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在成都开闸三年来,贷款金额增长了10余倍不过无抵押、无担保、审批快,也暗藏高风险,市场仍需规范。
最近,通过办理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贷款,还在上大二的黄君平将心仪已久的iPhone5收入了囊中。手机店工作人员告诉黄君平,5800元的iPhone5,办理消费贷款的话,只需首付一成,每个月还款550元,一年还完,而且不需担保、无需抵押,听到这里,黄君平二话不说掏出身份证,办理了贷款。
如今,无需担保,无需抵押,即可“用明天的钱来提高今天的生活质量”,这种超前消费的理念越来越被大众接受。无论买手机、电脑、家电、摩托车,还是拍婚纱照、读MBA、旅游、装修乃至买奢侈品,都可以通过消费贷款来实现。
2010年,我国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开闸,三年来,消费金融业务成长飞速。华西都市报(微博)记者调查了解到,一家位于成都的消费金融公司,初期在成都服务客户数量不到万人,到2012年这个数字已达22.39万,销售业务量增长了20余倍。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成都消费者通过消费金融公司办理的贷款总额,超过了10亿元。
不过,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无抵押、无担保的特点,也暗藏着高风险。因此,在进一步挖掘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消费金融公司更需做好风险管控;而消费者在享受超前消费的便利时,也要悠着点,量力而行。
故事
贷款买iPhone5
成都人超敢花钱
最近,在成都理工大学上大二的黄君平(化名)过上了“左手 iPhone5,右手三星note2”的日子。年前刚让家里出资买了三星note2,现在又心痒想要把 iPhone4 换成iPhone5。但黄君平知道不能再找家里要钱,只能在电脑上看看图片“过干瘾”。室友扔给他一句,干脆去分期付款买一台。被点拨“开窍”的黄君平赶紧奔到手机店里,5800元的机子,首付一成,每个月还款550元,一年还完。黄君平二话不说掏出身份证,办理了购买。
家住金堂(微博)的刘维做日用品配送生意,过去的“工作伙伴”是一辆摩托车,后座外挂着两个大框,驼着电筒、台灯、锅碗瓢盆等商品,走村串巷。几个月前,他决定买辆电动三轮车。到县城的卖场逛时,看到电动三轮车都超过3000元,他有些犯难。正是春节前,要是买了车,货款就捉襟见肘了。
这时,销售人员告诉他,可以通过分期付款购买。听完介绍,他心里一合计,3000多元的电动三轮车,18个月分期付款,每月还180元,还挺靠谱的。刘维填好申请表,通过后台审核,不到一个小时就顺利开走了电动三轮车。春节期间,刘维用电动三轮车运货,赚了1600元。
林馨和周达原是新婚不久的小两口,正为了装修的事儿忙得热火朝天。他们的装修款也是通过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贷了5万元。林馨告诉记者,房子的首付是好不容易才凑够的,装修钱实在不好意思再找父母要或者朋友借了。小两口商量后,决定时髦一把,通过贷款来装修,在上交了消费金融公司需要的身份证明、房产证明、存折复印件等材料后,过了三天,拿到了5万元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