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国内新闻 > >> 评论析贪官心理:认为自己付出多 不如某些...

评论析贪官心理:认为自己付出多 不如某些人富有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3-20 17:06:44
 

“想当官就不要想发财”

“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李克强总理在记者见面会上的这个表态,与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 “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一脉相承,是对所有公职人员的提醒和警戒。

“想当官就不要想发财”,因为当官不是发财的岗位。为官者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所以应清醒地认识到,用好手中的权力,来为人民谋福利、谋幸福,是义务更是责任,而不是用来为自己及亲朋好友谋取利益。如果公职人员徇私枉法,必定会损害人民群众和国家利益,辜负人民的信任。

现如今在某些人的脑海里,把“当官”与“发财”看成一对孪生姐妹,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甚至个别人公开宣言:“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在他们眼里,做官或曰从政已成为谋取非分财富,贪图享受的终南捷径。在诸多利益诱惑下,在糖衣炮弹的袭击下,这些官员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肩负的重任,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邪念,一心抓“经济创收”,大搞权钱交易,大肆收取贿赂,腐化堕落,贪污受贿,最终走入深渊,沦为党和人民的罪人。所以会出现腐败,就是一些人在为官与发财的价值观和权力观上出了问题,最后让人生轨迹跑偏。

升官发财,是中国历代封建思想的毒瘤。古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曰,之所以这样的毒瘤能流传,原因就在于封建社会无论哪个朝代,都是代表着极少数人的利益。从这个前提出发,一些人当然会将权力看作是谋取私利的工具,让权力成为捞取钱财的手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培养浩然之气,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官发财,两道分明”。搞市场经济了,领导干部可调动的资源也比较多,面临的诱惑就更大。另外,确实有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也非常愿意结交有权力有地位的官员。对此,如果我们官员心理失衡,认为自己付出很多,能力很强,但是还不如这些人富有,认为拿一点要一点没关系,这种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脚踏两只船”的人,最容易以权谋私,最后在腐败问题上落马。

所谓官有官道、商有商道,道不同不相与谋,官商本就应该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为官者应追求的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商人追求的是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为官者就应好好为人民服务。既想发财又想做官,而且想通过做官来发财,那就大错特错。作为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既然选择了从政,就该把钱财等身外之物看得淡一些、再淡一些,守住自己的那口人生清泉。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终究是要出问题的。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为官者应牢记“想当官就不要想发财”的戒律。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秉公用权、保持清正廉洁。清廉为政、不当贪官,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底线,也是基本要求。廉贪一念间,荣辱两重天。一个人能够走上领导岗位,就要洁身自好、守住底线,坚持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物不拿、不净之地不去,做一个让老百姓称赞的清官,做一个让亲人引以为荣的好官。(鲁军)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