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四川金融业大有可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四川金融业大有可为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金融投资报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2-09-24 11:25:54

  “转变发展方式,强化金融支持,加快西部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与中小企业融资”和“中国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等,都将成为第三届中国西部金融论坛的热门话题。如何结合四川实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强化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构建中国西部区域金融中心?人们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活动获得答案。为此,《金融投资报》记者对政府有关部门、业界专家、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首位
  至2015年末,力争金融业增加值达到全省服务业增加值12%以上,占全省GDP5%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到8万亿元,存款达到6万亿元以上,贷款达到3.8万亿元以上;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20家以上,上市公司总市值在目前基础上翻一番;保费收入达到1500亿元......这是《四川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这些目标实现之日,就是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西部发展之时。”四川省政府金融办主任陈跃军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金融支持,加快西部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川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达捷博士则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对“转变发展方式,强化金融支持,加快西部发展”的基本精神进行了如下解读: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建设成渝经济区,国内外重大产业加快向西部地区转移,全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出现新的变化,西部快速发展的态势已经显现,这些都蕴含着重大的发展机遇。
  在达捷看来,四川及整个西部地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具有不少优势,如四川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可以建立和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绿色经济的示范区。又如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可以把招商引资与重大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招大引强,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促进相关产业崛起。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路可寻
  对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问题,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周友苏认为,这是现代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和核心,占据着优先地位,四川要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没有金融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
  周友苏特别指出,现代金融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金融业的范畴,从包括的内容来看,现代金融比传统金融业要宽泛得多,不仅包括银行贷款、票据补贴,还包括股权融资、债权市场、金融租赁等;从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看也是今非昔比。
  统计资料也证明了上述结论:2007至2011年全省累计完成融资1.91万亿元,截至2011年末,全省本外币存款余额3.5万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25万亿元,分别是2006年末的2.92倍和2.81倍。全省人民币贷款余额占西部十二省(区、市)贷款总量余额的21.34%。2007至2011年,全省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完成融资3748亿元,上市公司比2006年末增加34家。
  达捷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有金融的支持,无论是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还是扶持重点产业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要充分发挥国有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渠道作用,向政策支持的产业适度倾斜信贷。
  达捷建议对民间资本适度放宽约束和限制,政府还应该有序引导民间资本,使其流向一些新兴产业领域,如高新技术产业,共同支持经济发展。只有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强化金融支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四川以及整个西部经济的发展。
  周友苏预见,成都在建设“中国西部金融中心”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作为一个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会吸引金融业要素如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的聚集,他们的聚集,将给区域内的企业带来更多融资机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路可寻。
  据四川省金融办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省银行业法人和省级机构455家,证券业法人机构7家、证券期货营业部219家、基金分公司9家,保险法人和省级分公司64家、法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88家,全省金融业总分支机构共达到28655家(其中保险兼业代理机构10593个);金融从业人员34.14万人,是2006年末的2.06倍。
  金融业配套政策齐发力
  达捷表示,刚刚发布的《金融业发展与改革“十二五”规划》,从完善金融调控、优化组织体系、建设金融市场、深化金融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维护金融稳定、加强基础设施等七个方面,明确了“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重点任务。《规划》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写入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
  四川在2010年初出台的《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0—2012年)》中,对证券、保险、信托、股权投资、财务公司等做出了指导性规划,对建立交易中心也有具体意见。
  陈跃军透露,“十二五”期间,四川将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要求,坚持改革创新与防范风险相结合,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全面提升四川金融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据悉,四川省金融办要求重点落实以下主要任务:一是扩大融资规模,优化融资结构,满足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大力引进和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组织,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三是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建立有特色、实质性的区域性市场中心和交易中心;四是突出推动和改善“三农”、小微企业和民生工程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
  陈跃军表示,在建设“中国西部金融中心”过程中,将成都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票据市场中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保险市场中心、直接融资中心、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酒类交易中心、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金融创新中心和银团贷款中心,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撑。

相关热词搜索: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