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川73个省本级部门7.18亿元三公经费降1.1%
公务接待费1.98亿元比去年降3.4%
出国/境经费0.41亿元与去年持平
公务车花费4.79亿元比去年降0.2%
13个单位今年拟买车104辆(预算1748万元)
省法院:拟160万元购车8辆(轿车7辆、囚车1辆)
省检察院:拟120万元购车10辆
省司法厅:拟60万元购轿车3辆
省国土厅:拟100万元购车4辆(轿车2辆、越野车1辆、客车1辆)
省交警总队:拟805万元购执法车49辆(轿车45辆、特种车4辆)
省经信委:拟112万元购车7辆(轿车5辆、教学客车2辆)
省人社厅:拟36万元购车2辆
省交通厅:拟60万元购轿车3辆
省食药监局:拟25万元购车1辆(越野车)
省质监局:拟86万元购车3辆(轿车2辆,越野车1辆)
省卫生厅:拟18万元购车1辆
省工商局:拟150万元购执法执勤车12辆
省安监局:拟16万元购轿车1辆
继去年3月19日,四川按照国务院要求首度公开省本级和省级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以后,昨日,四川省“三公”经费预算的“2013版”也正式通过省政府网站对外公开。本次预算公开汇总了四川省省本级73个一级预算单位“三公”经费2013年预算情况。
因公出国(境) 0.41亿元
与2012年持平
公务接待1.98亿元
较2012年下降3.4%
公务用车
4.79亿元
较2012年下降0.2%
对比去年
公务接待和公务用车预算都降了
根据公开情况,2013年四川省本级部门使用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7.18亿元,较2012年年初预算减少0.08亿元,下降1.1%。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0.41亿元,与2012年持平;公务接待费1.98亿元,较2012年下降3.4%;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4.79亿元,较2012年下降0.2%。
通过省政府网站信息搜索系统,成都晚报记者查询了解到,去年省本级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和公务用车三项经费预算,分别为0.41亿元、2.05亿元和4.8亿元。
范围扩大
新增21个单位包括省“两院”
去年的“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共涵盖了省级53个部门(单位),而今年公开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一共包括了省本级73个一级预算单位。与去年相比,今年新增公开“三公”预算的单位一共有21个(去年公开的省人防办今年未公开)。
点开今年的“三公”经费网上专题,排在头两位的就是省法院、省检察院两大司法机关,这也意味着今年四川的此项工作已经突破了省政府序列。
专家观点
报告让老百姓能看懂
这样的举措蛮好
“连续两年公布‘三公’经费,且纳入公开名单的单位不断增多,这是一种越来越好的趋势。”昨日,西南交大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公共服务评价专家陈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今年四川公布的“三公”预算情况来看,体现出“范围扩大、数额减少”两大趋势。“单位多了,总的预算支出也下降了,不仅说明四川坚持了这项制度的延续性和扩展性,更体现出各单位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的精神。”
陈光说,就这项工作而言,四川通过连续两年的行动,已经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公开机制;而公开的报告也通过较为浅显易懂的语言,让老百姓能看懂、吃透,“这样的举措蛮好、蛮好。”
因公出国(境)
19个单位今年无人因公出国
根据统计,73个单位中,共有19个单位未安排因公出国经费预算,在这一方面预算为零。
在其余54个单位中,大多数在这方面的预算与去年持平(43个),有4个单位有所增长(商务厅、社科院、公务员局和团省委)。在公开的情况说明中,省商务厅预算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我们将围绕2013年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西博会三大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带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因此增加了出国经费。”
省社科院、省公务员局和团省委,则是因为去年就未安排出国经费,而今年又有相关的出国(境)交流、培训任务,故出国经费将经历“从无到有”的增加。
因公出国经费预算
43家持平
19家预算为零
7家下降
4家增长
公务接待
30个单位压缩预算经费
据统计,在公务接待经费预算方面,今年有30个单位预算减少,其中四川博览局的下降幅度最大,较去年预算减少30%(今年预算70万元)。而这30个单位在解释预算减少原因时,几乎都表示是为了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故压缩了相关经费。
其余的43个单位中,有42个此项预算与去年持平,仅有省司法厅增长。根据该厅情况说明,2013年预算安排34万元,较2012年预算增长385.71%。司法厅列出了四项主要原因:一是外省来川交流学习考察增多;二是负责大型活动部分参会代表接待工作;三是外来企业专项投诉服务活动和外宾接待量增加;四是外事接待增加。
公务接待经费预算
30家减少
42家持平
1家增加
公务用车
13个单位今年准备买新车
记者统计发现,73个单位中,只有13个有购置车辆的计划。其中有4个单位在公车经费预算方面较去年有所增加,分别是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司法厅和省人社厅。其余9个有购车计划的单位中,有6个今年的公车经费预算不升反降,3个单位与去年持平。此外,由于工作性质、车辆老化、油价上涨等因素,还有6个单位在不购置新车的情况下,今年的公车经费预算有不同程度增加。
13家购车单位公车经费预算
6家下降
4家增加
3家持平
成都晚报记者胡锦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