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梁勤
2020年1月21 日
小平副市长、谭光军会长、老领导曹锡森、林海云顾问、各位嘉宾: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这里是冬天里的春天。
首先,我代表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对泸州市企联第七届二次理事(扩大)会暨2020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对在座的企业家朋友们、同仁们在过去一年里,贯彻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坚持“四个自信”,落实省委省政府“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及“5+1”发展战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弘扬企业家精神,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军民融合、建设泸州作为四川省城市副中心等一系列的创新创业中,对泸州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
其次,刚刚听了泸州企联的工作报告,感受到在过去的一年里,泸州企联在泸州市党政以及各界领导机关的支持下,尤其是在广大企业、企业家踊跃参与下,取得了新的成绩。借此,表示真诚地祝贺!也衷心希望泸州企联在新一届理事会班子率领下,尤其是以光军会长为核心的班子具体带领下,真正秉承“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使命,高举维权、服务、自律的大旗,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为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才干而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外部生态环境。与此同时,我代表省企联给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界人士,尤其是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对四川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作的关心、关爱和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
再次,简要介绍一下省企联过去一年工作。我们1月8日召开了300多个理事单位参加的省企联八届五次理事会,会上我作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总结。文字材料已下发。在这里给大家简要汇报一下。在去年一年里,我们在省委省府与中企联的领导下,忠实践行“四个全面战略”和“五大发展理念”,遵照省委省府发展战略和省经信厅的部署,在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环境上,尤其在忠实履行自身职能及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上,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归纳起来,我们去年实现了三个突破:
第一个突破,在维权上有了新突破。省企联经过近三年努力,自筹资金,发挥了700多个律师及多个合作方的参与作用,在省经信厅的关心指导下,去年已经通过人大列为了2020年即将出台的地方法规,即《四川省企业和经营管理者保护条例》。大家知道,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尽管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已经规定了我们企业联合会作为企业和企业家的代表组织的政治与法律地位,但在实践中我们只能是有为才有位。另外,大家知道,前年年底到去年,不光是中小企业生存面临转型的危机,我们大企业甚至过去属上乘的企业也面临着一些颠覆性条件下的新生存环境制约,甚至出现经营困境。如去年我们有两个副会长民营企业,都是大企业集团,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还比如说,环境整治当中的一刀切现象。过去企业听从政府的安排、在企业战略布局上是符合当时的规划,现在按照新的条例尤其地方新政的执行界限与度的把握就有原则性的差异了,甚至就可以讲不符合时政了。而这一切带给企业的可能是灭顶之灾呀。此时,企业万分火急找到我们,我们果断出手,夜以继日,急为企业所急,想为企业家所想,及时地向我们相关领导部门、甚至向北京的主管部门汇报协调,帮助我们企业边整改边生产,渡过了难关。
第二个突破,助力企业品牌和我们自身品牌的提升上,实现了新突破。一个是“全国企业文化最佳实践企业”创建,就是成都市最大城市投资建设营运集团——成都兴城集团。从前年开始,我作为领衔的咨询专家,一直陪伴企业及咨询团队的成长,我们见证、助力企业实现了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企业冲进了中国500强,实现了对成都建工集团的兼并,目前对成都农商银行的兼并工作正在推进阶段,省这一级已通过并已经上报国家银监局审批,为早日冲击世界500强夯实基础。同时,在我们首先把它推举为“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的基础上,用最短的时间,推荐并通过中企联审批,创建成为了“全国企业文化最佳实践企业”。另一个,去年我们成功推荐了9个全国管理创新成果,获得1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创造了新的记录。传统服务项目取得的品牌突破,使我们四川企业在转型升级、自主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等方面的管理成果得以在全国展示并获得认可。另外,我们自身品牌的创造也在加速。去年召开了首届四川省技术创新大会,这在全国企联系统也是率先的。我们努力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加技术创新这项创造性工作的融合,使这两个翅膀协举发力,使我们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有了新的抓手和支撑,成为了我们自立自强自律的能力“硬核”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加之品牌联盟等创新性活动的展开,使我们四川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服务平台的系统化能力建设与品牌影响力走在了全国企联系统的前列。
第三个突破,助力企业改革创新有突破。去年,我们受民营经济办等省级相关部门委托,组织了3个专家团队,一共对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180余家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咨询。对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打造差异化竞争力,真正做优做强做大做久,做了精准服务工作,也使我们四川企联管理咨询品牌在企业界更具影响力。其中,有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阆中天然气公司,我作为专家组组长,亲自带队先后三次深入企业,为其做了企业文化咨询,我们给他们提炼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就八个字,叫作“心无距离、善达天下”。现在已经在阆中高铁出站口矗立。为什么呢?阆中市作为文化名城,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过去风水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也是阆中抢眼的一张名片,传承到了今天,一直成为了文旅产业的亮点与卖点。今天我们用伟大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不同信仰的人,不同肤色的人,甚至不同派别的人,到我们这里来旅游,我们靠什么来吸引他?不能简单地就传统而传统,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创新。因此,我们提出了这本属于企业核心价值的八个字,却巧妙自然地为大众所接纳与认同。它既体现了“山川异域,日月同天”的人类朴实的共情心,更彰显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新时代尊重人本、人格、仁德。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角度创造了一个企业肩负社会责任、社会价值、社会奉献的新使命。所以,做这件事,企业和企业家高兴,地方政府也高兴,广大民众也欢喜。另外,在推动中小企业改制创新工作的同时,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四川省国资委下属企业上市的辅助工作。应企业的请求并遵照省国资委的指示,我们为其推荐了四家民营企业加盟,助推了混合所有制的落地并成功在香港上市。这也是我省国资委成立以来第一家省属上市公司。
四川企联2020年计划推进三个创新:
第一个创新,是我们四年前开始推动,现在已经交由中企联主办,工信部等国家部委指导的“智慧企业”建设项目的继续推进。
这是我们协会创造的第一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级品牌,下一步期望在我省中小企业推广应用。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最大的资源,比如说,面对全球化市场、面对人工智能挑战,中小企业怎么在这个大生态里面获取自己的价值?哪怕就是在这个产业链上、在这个价值链上我们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但是,生态中给我们1寸宽的地,我们要做成10公里深。这样,只要你做深、做透、做精了产品或服务,产业链及其它企业都离不开你,市场更离不开你。我们的目的就是把智慧企业建设这种原本在大企业大集团推广的做法也期望通过精准性、差异化改进在中小企业进行推广,把两化融合做成三化融合,即在过去两化融合基础上加一个管理现代化。当然,要做成做好这件事挑战是很大的。想当初,在推动国电大渡河作为全国首家“智慧企业”创建试点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少难忘和难得的记忆、挑战与困难。当时我给中国工经联会长、工信部老部长李毅中同志汇报,给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同志汇报,给中企联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等领导、专家们汇报,好不容易在得到他们大力支持与高屋建瓴的指导后才与企业一道,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尤其是经过国电大渡河总经理、我会副会长涂扬举智慧、执着坚持及多个合作团队的共同努力,才好不容易做成了这件事。此成果荣获了国家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国电大渡河也成为了中国数字经济时代管理创新的标杆企业。我们下一步,准备在2020年把这套体系(已由中企联颁发了标准)探索应用于中小企业(原来这套体系的标准更适合应用于大企业、大集团),争取做成区域品牌或四川品牌。
第二个创新,推动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的融合。
上前天,我有幸受自贡市人民政府邀请参加第26届国际恐龙灯会开幕式和招商会,在座谈的时候,我和他们经信局等四个局领导交换了意见。因为我作为自贡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自贡市曾经的人大代表、曾受省市表彰的企业老总,始终初心未改,对自贡充满了感情。想当年,我参与提议在自贡打造国家级高新材料园区的人大建议(为此,有幸曾兼任自贡市四川省新材料出口创新基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曾记得当时,自贡是在三无情况下(无原料、无市场、无资金),依靠晨光化工、自贡硬质合金等五个企业在全国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尤其是研发及品牌优势把自贡市国家级高新材料园区做成了。而现在由于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园区面临困境,期望通过共同努力,把它继续盘活。关于航空园区建设,是自贡市期望的新的发展增长极。这一点,也希望得到我们支持和协助。我说了,价值链我们帮你延伸,如在市场方面,印度市场很大,下一步我们融智创新,力争把游戏和民用无人机搞上去。自贡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悠久并亮铮铮的金字招牌就是“千年盐都”,这个美誉度极高的名片。几届市委市政府都想打造一块能代表“千年盐都”的上市公司及文化名片。曾经花大力气,整合了自井盐厂、大安盐厂等几大盐厂,培育了一家大型制盐企业,打算在新加坡上市,但现在看样子已忘了初心,离政府、职工及民众的期望渐行渐远了。下一步,我们协会愿意和自贡市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尤其是与具有替代前面这个“老大”潜力的企业携手合作,打造一个具有差异化并力争具有核心优势(在全球盐产业中有传统底蕴文化+创新品牌力)并力争上市的公司。虽然说盐是大众化的必需品,但是我们如何把大众化、普通化,做成差异化、不简单化及精品化并具有品牌竞争力,这需要我们共同运用互联网思维与创新才能做成这件事。
第三个创新,我把它叫做“新咨询”。
传统的咨询方式已经不太适合数字经济时代了。前几天,遂宁市住蓉办事处主任来协会交流座谈,我表态愿意为家乡做点实事,我把它叫做“新咨询”。并建议遂宁要运用观音文化、生态文化、和谐文化三张牌,在价值链招商引资、运用引进创新型项目招商引资、聘请产业领军科学家候鸟式驻遂研发上下功夫。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与颠覆性的时代,用传统的方式招商引资已经不适应了,因为我们企业、企业家与投资商,并非只看重眼前的短期红利,可能过去靠土地价格、或者承诺的减税、免税条件等等土地红利、政策红利取得了招商引资的成功。但是,今天有眼光的企业家想到的是产业链配套,讲究的是企业生态的协同,看重的是全球化供应链、创新链的便捷,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借此,也希望下一步我们也有机会与泸州企业家一道,和在座的各界朋友一道,与市州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一道,为泸州企业做优做强做大做久和泸州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我们融智创新的平台化服务力量。
再其次,面对今天的形势与企业家的一些困惑,借机也给大家分享一些企业家们关心的热点、难点。我用三点感悟来表达,也算是共勉或期望吧!习总书记讲“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毛泽东同志曾经也指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一个民族,尤其一个伟大的民族,它之所以伟大,是在于它传承了好的东西,继承了优秀的文明基因,同时发扬了持续的创新精神。
第一,毛泽东同志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辉煌成就,GDP进入了全球第二。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在座企业和企业家能够闯过“融资的高山、转型升级的冰山、自主创新的火山”,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因此,此刻我首先是以一种敬佩的心情向大家表示由衷的祝贺!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眼前大家最关心与焦虑的问题,也是一些企业、企业家找我聊天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中美贸易摩擦,最后怎么走?”我说了,第一阶段已经达成协议,这是暂时的,正好符合我13年前专著《长盛力——缔造富有灵商的管理文化》中企业生态论的观点。我们企业从产品经营走向资本经营、再从资本经营走向品牌经营,其成长与可持续发展的第二阶段中,这些贸易的摩擦与纷争都是可以称之为合理的预见与出现。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这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因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那么,眼前我提醒大家的是,我们从贸易战、也可以叫作GDP的数量战开始了一个回合的战役。下一步或下一个战役也许已经进入了技术战,这个战役对我们全球化的供应链、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如芯片等将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破坏,因此,我们企业要多几个像华为一样,做好备胎。再下一步将进入(或许某些投资领域已经遭遇了)货币战甚至看不见的其它隐形战,如网络战、基因战、气象战等等。美国人打的这个主意,正如当初如何超越英国?后来又如何用“广场协议”搞定后来居上、大有超越美国之势的日本?全世界都知道,这不是什么秘密。更何况还有公认的“修斯底德陷阱”理论。所以,我们一定要先知先觉,作好打持久战、全面战的准备。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带给我们的有很多手法可以选择,比如: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量子计算、边缘计算、物联网等等。这一点,在我的新书《融创论——自主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做了一些思考和功课。比如,我建议我国应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认为区块链技术就是我们赢得竞争、和平崛起的“氢弹”、基因武器,就是我们的“王炸”。尤其是打货币战,我们一定要运用我们数字经济所拥有的巨大市场、网民及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全球化供应链、价值生态链及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尤其目前5G的先发优势所带来的“数字主权”地位与企业品牌国际化的跃升走好这步棋。用科技与新模式的融合手段,而不是沿用传统简单的意识形态手段与传统战法实现让世人尊敬的超越。对此,我们广大企业家一定要有危机感与使命感,要不断修炼与提升灵商,要有清晰与高远的视野、境界和战略。
为此,广大企业家应深度思考三个问题:第一,我们制造业核心技术在哪里?为了不使中兴事件再次或大面积的发生,为了弘扬华为事件带给我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与市场竞争力,我们下一步该怎么想?怎么做?尤其是以金融、保险等为代表的服务业所面临的挑战,下一步也不比制造业小。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这次中美达成协议的同时,给我们企业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知识产权的问题。目前,我们国内“知识产权”的官司平均价格只有30多万元,而美国是我们的几十倍。同仁们一定要特别注意,今后对国外专利技术产品的模仿及山寨必须要收手了,要依法竞争,要严肃认真地尊重知识产权、敬畏知识产权及发明创造,要依法与对手过招。否则,就不是简单罚款、打口水仗了,而是要坐牢。其中也包括商业秘密,这是国内很多企业管理中的软肋。毕竟我们市场经济的时间短,市场法制建设的某些方面短板突出,斗争经验少,它将成为中美企业间斗争的重要焦点。当然,站在更高的境界看,中华文明重回世界之巅,难免会有挫折与反复。中国的企业也更是如此了。这也是我们企业家要有创新精神、法治精神、斗争精神、工匠精神的源头所在。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坚信无论前进道路上有多少曲折,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够重回世界之巅。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在人类5000年文明中,我们3500年以上都处于人类的巅峰。
第二,百年老店同仁堂的对联“修合无人问,存心有天知”。
中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延续至今的护身符。同仁堂能走到今天,能代表“国药”,说简单一点就是这种精益求精、从一而终的工匠精神、诚信文化与人文情怀。这种精神文化与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结晶,是做企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此,我们企业家一定要静下心来苦练内功,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辉煌历程中,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过程主要是在“洋为中用”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家及广大民众艰苦奋斗,勤奋牺牲取得的。而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善于“古为今用”,从民族优秀文化中淬炼出世界大同的治心真谛,努力提升企业和企业家的品格力,倾力打造学习型团队,形成持续创新能力,构建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关于这一点,我想与大家分享企业自主创新的六个要点:即文化创新为先导、科技创新为核心、商业模式创新为源泉、管理创新为支撑、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企业家创新为关键。因此,我们的企业家很光荣啊,不仅是国家的脊梁,也是新时代的名星。你们集使命担当、创新风险、时代楷模等等于一身,令人敬佩。因为创新的本质使你们既生的光荣、也死的伟大。再一次向时代骄子、共和国脊梁们致敬!
从企业家创新的角度,华为领袖任正非为我们树立了英雄史诗般的标杆与新时代企业创新发展的经典,值得我们学习。其一,一定要以目标整合资源。而不是像绝大多数企业家是以资源来确定目标。其二,一定要把企业当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爱它,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生态。我们开放搞联合,我们分享与合作,不外乎是为共同打造一个平台,让企业能够抱团,让企业上下供应链、价值链能够贯通,生态链能够构建,我们与生态各方面,如政府相关政策杠杆、投融资杠杆、市场杠杆、产学研杠杆等实现无缝链接并成为环境友好型伙伴,达到1+1+1+…>N的效应。实现平台化发展、品牌化运营、价值链共赢。其三,遇到困难、特别是遇到重大挑战和危机时,绝不退缩。不然华为就出不了“麒麟”芯片,就出不了5G 标准。因为芯片作为现代产业的“核心”,是一个长期大投入的消耗战、持久战的结果。这就是韧力与恒力。这是我们卓越企业家品格的一个共性。去年,在我们省企联帮助下渡过危机的企业中,有两位大企业的老总值得敬佩,一个企业老总超过75岁,干企业干了40余年,曾经也创造中国多个第一;另外一个企业家也接近70岁,做企业超过了30年,在国外也有企业,而且是第一个在非洲建立中共党支部的民营企业。从他们成功的身上,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曾经遇到过许多困难和各种挑战,甚至马上趴下的情况都有,但是正因为他们有一种百折不挠的韧力和战斗定力,使他们顽强地活下来了,并且还有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壮感与美感,更有一种“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其四,心无旁骛、埋头做事。那就是要有坚强的定力。尤其是企业家的心定力特别重要。企业家在创业创新路上是非常艰辛的,在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伟大梦想进程中,我们只有同时具备“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心态,加上前仆后继、持之以恒、坚定不移的毅力与果敢,才能感动上苍,达到“天助我也,替天行道!”之“大道无为”佳境。取得事业与人生的交相辉映。
第三,唐朝诗人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
博古通今应成为当代卓越企业家修炼的必修课。伟大的企业家不仅是创造财富的巨擎,更是传承文化与创造文明的先锋。这个“己”,就是我们企业和企业家要营造的企业生态,包括客户、供应链、政府、员工等企业生态系统。若一个企业在这个生态里真正做好了自己,那么,它永远是不可替代并长盛不衰的。
这个“君”就是品牌。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小平同志在92年南巡讲话时曾指出,中国人要有自己的世界名牌,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否则就要受人欺负。30多年过去了,中兴事件、中美贸易纷争及华为事件等,证明了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我于2017年中国首个品牌日开启之际,应约在公开发行的《经营管理者》上发表了一篇卷首语,认为“品牌=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这里我就不讲了,我强调一下工匠精神。我们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反思、批判我们管理上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工匠精神。为什么呢?我举个例子,曾经我到一家大型航空产品制造企业去调研,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一个企业有近200台套加工中心。回想20年前我在企业当老总那个时候,进口一台五轴联动的加工中心。真正稀奇,要辗转几道才能弄回国,因为当时西方对我们实行了较严的技术封锁。而今天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高精度的加工中心,这些非独门绝技的设备,美国不卖德国卖,德国不卖以色列卖,以色列不卖意大利卖……,极大地缩短了我们从跟跑到并跑的时间。但是,一问加工精度尤其装备精度特别是使用质量指标,经济质量指标,如产品一次总装试车合格率、抗疲劳强度、返修率、破损实验等等指标,就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业一流大国有差距了。为什么呢?机床是国外的,甚至加工软件、原材料也是进口的,但是,就是因操作者不一样而导致了产品的品质与使用质量的差距。按质量管理最基础的“5W”分析,根本差距在于人,本质在于“工匠精神”的差距。我们过去一度风行的全民娱乐性的追星文化与急功近利的价值导向,形成了“明星唱首歌,开口十万不算多;大牌演部片,最少五百万。”的不良社会风气,使埋头苦干、兢兢业业、流血流汗的工匠们难以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钻技术活”。试想,没有热爱本职工作、倾心于本职工作、把产品视作艺术品的心力怎么可能保障生产与工艺过程质量的稳定与高的优良率呢?因此所带来的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忘我工作的人少了,投机取巧、弄假成真、得过且过的人多了。这一点是我们广大企业家一定要高度重视的。这也是“中国制造”成长为“中国创造”并最终成为人类热爱的“中国品牌”的最大人为制约因素。我建议运用我们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精神国力来武装我们年轻的一代。包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长征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还有“两弹一星”、“三线建设”、“铁人精神”等。大家知道,像“两弹一星”的郭永怀、邓稼先等老科学家们一生报国志、终身献忠诚。尤其是像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了国家的“杀手锏”从0→1,接近30年没回一次家,除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还把最美的韶华、最强盛的灵商与创造力和执着的激情都无私奉献给了伟大的理想。这就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主义、脊梁精神。十多年前我就发文呼吁GDP不是核心竞争力,我们不能因GDP崇拜而丢失了我们民族昌盛的优秀文化与废掉了精神国力。历史的教训值得永远铭记,想当年清朝后期的时候,我们GDP占了全世界的40%多,今天我们还没到20%,表面看那时是何等的经济实力与繁荣。但八国联军一声枪响,万多人就把几亿人的号称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给打趴下了。由此,强盗们强迫给我们多少不平等的强权与压榨啊!也使得我们落下了“东亚病夫”的耻辱。因此,我们该紧急刹车了,在努力转型升级提升硬核的同时,也急需加快软件即企业精神和国家精神的提升。
值得兴奋的是,这次国庆大阅兵,既是一种展示,更是一种觉悟。显示了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国力的建设与弘扬,是新时代新的价值观重塑的伟大号令。在我的专著《融创论——自主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中,也建议树立新时代“新追星文化”的价值观,就是让科学家、大国工匠、企业家等成为我们新时代的国家名片,成为教科书中的人物,成为代代相传颂的名星。这样,国家真正由大到强才有脊梁,民众获得幸福才有安全保障。才会在国家若遭遇重大危机以至生死存亡关头有顶天立地的英雄力挽狂澜,有众多不怕牺牲、义无反顾的勇士冲得上、顶得起、打得赢。
当然,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及社会营造一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生态氛围。品牌的培育与建设从颜值到气质,需要企业内部修炼;从气质到品质,需要团队的精心打造;从品质到增殖,给客户、给社会带来新的价值和价值链的提升,需要企业家建设好价值平台与生态圈。
最后,期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发扬习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所指示的“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在市委市府战略引领,在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的真诚精准服务下,把企业做得更好,更优。新春佳节即将来临,衷心祝福大家新春快乐!安康美满!
谢谢!
(四川企联刘建平根据梁勤脱口讲演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