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好人”老赵:“能帮助人的日子最开心”

“好人”老赵:“能帮助人的日子最开心”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4-26 17:18:28

新华网四川频道芦山4月26日电(记者丛峰、李华梁)高瘦身材,满头银发,黑色外套旧得发灰,鞋子上泥迹斑斑,而胸前刻有汉藏两种文字的“共产党员”红牌子闪光锃亮……

在地震灾区芦山县城,61岁的河南志愿者赵俊方是协调志愿者分工的“大哥”。哪些人去龙门乡,哪些人去双石镇,哪些人分配物资,哪些人陪“留守儿童”,都由他说了算。

赵俊方是河南濮阳市清丰县大屯乡人。在家乡,提起他的名字无人不晓,是出了名的“爱管闲事”。邻居们说,谁家孩子上不起学、老人没人管、打工要不到钱,找“老赵”准没错。

10多年来,老赵将所有积蓄和精力都花在了“不务正业”的闲事上。他用种地、打工、做小生意挣的十几万元血汗钱资助了100多名学生与多名身患绝症的孩子。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后,他都赶赴三个灾区,在当地坚持支援灾后重建。胸前藏汉双语“共产党员”牌牌,就是舟曲泥石流救灾后留下的纪念。

芦山地震发生时,老赵正在从玉树返回老家的火车上,他在玉树同自己援助过的孩子呆了一个多月了。“听说芦山出事了,我直接从郑州出发就赶过来了。”老赵说,“哪儿有灾有难,我都在家呆不住。”

老赵来到芦山,景象触目惊心。见多了灾难,老赵很清楚该干什么,他先基本了解了芦山县城整体情况,然后开始协调心情急迫却乱哄哄的河南志愿者,30多人被合理地安排到龙门、双石等地方。看到救灾力量比较充足,为避免“爱心超载”,他赶紧给湖南、湖北等地志愿者发短信:“暂时不用来,等我消息。”

就在此时,远方传来噩耗,老赵的哥哥去世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老赵没能赶回去见最后一面。想到这儿,老赵眼含热泪:“只能在芦山默默送他一程了,他理解我。”

在芦山,年愈花甲的老赵跟年轻人一样吃苦挨累。第一天,他只能睡在一堆装矿泉水的纸箱上。4月25日,刚好是老赵的生日。早晨,当地一位老乡特意生起火,为他煮了一碗长寿面。这碗热面让老赵热泪盈眶。

赵俊方自豪地把手机里的短信翻给记者看,以前他帮助过的孩子在短信里喊他“赵爷爷”、“赵爸爸”。“有时夜里醒来也会想,人这辈子到底为了啥?看到孩子们的短信,我就觉得值了。”老赵说,“人的生命不长,做人、做事但求无愧于心。”

在灾区做志愿者,是在同危险打交道。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由于不知道能不能再活着见到家人,老赵甚至留了遗书。2008年10月,老赵往灾区运送物资时出了车祸,“不知道在路边躺了多久”,最后被路人救起,命保住了却留下后遗症,左胳膊到现在都没法完全抬起来。

常年奔波在外,一年仅有收麦子时回趟家,对于这种漂泊的生活,老赵淡淡一笑:“能做好事,能帮助人,这样的生活我才觉得正常,才是最开心的。”(完)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