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四川民间借贷报告》出炉 民间借贷占比不...

《四川民间借贷报告》出炉 民间借贷占比不足两成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四川日报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2-09-19 09:10:16

  《四川民间借贷报告》出炉,显示全省中小企业融资缺口逾2000亿元

  9月15日,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四川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四川奥鑫投资理财信息咨询公司三家机构,联合发布《四川民间借贷报告(2012版)》。报告显示,全省中小企业融资缺口在2000亿元以上,规范化民间借贷在整个民间借贷中占比不足20%。

  该报告以全省经济发展不同梯度中随机选取的16个市州21个县,以及参与过民间融资活动的416户家庭和110户企业为调查对象。报告显示,目前,四川中小企业融资缺口在2000亿元以上,正面临着一轮严峻的融资“困局”。

  四川民间借贷对象以个人、中小微企为主,小微企业占到80%以上。

  目前四川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求助于民间借贷,三分之二以上企业的资金远不能满足需要,资金缺口约在20万元~200万元之间,向银行申请的贷款多为一年以内的流动资金贷款,对资金的需求呈现“短小频急”的特征。报告显示,向中间人或中介机构借款这种在江浙一带较通行的民间融资方式在四川并不是很盛行。在参与了民间融资活动的家庭和企业中,仅有9.1%的企业从典当行、寄售行或钱庄等借过款,仅有7.7%的家庭通过中间人或组织借款。

  民间借贷中的个体融资规模一般在1000万元以内,超过千万元的只占5%左右。其中,家庭和个人三分之二资金需求都集中在50万元到200万元,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一般集中在100万到200万元。

  报告显示,四川从事民间借贷中介的有200家左右(包括做相关业务),其中规范化、阳光化的大约仅有50家。目前,全省阳光化、规范化的民间借贷余额约30亿元,在2012年年底规模有望突破50亿元。

  报告还预测,规范的民间借贷中介竞争,在未来一年呈现白热化趋势,这50家中介机构或将进行一轮洗牌,优胜劣汰,并可能出现类似银行营业网点的门店连锁经营模式。

  延伸>>

  “第三模式”能否破解民间借贷困境

  在报告发布会上,一种被称为第三模式的民间借贷方式被看好。这是针对此前先出现的青岛 “五色土”模式和洛阳的“浩亚达”模式而言的又一种民间借贷模式。

  “五色土”模式是指,第三方公司作为平台,将放款人和借款人撮合在一起,借款人以房产为抵押,双方签订合同,第三方公司收取中介费。“浩亚达”模式是在“五色土”模式基础上,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和中介。

  2011年7月,四川出台了“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担保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以第三方公司为中介加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方式,推动民间融资阳光化。

  四川奥鑫投资理财信息咨询公司是“第三模式”的首批实践者之一。其总经理邓永华说,从操作层面来看,这种模式,第一是要有抵押物,有实物资产抵押;第二是担保公司参与进来进行担保;第三是进行公证。对于资金的安全性而言,这种模式更保险。

  据介绍,在上述模式中,融资成本在国家同期基准利率的4倍之内,这比多数民间借贷利息低。全省已经有约50家公司在尝试推行这一模式。奥鑫一家就签单上百单,涉及金额3000多万元,目前尚没有一例违约。

  9月18日,记者采访了省发展改革委财经处负责人,在他看来,这种模式还处于开始阶段,很多问题没有暴露,尚待进一步观察。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模式的一个不足之处在于,中介方不能直接接触资金,如果借款方需求较大,而单一放款方资金较少,很难采用多对一方式拼凑放款人。

相关热词搜索: 四川民间借贷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