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四川省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7年4月1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企业家代表、各位嘉宾、朋友们:
大家好!
非常高兴参加2016年四川省企业管理创新大会,首先我谨代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来自全省各地的企业家、企业管理工作者、专家学者和嘉宾朋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2016年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对新常态,我省经济在多项政策与战略布局的贯彻落实下,取得了积极向好的发展,供给侧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世界经济周期、中国的债务周期、新产业培育周期等多重周期叠加的背景下,我国的宏观经济依然面临下行压力,虽逐渐趋稳,但增长仍旧乏力,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部分实体经济,面对后发优势的逐渐消失与社会持续变革,落后产能得不到及时消解,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利润空间被快速压缩,游走在“倒闭”与“盈利”的临界点附近,面临巨大的经营困境。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富民之基,在经济下行、内外部环境复杂的情况下,振兴实体经济,做强中国制造,有助于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实现动能转换,有效解决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日益加剧的“逆全球化趋势”也需要振兴实体经济来抵御风险、固本强基,提升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
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加强企业管理创新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也是振兴实体经济的着力点。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要实现真正的创新,需要企业不断更新观念,加大研发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主动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快速扩张规模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下更有效的生产经营、营销服务模式,实现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我省企业经过多年发展与积累,虽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上取得突破,逐渐向国内外先进水平靠拢,但总体来讲其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等与发达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制造业,相对面临着更严峻的发展现状。因此我们的企业一定要抓住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与国内多项改革措施并举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强管理创新,加快整顿处理低效无效资产和业务,加强基础管理和质量管控,发扬“工匠精神”,提高战略决策能力和风险应变能力,有效破解产能严重过剩、生产成本过高、资源环境约束等制约企业发展的系列难题,尽快走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
去年7月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引导企业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提高企业和产业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四川省经信委将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围绕我省“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抓住“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这一主线,坚持创新驱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高我省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现代化经营水平,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一是要彻底退出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产能,坚定不移处置“僵尸企业”,着力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统筹推进落后产业产能化解和结构调整;二是积极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应积极构建畅通的信息共享机制,整合省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产业、技术及人才资源,加快成果转化与应用;三是加快推动创业创新,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推进企业资源平台化、开放化,搭建创新平台,积极培育内部创新管理体系和创客文化;四是强化服务指导,联合有关行业协会、咨询机构、科研高校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公共信息服务,加强分类指导,帮助企业解决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工作的重点难点;五是深入推进“智能制造”,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六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决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志们,推动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振兴实体经济,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多年来四川企联在推动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上做了扎实的工作,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社会贡献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创新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希望广大企业能够继续主动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积极构建共赢价值链,将“创新”真正融入到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省经信委也将继续加强与四川企联的沟通协作,加强服务和引导,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共同为实体经济振兴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最后,再次对在2016年度全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中取的优异成绩的企业和企业管理者们表示热烈祝贺!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