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土”“洋”结合 盯紧次生灾害隐患点

“土”“洋”结合 盯紧次生灾害隐患点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5-24 10:02:48

一条裂缝,会不会继续扩大?有地质灾害监测员上前仔细查看。泥石流定有前兆,一大批“电子眼”负责24小时盯防……

目前,雨城雅安已入汛期,地震灾区一方面加强技术手段,运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一方面继续依靠地质灾害监测员等群测群防手段。这些监测办法“土”“洋”结合,共同守护着灾区群众的安全。

人防:“土办法”也能高效监测

5月20日下午4点,李宗成爬上山顶,拉开随身携带的卷尺,开始丈量林地里一条赫然在目的裂缝,“宽度将近30厘米,跟昨天比没什么变化。”

李宗成是芦山县芦阳镇火炬村栏杆头组的地质灾害监测员,他说,这条裂缝“绵延”了整个山顶,李宗成的职责就是对这条裂缝周围的山体状况进行监测,每天巡逻,李宗成会带上标配——一只口哨、一个铜锣、一个警报器走上半个小时,雨天则需要1个小时左右。

“地震后,我每天都会到山上巡视三四趟,雨天更是随时监测。”前几天暴雨,李宗成就将住在半山腰帐篷里的20多户村民转移到了紧急避难点的空地上。

在芦山县,像火炬村栏杆头组这样震前就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44个,新增429个,总数达到573处。

基于此,一个警示标牌、一个监测员和哨子、一条避险路线、一张明白卡、一次应急演练——“五个一”防灾措施在全县推广。

技防:“神器”发挥巨大威力

宝兴县因为特殊的地形地貌,在防治地灾方面多了许多“神器”。“神器”是啥?是一套由国土资源部紧急驰援,国内最先进的“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这套预警系统中包含北斗系统、激光夜视、地声传感等诸多装备,其中“激光夜视远程监控系统”为国内首次使用。

位于宝兴县城后山的冷木沟主沟曾发生过4次较大规模泥石流灾害。而冷木沟沟道下方是县城,一旦泥石流堵塞河道,将产生破坏力极大的“堵溃”效应。因此,“神器”设在冷木沟,为宝兴县城提供了一个保障。

比如设在冷木沟中游一个山嘴中的“电子眼”,可在夜晚、降雨、雾霾等恶劣条件下,清楚看到距摄像头1.5公里处的景象,保证全天候观测。

截至目前,宝兴县共安装雨量自动监测预警仪共5套,激光夜视远程监控系统6套,泥位监测仪4套,无线报警中继系统3套,共排除1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记者 冉倩婷 黄泽君 祖明远)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