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环保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四川盆地雾霾污染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情况进行了通报。据了解,造成我省盆地雾霾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工业类占22- 25%,其次是机动车类占16-20%,其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针对雾霾污染治理,省环保厅会同专家提出的治理措施和建议,包括严格控制城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鼓励落实雾霾防治专项补助资金等。
我省雾霾成因
主要包括5大方面
去年冬季以来,我省盆地城市同国内许多城市一样,陆续出现了大范围、长时间、高浓度的严重雾霾污染。影响大的有两次:第一次集中在2013年1月8日-20日,波及17个地级市;第二次集中在2013年1月25日-2月7日,持续14天、波及16个地级市。
这些雾霾的污染主要来源是哪些?根据相关权威部门研究的初步成果显示,造成我省盆地雾霾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工业类占22- 25%,机动车类占16-20%,燃煤类占17-20%,扬尘、油烟、秸秆、涂料溶剂类占20-25%,其他占10-18/%。
雾霾污染主要由PM2.5等细颗粒物造成。而我省的雾霾污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透露,四川盆地雾霾污染的产生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包括有工业污染排放量大、机动车排污问题突出、燃煤污染排放强度大、扬尘、涂料溶剂、油烟和秸秆焚烧污染影响大以及气象综合作用等5大方面。
工业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鼓励落实雾霾防治专项补助资金
下一步如何加强全省的雾霾污染治理?省环保厅会同相关专家,结合四川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控措施及建议。
在雾霾的比重中近四分之一来自工业,因此对于工业污染的防治,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就成都而言,专家提出成都市要禁止新、改、扩建除“上大压小”和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电厂、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六大重污染项目,在成都周边禁止新建、改建、扩建燃煤火电厂等高污染项目。另外,建议实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要加快城区现有重点行业治理。对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主要是针对火电、钢铁等行业的脱硫设施建设,并要求达标运行,同时严格控制水泥产能扩张,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落后产能,出台更加严格的重点行业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措施。在此基础上,要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淘汰火电、钢铁、建材以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类行业落后产能,而未完成的地区将实行区域限批。
重拳整治机动车污染
加速淘汰“黄标车”
机动车污染在我省雾霾来源中占据了次要位置,达到16%-20%,因此,加强机动车污染控制也成为治理雾霾的重中之重。
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首先要加速淘汰“黄标车”,在2015年底完成省内13314辆相关大型载客汽车、10702辆相关重型载货汽车的淘汰。各市(州)人民政府要尽快出台“黄标车”禁限行措施。各级财政部门要出台经济补偿等激励措施,以确保和促进完成2015年基本淘汰2005年底以前所有注册运营的“黄标车”任务。同时,对于油品的要求,也必须不断提高。协调解决2013年底前全面供应国IV车用汽油,2014年底前全面供应国IV车用柴油。按照城区、郊区、农村的顺序,2013年底前成都市完成72座加油站和12座储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十二五”末,全省完成378座加油站和60个储油站油气回收治理。(记者 李凌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