。另有部分企业可能只是因为拥有资本才进入这一行业,技术未必成熟,操作运行不免不当。此外,普通公众对垃圾焚烧了解不多,加之媒体经常选择报道出现问题的企业,而少有报道成功者,这更易滋生某种具有偏向性的观感。
据唐国华介绍,生活垃圾焚烧在欧洲已有逾百年历史,当前技术标准严格,烟气排放干净程度甚至胜于一些工业企业的排放。
基础设施短板待补
至于垃圾车问题,她介绍道,在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中,政府负责垃圾的收集和运输。但国内垃圾车的气密性目前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
举例而言,国外如欧洲、日本,就可以将垃圾发电厂设于市中心,而旁边就有超市和咖啡厅。这正是因为进进出出的垃圾车水气密闭性良好,不会产生气味。
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在垃圾车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尚未跟上,唐国华认为,跟上仍需一个过程。
她介绍道,重庆市80%左右的垃圾车尚属较好,但总体还是需要改善更新,目前已有大量资金投入。
见微知著。唐国华由此阐发体会:中国的环保发展和经济发展都是一个过程,未来会慢慢变好,因为有些问题并不是某一个企业在某一天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