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回答川报集团记者提问——
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梅地亚新闻中心召开第二场记者会,厉以宁、林毅夫、陈锡文、李毅中、杜鹰、贾治邦等6位“重量级”委员就“推动科学发展”等相关热点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川报集团记者成功抢到提问机会,就“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问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李毅中在回答中指出,信息化要深入经济社会生活各层面,“两化”深度融合的效益和成果才会日益显现出来。
“两化”深度融合尚存四大问题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请您评价一下推动‘两化’融合的现状和前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记者杨东抢到提问机会,把问题抛给了李毅中委员。
李毅中首先明确了“两化”融合的概念:“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这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呢?李毅中“自问自答”指出四大问题:
一是广度和深度还不够,还在一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示范,没有推广到全行业和所有企业;二是信息资源比较分散,基本上各自为战,信息孤岛、信息鸿沟现象比较明显,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整合;三是还处在初级阶段,测评标准还没有建立起来,没有上升到规范、制度的高度;四是信息产业在下一代物联网、通信网、三网融合推进等方面和国际还有一定差距。
中美人均信息消费差了17倍
下一步怎么样用“两化”的深度融合推动工业化进程?李毅中说,十八大报告里提出一个新观点,就是要推动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上,就是要在制造业上,从研发设计、生产流水线、销售、市场反馈全过程实现信息化,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其次,把热门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不仅应用在一般的搜索、娱乐这样一些浅层次的融合上,而要用在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水平,用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上。“要深入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李毅中抛出一个数据:据统计,中国人均信息消费大概一年是192美元,但是美国是3400美元,差了17倍,“当然我们和美国发展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至少说信息消费是一个新的增长点”。李毅中认为,“两化”的深度融合,在工业化的历史阶段中重点是工业,但不单是工业,它还要深入到社会、经济各个层面,一直到人民生活。何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