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遂宁辉煌十年:从欠发达到强势崛起

遂宁辉煌十年:从欠发达到强势崛起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四川经济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2-10-11 08:49:35

   这十年,是遂宁持续追赶跨越、高位运行的十年;这十年,是遂宁从“欠发达”到“强势崛起”的历史转折的十年,且这种转折是在弯道上的超越;这种转折源于发展精神的转变,来自于发展路径的根本性变革,更深刻、直观地体现于全域发展赖以依存的经济结构优化上,并将在这种优化中得以延续。

    2012年5月9-11日,2012绿色经济遂宁会议在遂宁隆重召开。汇聚于此的30余家媒体对会议进行报道。综观各媒体对于此次会议的报道,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成渝中心的遂宁正在强势崛起。

    而此前,在外媒、外地人眼中,遂宁的印象还停留在“欠发达”的层面。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这十年之间,遂宁实现了华丽转身,发生了辉煌的转折性巨变。这十年,是遂宁持续追赶跨越、高位运行的十年;这十年,是遂宁从“欠发达”到“强势崛起”的历史转折的十年,且这种转折是在弯道上的超越。

    这种转折首先源于发展精神的转变。遥想当年,“红苕市”“光灰市”的戏称无异于是对遂宁的刺痛。痛定思痛,遂宁人难道就不能干大事?不能成大事?难道遂宁就只能亦步亦趋地随人之后,望其项背?答案是否定的!

    自十六大以来,从成南高速、遂渝高速、遂渝铁路等交通干线的相继贯通,到过军渡电航工程的修建,形成天然的城市湖泊,从“五创”联动到“新五创”,十四张国际、国家级城市名片收入囊中,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的大手笔持续开展,证明遂宁能干大事、能成大事!而这种转变正是来源于发展眼光、发展理念的自我升华。“跳出遂宁看遂宁”“解放思想大调研”……十年来,这些对自我家底的审视正是“大气有为”的遂宁精神的体现。“要有一股嗷嗷叫的劲头!”这是遂宁市委书记崔保华在不同场合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的一句话。十年前,也许没有人会想到遂宁也能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更没想到遂宁会因为“全球绿色城市”而走上国际舞台!通俗而形象、深刻而中肯的“嗷嗷叫”的精神成就了遂宁过去十年的辉煌,遂宁的未来同样需要“嗷嗷叫”精神的延续。

    这种转折来自于发展路径的根本性变革。2006年的那场大调研注定将成为遂宁发展史上的一个符号。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时代背景和时代使命下,遂宁对自我进行着深刻的反思——如果沿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追赶不上经济发达地区,还可能把遂宁优越的生态环境丢失殆尽;地上无资金、地下无资源的遂宁该怎样发展?电子产业、物流产业、文化旅游业等新兴产业无需以环境为代价,无需耗费资源,却可形成持续发展。顺势而为,遂宁提出绿色发展战略。历经探索,以生态、循环、低碳、高效为特征的绿色发展新路在遂宁越走越宽阔。

    我们看到,电子产业引进企业近300家,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核心的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也已引进45个重大项目,协议投资额达26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3.27亿元;旅游业在2011年突破百亿大关。发展路径的变革,引发的是整个经济运行的质量和规模的提升,更是为未来遂宁发展蓄积着源源不断的后劲。“十一五”以来,全市GDP年均增长14.5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40项指标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总产值等14项指标翻两番;21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增长和年均增速居全省前10位、11项居前5位。这种发展,是在高位追赶的基础上,规模与速度双高的跨越发展。“十一五”以来,遂宁固定资产投资连续5年保持在全省前10位,开工建设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重大项目,推动重大生产能力的形成和布局。同时,在短短数年间,全市引进世界500强企业9家、国内100强企业6家、上市公司20家,民间融资中介公司达到13家,小额贷款公司达到10家,融资总量超过16亿元。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2家、省级14家。这种发展,是在奠基遂宁未来发展的基础上,兼顾当前与长远的蓄势发展。“绿色革命”所点燃的时代烽火正引领着遂宁步入新的发展境界。

    这种转折更深刻、直观地体现于全域发展赖以依存的经济结构优化上,并将在这种优化中得以延续。经济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成为遂宁强势崛起的第一步。传统的化工、纺织、食品等产业支撑了遂宁过去的发展,然而在产业转移机遇来临和产业升级成为必然的今天,如果仅仅依靠传统产业,遂宁势必将在新一轮发展中再次落伍。“十一五”以来,遂宁的目光始终紧紧盯住产业转移的大势。以历年来将招商引资作为全市中心工作为标志,承接产业转移改变着遂宁的产业版图。十六大以来,在传统的食品、化工、纺织产业提升的基础上,电子、物流、文化旅游、软件外包、楼宇经济等新兴产业形态为遂宁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气象。

    以电子产业为例,自2007年引进第一家电子企业开始,如今,全市电子企业已经达到近30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亿元,形成了集成电路、数字视听、电子元器件、软件及服务外包等28类100余个产品的产业集群,成为配套成渝的电子产业基地。新光源产业达产节能灯5亿支、LED灯21亿支,成为西部最大的节能环保照明产业基地。电子产业的“无中生有”带来的不仅是整个工业结构的升级,更新增了上万个就业岗位。一批长期背井离乡、在沿海打工的遂宁人亦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同样,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在引进健坤集团等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层次的同时,也解决了园区内大量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则更是催生了一大批自主创业的小老板。

    随着绿色产业体系的构建,遂宁市当前三次产业结构已调整为22:52:26,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5年增长30%以上,并于2009年就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去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5%、居全省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5.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2.35%提高到4.11%,长期的“吃饭财政”正向“发展财政”转变。如今的遂宁,这种发展,是结构与质量不断优化的绿色发展;是在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基础上,富民与强市同步的和谐发展;是从“欠发达”到“强势崛起”的转折性发展!

    姚波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小星

    相关新闻

    “静静的遂宁”体验活动引爆国庆旅游

    四川经济日报遂宁讯 (记者 张小星)带着对“静静的遂宁”的向往,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引爆了遂宁国庆旅游热。近日,记者从该市旅游局获悉,十一黄金周,全市共接待旅游者180万人次,同比增长61.87%;实现旅游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55.63%。

    据悉,遂宁各大景点中,观音故里旅游区接待游客40.2万人次,同比增长86.16%。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5.9万人次,同比增长53.2%。

相关热词搜索: 遂宁辉煌十年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