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天然气涨价”尘埃未落定 四川化工企业忙转型

“天然气涨价”尘埃未落定 四川化工企业忙转型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3-27 10:17:25

调查企业: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调查方向:原料涨价,企业如何应对?

最近,天然气涨价尽管还只是“传说”,但已让以天然气为原材料的化工企业感到很大压力。如何提高投入产出比,成为目前摆在省内化工企业面前的头等大事。

原材料价格日益上涨,他们如何分解压力?近日,记者相继采访了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 开拓出另一片蓝海领域

刚刚参加完北京adblue论坛的陶家明显得有些疲惫,这已是他第二年参加此论坛。“无论多忙多累,adblue论坛是一定要参加的。”陶家明笑着说。

陶家明是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济研究院院长。

“什么是adblue?”对记者的询问,陶家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给记者列出了一组数据:全国每年的尿素产能7000万吨,但每年只能消耗5000万吨。原材料成本日益增加,产品产能过剩。

“出路是依靠产品创新,提高天然气的利用率。”陶家明说,2009年初,看到欧美等国对车用尿素广泛应用,美丰发现了其中商机。车用尿素就是adblue,是尿素浓度为32.5%且溶剂为超纯水的尿素水溶液。重型卡车、客车等柴油车要达到国四排放标准,在尾气处理上就要选用适合的SCR系统,而这项系统必须利用尿素溶液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

据了解,生产一吨尿素需要600立方米天然气,生产一吨车用尿素只需要200多方。生产车用尿素的回报远远大于普通尿素。

2009年9月,美丰组建了车用尿素研发团队。

研发并非一帆风顺。如何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生产,并把质量和成本控制到最好,是最棘手的问题。美丰公司曾与挪威、荷兰、美国公司联系,希望开展技术合作,但都遭到了拒绝。

不能引进,那就只有自主创新。经过一年多夜以继日的工作,美丰终于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尿素生产线。

现在的陶家明每天都会接到全国各地的技术转让电话。在他办公室不远处,一个年产60万吨的车用尿素工厂很快就要建成。

7月1日,国四标准就要实施,对美丰而言,也可以借“东风”,进军竞争不那么激烈的蓝海领域——车用尿素,为自己辟开一方新天地。

节能 提高利用效率消化涨价因素

泸州纳溪永宁河畔。一见到记者,泸天化安监部部长金正平就开始忆苦思甜:

2010年,天然气价格首次上调,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场基准价格由每千立方米925元提高到1155元,每千立方米提高230元,泸天化首次亏损。

“公司开始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了。”金正平随手翻开桌上的公司节能减排工作报告,“节能减排措施一年比一年多。”2010年6项技改措施,2011年10项,2012年19项……“改变不了原材料上涨的趋势,以及短缺的现状,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减少原材料消耗,提高原料的综合利用率。”

2010年,公司对低压天然气回收流程进行创新优化改进,将低压天然气最大回收能力大幅提升,为公司增加经济效益200万元。

2012年,通过科技创新,泸天化实现绿源醇业醇醚车间氧化锌放空天然气全回收,公司每年可多回收天然气34.76万标准立方米。

节能减排不仅体现在天然气方面。2012年,泸天化率先从外国引进循环水处理技术。金正平计算,从目前的试验情况来看,该技术每年可为企业节省大约400万元。

通过科技创新,泸天化节能减排效果喜人:2011年完成节能年计划的115%左右,2012年完成年计划128.62%。“未来,还要进一步加大投入,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金正平说。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function turnpage(page){ document.all("div_currpage").innerHTML = document.all("div_page_roll"+page).innerHTML;}</script>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