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西部机动车
排放权威认证空白
该实验室将以移动污染源防治技术研究为重点,填补西部地区机动车排放权威认证空白,抢占国际先进技术研发高地,加速机动车环保产业聚集和迭代升级,促进全市机动车环保产业孵化。
成都基地一期建成后,具备全套的轻型车和重型车整车排放、重型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发动机排放、便携式检测、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能力。检测能力国内一流、世界领先,可以满足我国移动源监督检查、未来排放标准制定、监管技术和控制技术开发、移动源环境管理政策验证和评估,以及相关科研开发的需求。
成都基地一期建设的数据中心,将囊括我国移动源基本数据、交通数据、监管数据、大气环境质量和气象数据。结合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因子、清单和模型,开发我国移动源大数据分析工具,有效评估单车和群体排放状况,分析移动源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全面支持国家、地方和企业移动源环境管理工作。同时,将配备大型室外环境烟雾箱,实现对不同污染背景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模拟研究。
北大清华院士团队
将开展相关科研
项目落成后,院士专家团队也将在其中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比如,北京大学张远航院士团队,将主要开展移动源尾气和蒸发排放在大气环境中的转化开展研究。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团队,主要开展区域移动源污染物动态演化规律及精准识别等研究;建立移动源健康风险和管控效益评价体系;为精准碳减排以及“碳达峰”和“碳中和”提供数据支撑;搭建交通环境超算平台,为进一步推进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和城市地区空气质量达标提供科学依据。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将开展移动源数据模型和动态清单研究。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