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德国等先后出台奶粉限购政策,但买家有对策
英国多家零售商10日推出一项新政策,规定每名顾客一次只能最多购买两罐特定品牌的婴儿配方奶粉,以应对近来奶粉销量不断增加的状况。一些英国媒体推测,这一新政策与中国市场对国外奶粉品牌需求量大增有关。此前,美国、德国、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先后推行奶粉限购政策。
限量
多国出台奶粉限购政策
英国多家零售商10日说,注意到近期有顾客“不同寻常地”一次性购买大量婴儿奶粉,因此决定限制购买量,规定每名顾客限购两罐,以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
这一零售行业团体的发言人多德说,英国不少商店和制造商在过去几个月密切注意奶粉销量趋势,个别零售商数周前已经自行推出奶粉购买配给政策。
此前,多国已经推出类似政策。去年10月,新西兰主要超市规定,每名顾客每次限购两罐奶粉;去年下半年,澳大利亚多数药品保健品店联合采取措施,规定顾客每次限购4罐奶粉;今年1月底,德国大型连锁商店DM规定顾客出示孩子身份证明或携带孩子才能购买奶粉。
今年1月,荷兰多家超市和商店限制顾客购买奶粉的数量,部分超市规定每名顾客一次只能购买一罐奶粉。
幕后
中国买家让国外家长“忧虑”
外界普遍认为,多国限购奶粉的做法原因在于中国买家对于婴儿奶粉的巨大需求。在英国,限购措施是在达能集团的要求下采取的,该公司发现有不少学生和商人大量购买奶粉后寄往中国,还有一些在英国当地生活的中国家庭,每次回家探亲时,旅行箱里也装满了奶粉。达能集团称,奶粉限购是为了防止一些人为非法出口而大量购买奶粉。
英国城市莱斯特居民霍莉·德鲁里的儿子4个月大。她说:“3到4周前,我们当地商店货架上没奶粉了,我不得不拨打客服电话,从(供应商)送货车里买到一罐。”有分析人士指出:只要说到短缺,就会让英国母亲感到忧虑。
疯狂扫货>>>
一次运几吨回国卖,华人让超市断货?
中国留学生戴西毕业后定居苏格兰,目前在做婴幼儿用品的代购生意。戴西表示,由于许多外国人到英国各大超市扫货,不少品牌奶粉出现缺货,然后就慢慢开始了限购,刚开始是一人限购6罐,现在变成了两罐。“有人甚至一次运好几吨回去卖,弄得超市都没货了。”
就“限购令”是否有实效,一名中国男子告诉英国天空电视台记者,他先前每天在住处周边15公里以内的商店里采购奶粉,而限购后,需要改为在周边40公里的区域内采购以满足代购需求。他以每罐大约10美元到15美元的价格在英国购买奶粉,以30美元的价格在中国网站上销售。
(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
争议
奶粉短缺是“谣言”
英国一家母婴网站的创建人弗里加德认为,有关英国市场奶粉短缺的说法是“谣言”。“如果中国市场奶粉需求像传言所说的那样增长的话,奶粉制造商就有机会雇佣更多工人,为英国和全球创造就业机会。”弗里加德说,市场短缺的说法“没有根据”。
质疑
咋不提高产量
有英国人质疑:面对中国消费者对外国品牌奶粉需求旺盛的情况,生产商应该做的不是限购,而是加大产量。“如果中国市场对于这些奶粉的需求量的确很高,那么正好是这些公司的机会,他们可以在其他地方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来满足这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