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再顽固不化的“死多头”,也会为眼前的景象所颤抖:国际金价在上周五单日暴跌近80美元后,昨(15)日亚洲时段,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开盘后半小时,便狂泻50美元,跌至1430美元/盎司附近;昨日16时50分左右,国际现货金价再度暴跌,一度跌至1385.5美元/盎司,1400美元关口宣告失守。
短短两个交易日内,黄金价格暴跌超过了160美元/盎司,跌幅超过10%。
“致命”报告
王文,是一位业余炒金客,自2012年中旬开始携小资金进入金市,由于金价涨多跌少,他也一直信奉黄金是最后的避险资产,基本上是逢低就买,业绩还算可以。
然而,自上周五开始的惊魂一幕,却令他之前的所有辛苦化为乌有。
周四晚上,像平时一样,王文开始阅读有关黄金的消息,其中有一条吸引了他,高盛的策略师建议客户立即做空黄金,预计金价将在未来3个月跌至1530美元,未来12个月跌至1390美元。
在这份报告中,高盛的明星研究员,大宗商品部门研究主管杰弗里·库里认为,未来金价下跌无论是从规模或速度都将超过人们的预期,一旦价格跌穿1535美元/盎司,更大的跌势将随之而来。
王文心里琢磨着,当前价格是1570美元/盎司,如果真要跌到高盛预计的1535美元,相当于跌2.2%。由于他在香港某家经纪行开的户头,若不计算佣金,金价每跌1美元,他每手将浮亏620元人民币左右。
王文开始急躁起来,毕竟他的成本在1550美元左右,现在不过赚了2%不到,如果真开始暴跌,流动性的急剧收缩将导致他很难按市价卖出去。但最后,王文决定赌一把,毕竟美联储和日本央行还在进行量化宽松,全球经济也没好到哪去,他决定不挂止损单。
“国际大行的报告经常看空做多,没准又是一次陷阱。”王文临睡前还咕嘟着。
瞬间变盘
早上,王文接到了香港经纪人的电话,“王先生,建议做空黄金,最近传塞浦路斯甚至其他欧洲非核心国家央行将出售黄金,可能会出现回调。”
“塞浦路斯目前拥有13.9公吨的黄金储备,市场传闻其将抛售价值约4亿欧元的储备以弥补紧急贷款,即便将所有的储备抛完,也不过是伦敦市场每天交易的2%左右。但塞浦路斯央行已经否认上述传闻。”在看完上述分析后,王文决定不翻空,继续持有黄金多单。
但这位只有1年不到交易历史的投资者忽略了一点,美联储正考虑退出史无前例的货币刺激计划,这可能推动长期利率走高,从而压低与真实利率呈反相关的金价。今年以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多上扬了30个基点,金价则至多下跌8%。
接下来就是暴风雨的开始,周五下午5时开始,金价开始急速下跌,基本上是做一个平台又跌,跌的最快的那会基本上1分钟跌10美元。截至收盘,金价收报1483美元,跌幅5%,创2011年7月以来新低。
这时的王文已每手浮亏超过4万元,他决定咬牙等到周一再看,毕竟在2011年9月单日大跌近80美元后,金价曾止跌并在随后2个月反弹超过100美元。但王又犯了个错误,金价在12日收盘后,已较2011年9月高点跌去20%,这就是市场俗称的“熊市”。
再创新低
昨日,国际金价在亚洲盘短暂反弹后开始暴跌,最快半个小时内跌去逾50美元,截至昨晚7时30分,金价暂时下跌4.9%(或73美元),至1407美元,盘中最低跌至1385.5美元,创2011年3月以来新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自1992年5月以来,上周五按跌幅看排名历史第七,昨日跌幅(截至发稿时)排名历史第八。历史上最大一次单日跌幅发生在2006年6月13日(-7.1%),但在随后的1年内,金价累计上扬了15%。
但此时的王文,已全然没有憧憬,他只希望在金价反弹时赶快清仓出局。
更令人恐惧的是,全球最大的黄金信托ETF的持仓量,已跌至近3年来新低,暗示哪怕是投资黄金矿商股票的投资者,也在加速逃离。
截至昨晚8时4分,国际白银现货暴跌7.8%至23.83美元/盎司。截至收盘,中国黄金1306合约与白银1306合约双双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