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 企业高层参考 第12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12期

部委决策
 
李强强调以更新换代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国务院召开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要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更新换代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李强指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项工作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抓实抓好。
  李强强调,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关系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必须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扎实推进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切实把好事办好。要尊重企业和消费者意愿,加强政策支持和推动,着力形成更新换代的内生动力和规模效应。要注重分类推进,把握轻重缓急,优先支持发展前景好、投入带动比高的行业设备更新,加快淘汰超期服役的落后低效设备、高能耗高排放设备、具有安全隐患的设备,重点支持需求迫切、拉动效应大但购置成本较高的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要着眼提高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做好回收循环利用的文章,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要统筹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消费者接受程度,加快制定、修订一批标准,通过标准的逐步提升推动更新换代常态化。要精心组织实施,强化统筹协调,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因地制宜抓好落实,确保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李强要求持续推进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3月22日,国务院召开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视频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上强调,要强化责任意识和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推进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李强指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国务院组织制定实施了一揽子化债方案。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李强强调,化债工作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和系统观念,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要持续深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用足用好各类政策资源,加快化债方案推进实施。要下更大力气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强化配套政策支持,加快压降融资平台数量和债务规模,分类推动融资平台改革转型。要加大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力度,分类施策推进清欠工作,切实做到实质性清偿,加力推动实现"连环清"。要坚持远近结合、堵疏并举、标本兼治,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健全防范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坚决阻断违规举债、变相举债的路径。
李强强调,要统筹抓好化债和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债务风险化解。要以化债为契机倒逼发展方式转型,在改革创新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化解债务风险中找到新的发展路径。经济大省要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各地区各部门要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紧抓快干、埋头苦干,努力形成更多工作成果,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重点
 
  据悉,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3月26日在由国家发改委主办的"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研讨会"上表示,要发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导向作用,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和任务分解,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重点。
  郑栅洁强调,要立足发展改革职能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谋划"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时,充分考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特别是研究提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任务、基础性工程。抓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年度重点工作的有机结合,研究出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举措。
  针对要素保障,郑栅洁指出,要做好投资管理和项目建设,将更多资金集中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亟须的方向和领域。用好中央预算内资金,适当调整地方政府专项债投向,加强各类债券的组合支持力度,形成资金合力。同时,引导民间资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更大作用,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力量。
  为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健康发展,郑栅洁表示将强化综合统筹和综合平衡,支持引导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指导地方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合理确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重点和主要方向。同时,统筹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鼓励地方立足实际,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潜在市场需求巨大、技术路线相对清晰、增长带动效应明显的产业领域为重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大事。郑栅洁说,将加强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强政策预研储备和协调配合,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特点和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研究出台一批新举措、谋划一批储备政策。
 
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首次发布
 
  3月22日,商务部印发2024年第1号令,发布《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其中,《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也即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为首次发布。两张"负面清单"将自2024年4月21日起施行。
  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将国际服务贸易分为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四种模式。其中,商业存在是基于设立外商投资机构而提供的服务贸易,其他三种模式则统称为跨境服务贸易。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以来,中国通过制定发布并持续压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投资自由化水平。而在跨境服务贸易方面,主要还是根据缔结的国际条约或协定中所作的承诺,给予其他缔约方或参加方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而且大部分是以正面清单模式进行承诺的。
  2021年7月,《海南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正式发布,那是中国跨境服务贸易领域首张负面清单。
  上述负责人表示,当前,负面清单模式已经成为国际高标准自贸协定在跨境服务贸易领域作出开放安排的一个主要方式。此次发布的这两版清单,就是主动采用负面清单模式,统一管理跨境服务贸易市场准入,为下一步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奠定基础。
  从内容来看,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均涉及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11个门类。其中,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共71条,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共68条。
  "此次发布的首张全国版清单,主要是将过去分散在各个具体领域的准入措施,以'一张单'的方式归集列出,同时明确清单之外的领域,按境内外服务及服务提供者待遇一致原则实施管理,实现了服务贸易管理由正面清单承诺向负面清单管理的转变,有效提升了跨境服务贸易管理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可以说本身就是一项重大开放举措。"商务部有关负责人称。
  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则对自然人职业资格、专业服务、金融、文化等领域进一步作出开放安排。
  在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层面,负面清单将此前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了的开放举措,进一步扩大到自贸试验区。例如,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个人依法申请开立证券账户和期货账户,允许境外个人申请从事证券投资咨询和期货交易咨询业务。
  同时,在专业服务业领域,清单取消了在中国境外设立的经营主体以及境外个人从事报关业务的限制。今后,境外服务提供者可以通过跨境的方式向自贸试验区内的主体提供报关服务,而不必在我国境内设立法人企业。
  "(这样做)既提高了境外报关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自由度,也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也有利于自贸试验区内的外贸企业更加便捷地利用境外的优质服务,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前述负责人称。
 
财政部将集中财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3月26日,2024年中央部门预算集中向社会公开。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财政部将集中财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2024年中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8.6%,扣除重点保障支出后仅增长0.3%,其中重点保障国防武警支出、科技教育支出、中央储备支出、国债发行付息支出等支出项目。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前述负责人指出,财政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首先,集中财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同时严控一般性支出,尽可能压缩中央部门支出,大力推动各部门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将资金用在刀刃上。
  其次,做好部门履职经费保障。坚持有压有保,积极支持各部门履职尽责,把该压的坚决压下来,把该保的保障到位,提高预算精准性。对于中央单位人员工资等支出,按照定员定额管理的要求,严格按照工资政策和人数安排;对于必需的水电、物业、采暖等费用,制定完善公用经费实物定额标准,确保相关支出处于合理区间。
再次,强化预算约束防止铺张浪费。推动中央部门精简不必要的节庆、论坛和展会,更加节约高效地举办会议、开展培训和调研。从紧从严安排"三公"经费预算,实事求是保障合理需求。按季评估中央部门过紧日子情况,将评估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加强资产运行维护,推进资产共享共用,对单位新增资产配置加强管理,防止资产闲置浪费。严格执行会议差旅等费用开支标准,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严控楼堂馆所建设。
 
财政部对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提出明确要求
 
  据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财政部日前印发通知,从强化预算约束角度,对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提出明确要求,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坚持过紧日子不放松。
  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近年来,财政部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202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了20%;各级财政用于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支出,比2019年增长了25.5%。为落实好习惯过紧日子的部署,财政部此次明确多项举措。
  具体来说,一是严格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对"三公"经费实施更加严格的限额管理。行政和参公事业单位不得使用非财政拨款安排因公出国(境)费;对公务用车严禁超标准租赁高档豪华车辆,降低车辆运行维护费用;公务接待中严禁以虚报人数、违规增加陪同人数等方式多开支公务接待费。二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强调中央部门带头大幅压缩论坛、节庆、展会等活动。举办活动不得讲求排场,尽量节约支出。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要优先使用单位内部会议室、礼堂等场所,鼓励采取视频、电话、网络等线上方式开展公务活动。三是强化预算约束和执行监督。进一步开展预算评审,遏制项目申报高估冒算、掺杂无关内容等问题;对违规、异常列支费用和突击花钱的行为加大线上监控的力度,对发现的疑点进行日常核查;坚持常态化开展财政资金清理,将闲置资金用于保民生、促发展。四是严格支出管理,兜牢"三保"底线。强调对基层"三保"健全分级责任体系,要求各地坚持优先使用稳定财力用于"三保",硬化执行约束,严禁挤占挪用"三保"资金,对"三保"存在风险的地区财政支出及库款拨付实施严格监管。五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强调要对重大政策、项目继续开展事前评估,从源头上严格立项管理;加强绩效目标管理,进一步发挥绩效目标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引导约束作用;通过绩效监控发现预算执行中的偏差和漏洞,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高质量开展绩效评价,健全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机制。六是严肃财经纪律。强调严肃查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明确要求各单位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将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责任明确到人;持续保持财会监督高压态势,防范和查处违规记账、擅自截留、非法挪用等问题,加大通报和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坚决贯彻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中央财政带头压实责任,不断完善制度措施,让过紧日子成为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自觉遵循的原则,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形成长期过紧日子的良好氛围。
 
财政部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支持高质量发展
 
  3月24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表示,今年财政部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强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统筹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把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有机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针对财政将如何支持高质量发展,蓝佛安表示,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支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显著特点是创新。"近年来,财政部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在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下,全社会研发经费稳居世界第二位,年增幅超过10%。下一步将强化政策集成,加大支持创新发展力度,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第二,支持扩大有效需求,增强发展内生动力。2023年中国最终消费贡献率达到82.5%,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财政部将继续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
  近期,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我们将坚持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联动,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给予支持。"蓝佛安说,同时,将积极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税费优惠、政策采购等方面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支持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第三,支持增进民生福祉,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做大"蛋糕"的同时,也注重分好"蛋糕"。财政部将坚持有保有压,腾挪出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下一步,财政部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四,支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开放才是通向繁荣的必由之路。"蓝佛安说,财政部将加强国际财经交流合作,强化与主要经济体在宏观政策方面的沟通协调,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深化与多边开发机构务实合作,在开放合作的舞台上相向而行、相互成就,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积极推动建立各方普遍接受、行之有效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和制度,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第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把中长期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把各方面的潜力和积极性发挥出来。财政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积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切实防范财政风险,不断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自2000年创办,是每年全国"两会"后举办的首个国家级大型国际论坛,今年的主题为"持续发展的中国"。
 
三部门将出台多项经济支持政策
 
  据悉,今年前两个月,生产、消费、外贸进出口实现良好开局。3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工信部、商务部、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齐亮相,阐述下一阶段支持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思路。
  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良好开局。纵向看,外贸运行延续了去年10月份以来的增长趋势,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特别是在数量方面,出口、进口货物数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2%、6.2%。横向看,我国外贸表现总体比较好。从结构上可以看到更多积极迹象,比如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规模占我国外贸总值比重的一半以上;机电产品彰显较强竞争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一带一路"贸易合作更加紧密,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总体水平。
  "这些积极因素都充分反映出,中国外贸基础好、韧性强、活力足。"郭婷婷说。展望全年,我们对于稳外贸,应该说是有信心、有底气的。
  郭婷婷也指出,我国外贸面临的外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如外需恢复势头依然不稳。据她透露,商务部正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抓紧研究新一轮稳外贸政策措施,争取尽早出台实施、尽快落地见效,全力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郭婷婷特别谈到,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持续完善配套政策,提升监管便利化水平,加快构建适应跨境电商发展需要的产业链和生态圈,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也表示,尽管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我国外贸持续向好有基础、有条件。
  在谈到对接下来国内消费市场走势的判断和政策支持时,郭婷婷表示,将继续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来推动消费稳定增长、持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一是办好"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二是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三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四是完善市场和流通体系。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部署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郭婷婷谈到,商务部正在抓紧研究细化举措,在充分尊重消费者意愿的前提下,推动汽车换"能",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车、节能型汽车销售占比;推动家电换"智",促进家电消费向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方向发展;推动家装厨卫"焕新",支持更多存量房、二手房实施旧房装修和局部改造。
  前两个月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为宏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重点抓好"稳增长、扩需求、育动能、优环境"等方面工作,包括持续抓好十大重点行业增长引领,充分发挥工业大省、工业大市"挑大梁"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巩固提升新能源汽车、核电装备等重点产业竞争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等。
 
金融监管总局明确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目标
 
  3月2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的通知》,明确2024年普惠信贷供给要实现"保量、稳价、优结构"目标,更好满足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06万亿元,同比增长23.27%,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3.13个百分点。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2.59万亿元,同比增长20.34%,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0.2个百分点。832个脱贫县各项贷款余额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4.7%;160个国家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帮扶县各项贷款余额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85%。
  所谓保量,《通知》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保持普惠信贷支持力度。在分领域的具体增长目标上,《通知》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力争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的目标;完成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目标;力争实现脱贫地区贷款余额增长。稳价,即稳定信贷服务价格,指导银行加强贷款定价管理,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利率水平,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通知》还进一步强调要"优结构",即优化信贷结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增强对小微企业法人服务能力,加大首贷、续贷投放,积极开发小额信用贷款产品,推广随借随还的循环贷模式;突出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和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外贸、消费等领域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保障,加大对粮食重点领域、脱贫人口等群体信贷投入。
  在体制机制层面,《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单列信贷计划、绩效考核倾斜、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等方式,保持普惠信贷业务资源投入力度。增强数字化经营能力,优化信贷审批模型,构建"信贷+"服务模式。不断拓宽农村抵质押物范围。保持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提质升级。提高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享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细化尽职免责标准、机制、流程,提高可操作性。
 
金融监管总局就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3月22日,金融监管总局就《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所谓银团贷款,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依据同一贷款合同,按约定时间和比例,通过代理行向借款人提供的本外币贷款或授信业务。按照在银团贷款中的职能和分工,银团成员通常分为牵头行、代理行和参加行等角色,并可交叉担任。
  现行的《银团贷款业务指引》(下称《指引》)2011年由原银监会修订发布。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指出,随着市场环境变化,《指引》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银团贷款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订。
  此次《办法》最突出的修订内容在于,将文件体例由"指引"修改为"办法",并增加了监督管理和行政处罚的相关内容,便于对照实施。同时,《办法》明确监管导向,要求商业银行开展银团贷款业务要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办法》还要求丰富银团筹组模式、优化分销比例和二级市场转让规则,提升开展银团贷款业务的便利性。规范银团贷款收费,进一步完善银团定价机制。对银团贷款的管理提出了更为系统化的要求。
  具体来看,《办法》从筹组模式、分销比例和二级市场转让等方面对商业银行开展银团贷款业务的要求进行了优化。
  前述负责人指出,从筹组模式看,《指引》规定银团贷款应当基于相同条件,《办法》则结合国际经验和市场实践,纳入了分组银团模式,并对分组银团的组别设置、代理行等提出明确要求,可以改变当前银团模式较为单一的现状,提升银行开展银团贷款业务的积极性。从分销比例看,《办法》按照兼顾效率和风险分散的原则,将单家银行担任牵头行时承贷份额和分销份额的原则下限分别由20%、50%调整为15%、30%,有利于银团成团。从二级市场转让看,《办法》允许银行将银团贷款以未偿还的本金和利息整体按比例拆分的形式进行部分转让,能够进一步活跃银团贷款二级市场,释放沉淀的信贷资源。
  "银团贷款除提供一般贷款服务外,还提供银团筹组、分销、代理等类投行业务,合理收费是银团贷款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该负责人称,因此,《办法》在《指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银团贷款收费的相关要求:一是明确监管导向,在"自愿协商、公平合理、质价相符"的收费原则基础上,增加"公开透明""息费分离"两项。二是要求银行完善定价机制,明确内部执行标准,强化信息披露。三是遏制违规行为,规定银行不得通过虚假组团、内部组团等方式,违规向借款人收费、提高融资成本。
  此外,针对目前银团贷款代理行设置混乱、贷款各自代理、多家转存等乱象,《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代理行职责。也即要求代理行应当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和专业人员,对结构复杂的银团贷款,可以针对不同事务设置相应的代理行,但同一事务只能设置一家代理行。同时明确,银团贷款应由代理行统一进行贷款归集、发放和回收,严禁各银团成员越过代理行直接进行贷款发放、回收。
 
证监会要求促进资本市场在防风险强监管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日,证监会召开2024年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会议分析证监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形势,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会议指出,强化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用改革的方法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减少自由裁量权,持续加强监管透明度建设,严厉惩治资本市场行贿行为,从严从紧整治政商"旋转门",下大力气提升监管履职能力。
  会议强调,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开局之年。证监会系统要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坚持直面问题、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严抓严管,深化中央巡视整改,贯彻《关于落实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全面加强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的意见》,以自身建设的新成效,促进资本市场在防风险强监管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党中央对资本市场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认识资本市场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自觉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彻到监管工作全过程,站稳人民立场,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二是铲除资本市场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强化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用改革的方法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减少自由裁量权,健全防止腐败滋生蔓延的制度机制,持续加强监管透明度建设,严厉惩治资本市场行贿行为。三是从严从紧整治政商"旋转门",聚焦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提出的削减离职人员"职务身份价值"这个关键问题,坚持从政治上看、政治上改,在业务端和管理端综合施策,深化专项整治。四是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准确把握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深刻内涵,加快培育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文化。五是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重拳纠治"四风"顽疾,持续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六是强化组织建设,打造堪当重任的高素质监管铁军,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引导干部在金融报国、钻研业务上作表率、当先锋。以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新起点,下大力气提升监管履职能力,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七是持续深化中央巡视整改和中央审计整改工作,全面对标对表中央最新精神,层层压实主体责任,与落实监管主责主业紧密结合,提升整改的系统性、整体性、实效性。
  会议对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做好证监会系统2024年纪检监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聚焦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强化政治监督,推动证监会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真正在思想观念和行动上实现大的转变。对中央巡视审计整改与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监督意见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央金融办、中央金融工委相关整改要求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监督。二是聚焦铲除资本市场腐败的土壤和条件,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证券发行审核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重拳整治政商"旋转门"和"逃逸式"辞职腐败案件,加大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快速处置力度,推动全方位从严惩戒资本市场行贿行为,加快构建廉荣贪耻的行业文化。三是聚焦强化执行力建设严惩严治"四风"问题,持续深化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治理,重点纠治"文件""会议"两个重点领域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四是聚焦政治责任落实,通过从严监督推动严监严管,密切关注证监会统筹推进一揽子关键制度创新情况,对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保障、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强化资本市场全面从严监管等进行重点监督,推动从快从严查处市场反映强烈、严重侵害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严重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案件。五是聚焦践行自我革命要求从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成果,带头抓实证监会系统集中性纪律教育,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律铁军。
 
券商两类子公司迎监管新规
 
  据悉,为进一步规范券商投资业务、推动券商两类子公司合规展业,防范金融风险,中国证券业协会拟对《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管理规范》和《证券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管理规范》进行修订(以下简称"新规"),并于近日征求行业意见。
  对比现行管理规范,新规有11项变化,其中业务规则方面调整最多。主要亮点包括,增加两类子公司现金管理投资标的种类、优化另类投资子公司的业务范围、增加子公司对非标准化金融资产净值调查和投后管理的相关要求等。
  业务规则调整较多
  修订内容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梳理相关规定,保证相关要求的贯彻落实;二是结合股权投资业务特征,优化相关业务制度,完善相关内控要求。此外,为了正确理解与适用两部规范的规定,中证协还同时制定了有关规定的适用意见。
  相对现行的两部规范文件,新规大框架上没有进行调整,可以从子公司设立、业务规则、内部控制、自律管理四方面来理解。
  首先,在公司设立方面,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在法规无障碍、风险可控制、业务有需求、有助于服务实体经济的前提下,证券公司可以设立两家或两家以上的私募基金子公司,并应当符合一定要求。二是私募子公司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国家重点扶持产业龙头企业、知名外资机构合作等特殊情形下,可以下设运营实体性质的基金管理机构,即二级管理子公司。不过不得再下设其他机构,且各二级管理子公司的业务范围应当清晰明确,不得存在同业竞争或不正当竞争,防范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同时,私募子公司的分公司不允许登记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
  其次,业务规则方面,主要有五项重点变化:
  一是增加子公司对非标准化金融资产净值调查和投后管理的相关要求。新规提到,另类子公司应当充分运用必要的手段和方法对投资标的开展尽职调查,充分评估投资标的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资信等级等,并根据投资目的、投资决策等通过增加担保物、外部增信等措施进行保障。除撰写尽职调查报告,并妥善存档外,也应当设置专岗负责投后管理工作,动态监测风险等。
  二是适度增加两类子公司现金管理投资标的种类。相较此前,两类子公司可以投资于依法公开发行的利率债(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国债逆回购、协议存款、大额存单(剩余期限1年以内)、短期融资券、开放式现金管理类银行理财产品、开放式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风险较低、流动性较强的证券。
  三是扩充另类子公司投资品种。另类子公司可以投资衍生品、大宗商品、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投资品种,也可以开展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业务。此外,另类子公司投资的非上市公司股权上市的,以及按照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开展跟投业务的,可以行使因前述业务而衍生的相关优先配售权。不过这些业务开展,都需同时遵守防范母子公司同业竞争,避免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等相关规定。
  四是新增多项两类子公司不能存在的行为。如另类子公司不得从事或参与委贷业务、股票质押业务、固定收益类信托夹层投资等通道类业务。再如私募子公司不得直接或间接从事民间借贷、担保、保理、典当、融资租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众筹、场外配资等任何与私募基金管理相冲突或者无关的业务,与股权投资相关的财务顾问业务除外等。
  五是强化违规关联交易的约束。如另类子公司不得通过直接投资、投资其他资产管理产品或者与他人进行交叉融资安排等方式,违规为证券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关联方提供融资或者担保。
  完善相关内控要求
  相较而言,新规关于内部控制和自律管理方面的修订变化没有上述两个方面多,但明显加强了合规管控要求。
  其中,内部控制方面主要有三点调整:
  一是新增合规管理要求,证券公司应当确保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覆盖两类子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和各个环节。此外,应对两类子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合规性进行监督和检查,并每年对两类子公司合规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二是完善两类子公司人员管理相关要求。证券公司及两类子公司应当建立健全高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及其配偶、利害关系人的投资行为管理制度和廉洁从业规范,制定有效的事前防范体系、事中管控措施和事后追责机制,防止前述人员违规从事投资,切实防范内幕交易、市场操纵、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等不当行为,确保投资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是进一步督促子公司规范建立长期激励约束机制。新规的适用意见还提到,私募子公司不得实施股权激励,二级管理子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应当满足一定要求。
  在自律管理方面,新规中新增要求两类子公司发生或即将发生,可能对公司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形或事件,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按照中证协的要求报送投资业务临时报告。且应对报送的报表及报告信息负责,如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报送、更新或者报送信息存在虚假内容的,中证协将视情节轻重,根据相关规定采取自律管理措施或者纪律处分。
  券商对两类子公司投入或增加
  现行有效的证券公司另类子公司和私募子公司的管理规范均为2016年12月发布。据悉,新规原则上,一是整合现有规则口径、小幅完善。二是放管结合,提升规则适应性。中证协表示,(两类子公司原管理规范)发布实施以来,行业发展和市场形势发生了一定变化,有必要适应实践需要,回应市场合理诉求,对个别规定进行适度优化,更好发挥投资业务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中银证券非银分析师张天愉在近期研报中提到,当前证券公司通过私募基金子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进行直投、跟投业务服务于实体企业股权融资需求,预计随着证券公司服务实体经济职能的进一步强化,证券公司对私募子公司、另类子公司投入将增加,同时成立资管子公司、公募基金子公司以服务于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也将成为证券公司发展的重要趋势。
  目前,券商另类投资子公司共84家,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79家,更多券商也在摩拳擦掌申请相关业务牌照。
  就另类投资子公司方面,2022年以来,共有甬兴证券、中邮证券、国新证券及世纪证券四家证券公司获批设立另类投资子公司。与此同时,多家外资或合资券商亦积极发力,高盛高华证券、摩根士丹利证券、东亚前海证券等均已相继获批开展另类投资业务。
 
上交所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倡议
 
  3月22日,上交所公开发布《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呼吁全体沪市上市公司按照"自愿、公开、务实"原则,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多措并举改善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公司投资价值,真心实意回报投资者。
  为了引导上市公司更好开展专项行动,倡议从提升经营质量、增加投资者回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投资者沟通、坚持规范运作、强化"关键少数"责任等六个方面,综合性、系统性、针对性地推出可落地、可操作、可检验的具体举措:
  一是提升经营质量方面,强调靶向施策。建议上市公司采取具体措施,提高产能利用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经营指标。通过高质量产业并购等方式,优化资产结构和产业布局。
  二是增加投资者回报方面,注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建议上市公司制定中长期分红及股份回购规划、探索一年多次分红、开展回购并注销、制定稳定股价预案、引导股东合理减持等方式,回报投资者,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三是发展动力方面,聚焦新质生产力。引导上市公司通过采取具体举措,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新产品开发、优化人才激励、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四是加强投资者沟通方面,提升公司透明度。建议上市公司围绕提高公告可读性、制定投资者交流计划、引导主要负责人参加投资者交流等采取具体举措,丰富投资者交流方式,拓宽沟通渠道。
  五是规范治理方面,突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治理目标。上市公司在生产经营、投资并购等重大事项中,要更加注重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增强投资者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六是强化"关键少数"责任方面,加强利益绑定。鼓励上市公司将董监高薪酬与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市值表现合理挂钩,建立绩效薪酬追索等内部追责机制。股权激励条件引入资产收益率、投资回报等与投资者利益关系更为紧密的考核指标。
  另外,在强调上市公司主体责任基础上,倡议还积极推动构建投资高质量上市公司的市场生态。倡导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积极实践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更多关注质量优、有担当、重回报的上市公司。上交所也将持续完善指数产品体系、优化指数投资生态,为投资者多渠道配置优质上市公司标的提供更多选择。
  针对此次专项行动,上交所鼓励全体沪市公司参与,建议上证50、上证180、科创50及科创100指数成份股公司积极引领示范。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公司发布中英文双语版本的行动方案,更好服务境内外各类投资者。另外,倡议还对专项行动方案的决策程序、信息披露和评估完善等具体要求予以明确,引导形成公开透明的市场化约束。
倡议还明确,上市公司披露行动方案属于自愿性信息披露范畴,应遵守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的一般要求,努力帮助投资者更好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策略、理念和规划。披露内容及举措应明确具体、具有可执行性,不使用可能引起歧义、误读或者夸大的表述,不得利用披露行动方案不当影响股票交易价格、从事内幕交易或者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两协会联合发布《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联合市场化评价办法》
 
据悉,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联合制定发布了《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联合市场化评价办法》(下称《评价办法》),进一步加强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自律管理,推动信用评级机构提高评级质量和市场服务水平。
评价适用范围为经交易商协会注册从事银行间债券市场评级业务的机构,以及经中国证监会备案从事交易所市场评级业务的机构。评价期内未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市场评级业务的机构,不参加市场化评价。
  根据《评价办法》,交易商协会、中证协两家协会将根据业务表现、市场成员及监管自律反馈材料联合对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合规执业、服务水平等情况进行评价,由市场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衡量得出评价结果。
  在评分设置方面,市场化评价指标体系(基准分100分)包括业务基础评价(总60分)、市场成员评价(总30分)和监管自律评价(总10分)三类指标,并设置减分项和加分项。
  其中,业务基础评价主要反映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质量和业务情况,包括评级质量、机构与人员管理、合规管理、信息披露管理等评价指标;市场成员评价是指投资人、专家等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和服务能力等情况的评价;监管自律评价是指信用评级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自律组织、市场基础设施对信用评级机构合规执业能力等情况的评价。此外,根据信用评级机构在评价期间履行社会公益责任等情况,其在评价总分基础上将获得相应加分。
  《评价办法》显示,市场化评价工作原则上每年上半年组织一次,评价期为上一年度1月1日到12月31日,并及时公布评价结果。同时,两家协会可根据监管需要或市场发展情况,开展不定期的市场化评价。
  对于评价结果,两家协会将根据市场化评价情况将信用评级机构分为一、二、三、四类,并根据评价得分高低在各类别中进行排序。原则上评价得分前80%的排在第一类或第二类,得分后20%的排第三类,被责令停业整改、严重破坏市场秩序和损害行业声誉的排在第四类。
  对于出现信用评级机构所提交材料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信用评级机构及其他市场成员通过不正当方式扰乱市场化评价工作秩序等两种情形,两家协会将取消相关信用评级机构当年的评价资格或评价结果,并予以公示。
  据悉,两家协会采用主办、协办机制,成立工作组联合开展市场化评价工作。主办单位一家、每年轮换,负有统筹协调义务,协办单位需积极配合相关工作安排。《评价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机构业务市场评价规则》同时废止。
 
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夯实能源保障基础,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高质量发展。在绿色低碳转型政策体系的完善方面,我国将科学优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标。
  《意见》提出了2024年我国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标,即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和质量效率稳步提高。
  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7%以上。天然气消费稳中有增,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8.9%左右,终端电力消费比重持续提高。
  《意见》指出,要强化化石能源安全兜底保障,提升电力系统稳定调节能力,提高区域协同保障能力。
  我国将进一步聚焦火电、新能源发电、储能等领域,提升电力系统稳定调节能力。推动煤炭、煤电一体化联营,合理布局支撑性调节性煤电,加快电力供应压力较大省份已纳规煤电项目建设,力争尽早投产。推动退役机组按需合规转为应急备用电源。
  另外,我国还将深入落实此前发布的《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升配电网支撑保障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优化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布局,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强化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的政策措施。
  为提高区域协同保障能力,2024年我国将推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高质量发展,发挥电网的枢纽和平台作用。重点推进陕北-安徽、甘肃-浙江、蒙西-京津冀、大同-天津南等特高压工程核准开工,加快开展西南、西北、东北、内蒙古等清洁能源基地送出通道前期工作。强化蒙东与东北主网联网,推进华北特高压交流电网向蒙西地区延伸加强,提升西北省间通道输电能力,建成华中特高压骨干网架。持续做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
  《意见》还指出,要巩固扩大风电、光伏的良好发展态势,稳步推进水电核电开发建设,持续完善绿色低碳转型政策体系。
  2024年,我国将稳步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有序推动项目建成投产。统筹优化海上风电布局,推动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稳妥有序推动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发展。因地制宜加快推动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
  如今,绿色低碳转型政策体系的完善备受能源行业关注。为推动风电光伏高质量发展,我国还将科学优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标,印发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并落实到重点行业企业,以消纳责任权重为底线,以合理利用率为上限。
  此外,持续推进绿证全覆盖和应用拓展,加强绿证与国内碳市场的衔接和国际认可,进一步提高绿证影响力。修订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持续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提升试点工作。制定实施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促进抽水蓄能可持续健康发展。
  《意见》还提出,我国将通过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我国将出台深化电力市场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推动落实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制定《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基本规则》《电力市场准入注册基本规则》,落实煤电两部制电价政策。
 
政策要闻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
 
  3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的汇报。
  会议指出,房地产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去年以来,各地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调控,落实保交楼、降低房贷利率等一系列举措,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进一步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系统谋划相关支持政策,有效激发潜在需求,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改革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两部门扩大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
 
  据悉,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巨灾保障需求,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扩大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 进一步完善巨灾保险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的发布对完善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加快推动巨灾保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扩展巨灾保险责任,以城乡居民住宅及室内附属设施为保障对象,保险责任在现有的破坏性地震的基础上,扩展增加台风、洪水、暴雨、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二是提升基本保险金额,实现巨灾保险基本保险金额翻倍,由城镇居民住宅每户5万元、农村居民住宅每户2万元,提升至城镇居民住宅每户10万元、农村居民住宅每户4万元。每户可参考房屋市场价值,根据需要与保险公司协商确定保险金额,最高不超过每户100万元,100万元以上部分可由保险公司提供商业保险补充。三是支持商业巨灾保险发展,对于现有保障内容之外的保险责任和保障对象,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共同体经成员大会同意,可以提供商业保险补充,充分满足各地区差异化风险保障需求。
  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将持续跟踪《通知》执行情况,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保障民生的基本原则,鼓励保险公司提供保障更加全面的多灾因巨灾保险服务,逐步建立保基础保民生、高普惠广覆盖的中国特色巨灾保险制度。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出台《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办法》
 
  据悉,为充分发挥计量技术规范在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基础设施作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修订出台了《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将于202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计量技术规范是保证国家计量单位制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技术规则,是规范计量技术性活动的行为准则,在科学研究、法制计量管理、工业生产等领域的测量活动中,发挥重要技术基础作用。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现行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为2030项,包括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95项、国家计量检定规程824项、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148项、国家计量校准规范828项和其他计量技术规范135项。这些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的发布实施为保障计量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发挥重要作用。
  新修订的《办法》,对计量技术规范的立项、制定、批准发布、实施与监督管理等各环节进行优化整合,确保新型计量技术规范及时制定并有效实施;将"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统一修改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并将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国家计量校准规范以及其他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全部纳入规制范围,打破传统壁垒,实现统一管理。
  《办法》首次明确要求将世界各行业领域广泛采用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纳入计量技术规范,提高测量结果可比性,有效降低国际交流与互认成本及产品服务技术适配成本。积极推动采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发布的国际计量规范及有关国际组织发布的国际技术文件。
  市场监管总局指出,《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明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定义和范围,规范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断完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管理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计量支撑。
  市场监管总局将以修订出台《办法》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改革创新计量技术规范管理模式,巩固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创新发展的计量技术基础设施,为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稳定高效的计量技术服务,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两部门印发《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2024年工作要点》
 
  据悉,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国办发〔2019〕30号),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发布《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2024年工作要点》(简称《要点》)。
  《要点》指出,提高家政服务质量是当前促进家政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任务,是稳就业、促消费、惠民生的重要举措。《要点》聚焦提高家政服务质量,实施家政服务质量提升"十大行动"。
  具体来说,一、建设"巾帼家政"服务品牌行动。实施"五个一"工程。建立巾帼家政服务团体标准和统一标识,搭建信息发布专栏,举办巾帼家政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巾帼家政系列宣传活动。二、建设"工益家政"服务品牌行动。开展工会家政就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劳务品牌、就业基地项目试点,选树100个家政服务单位并予以补助。三、深化家政"领跑者"示范行动。推动"领跑者"重点城市确定员工制家政联系企业,开展"领跑者"企业评估和动态调整,遴选发布典型案例。四、开展家政产教融合专项行动。支持建设一批家政领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鼓励更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设家政相关专业,强化高素质、专业化家政服务人才培养。五、开展家政从业人员职业化水平提升行动。优化就业服务与职业技能培训衔接融通,提升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实用性,组织开展家政相关领域职业技能竞赛。六、持续推进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完善家政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40个,强化家政服务标准实施应用。七、深化家政信用体系建设行动。完善家政企业、服务人员信息档案和信用记录,推广"家政信用查",持续开展家政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与公示。八、深化家政劳务对接行动。加大家政劳务品牌宣传力度,加强有组织家政劳务输出,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活动,强化跨省、跨区域劳务对接,提高家政劳务对接质量。九、深化"家政兴农"行动。促进供需对接,加强品牌培育,加大帮扶力度,完善支持政策,为农村劳动力、易地搬迁群众提供稳定就业机会。十、家政进社区典型经验推广行动。推动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布局家政服务网点,鼓励家政"领跑者"企业优先参与运营管理。遴选发布一批家政服务进社区典型经验做法。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商务部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部际联席会议作用,持续抓好工作落实,以"十大行动"为抓手,着力提升家政服务质量,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服务需要。
 
  ▲九部门发文促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主要从7个方面提出22项具体政策措施,进一步释放餐饮消费潜力。
  《指导意见》多处着墨提升餐饮业数字化水平。如培育、认定一批中华美食街区,引导地方对街区实施数字化提升;鼓励餐饮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及智能设备研发与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餐饮经营主体数字化改造和自动化餐饮设备设施应用给予适当支持。
  《指导意见》还提出要加快中餐"走出去",支持餐饮经营主体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规范预制菜产业发展;发展特色小吃产业。鼓励发展夜间餐饮、休闲餐饮、文旅主题餐饮等,促进餐饮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拓展餐饮企业投融资渠道,《指导意见》提出健全银企对接机制,支持餐饮企业通过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境内外上市、发行信用类债券等渠道进行融资。
 
国资改革
 
国资委要求推动重大标志性成果在中部地区加速落地
 
  3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作用,聚焦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结合中部地区禀赋特点,优先试点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未来材料、未来信息、未来制造,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融通带动中部地区企业加大锻长板、补短板、铸新板力度,共同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稳定。
  会议还指出,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深化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在中部地区加速转化应用落地,更好促进中部地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一步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资源调配整合,围绕中部地区开展跨行业、跨区域合作,探索合作新模式,推动央企产业优势更好转化为地方发展动能;进一步落实生态环保责任,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助力中部地区绿色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中部地区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增效转型,全面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更好统筹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
  公开信息显示已有国资央企开展积极部署。中国华能方面表示,要因地制宜推动一批符合当地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丰富综合能源服务场景,推动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要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不断抢抓规模化集约化资源,积极探索风光荷储多场景融合化开发新模式。要全力保障能源安全供应,加快华能在中部地区火电机组"三改联动",推动重点煤炭供应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机组稳定供应能力和燃料保障能力,确保能源供应绝对安全。
 
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资本运作管理暂行办法发布
 
  3月22日,财政部、人社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要求,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应当坚持保障安全、独立运行、单独核算和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的原则,实现保值增值,并接受考核和监督。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统筹考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上,采取的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划转工作已基本完成,多数承接主体接收的划转国有股权禁售期已过,开始收取划转股权现金分红且规模逐年增加,需要通过运作管理进一步获取收益。
  《办法》规定,扣除按规定上缴用于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后的现金收益,中央层面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以下简称"社保基金会")进行投资运营。
  考虑到社保基金会投资运营经验较为丰富、投资业绩良好,为发挥投资规模效益,《办法》规定,地方层面将不低于上年底累计现金收益的50%,委托给社保基金会进行投资运营,剩余部分由地方各承接主体在限定范围内(银行存款、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对划转企业及其控股企业增资)进行投资运营。
  社保基金会管理的现金收益投资范围涵盖存款和利率类、信用固收类、股票类、股权类产品。《办法》对每类产品的投资比例作出了规定,明确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算。其中,银行存款,国债,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比例合计不得低于资产净值的40%。
  地方政府债券和信用资质良好的金融债、企业(公司)债、可转换债(含分离交易可转换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货币型养老金产品、固定收益型养老金产品的投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资产净值的30%。
  股票、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混合型养老金产品的投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资产净值的40%。
  对其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资产净值的30%。
  债券正回购的资金余额在每个交易日均不得高于资产净值的40%。
  《办法》还规定,财政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根据现金收益投资运营情况及运作管理需要,适时报请国务院对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进行调整。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办法》的出台有利于规范划转的国有资本运作管理,促进划转的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安全,同时也为承接主体开展国有股权和现金收益运作管理提供了依据。《办法》拓宽了现金收益的投资范围,有利于实现现金收益保值增值,增强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信心。
 
自主创新
 
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
 
  3月27日晚间,工信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通用航空装备供给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通用航空基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高效融合产业生态初步形成,通用航空公共服务装备体系基本完善,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绿色化、智能化、新构型通用航空器研制创新居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通用航空领域产学研用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通用航空法规标准体系和安全验证体系基本建立。航空应急救援、物流配送实现规模化应用,城市空中交通实现商业运行,形成2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示范,打造一批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品牌产品。打造10家以上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通用航空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通用航空动力实现系列化发展,机载、任务系统及配套设备模块化、标准化产业配套能力显著增强。。
  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撑和保障"短途运输+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满足工农作业需求的低空生产作业网络安全高效运行,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方案》特别强调了推进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新型消费级通用航空设备的适航认证,鼓励飞行汽车技术的研发创新、产品验证以及在多种商业应用场景中的实验与推广。
 
上海专精特新专板开板
 
  3月25日,上海专精特新专板正式开板,首批162家企业上板。
  据了解,上海专精特新专板是在证监会、工信部主导下,由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领域做出的有益尝试。
  "虽然名称为'上海专精特新专板',但服务的企业类型并不限于专精特新企业,而是扩大至上海3万多家科技创新型企业。"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总经理徐军介绍说。
  上海专精特新专板主要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浦江之光培育库企业、拟上市企业及各类私募基金投后企业等。"上海专精特新专板会为每家上板企业建立可信的数字档案,可为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简化程序。"徐军说。
  据了解,上海专精特新专板强调企业大数据画像的综合运用,并拥有与证监会互联直通的区块链通道,可将更多更早期、更前沿的专精特新企业,及其他具备专精特新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纳入资本市场关注视野。
 
江苏"专精特新"专板开板
 
  3月27日,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证监局三部门联合发布了《江苏省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宣布江苏区域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正式开启,首批共有561家企业集中登陆。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对推动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到坚实的支撑作用。近年来,江苏已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1万家。
  此次发布的《方案》旨在强化各方协同合作,共同打造品类齐全、股债联动、高度集聚的服务生态链,引导更多"专精特新"企业走向发展壮大之路。《方案》提出,计划经过4年(2024-2027年)的努力,力争到2027年,专板能够集聚专精特新和各类优质中小企业2000家以上,其中规范层企业动态保持在1000家、培育层企业动态保持在100家以上。此外,计划为专板企业累计实现各类融资不少于100亿元,推动100家以上企业进入全省拟上市后备企业库,培育沪深北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挂牌企业50家以上。
 
节能减排
 
国内新能源利用率或将六年来首降
 
  3月26日,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举行的2024光伏市场发展论坛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新能源调度运行室主任张金平指出,新能源装机远超规划目标,利用率面临下滑风险。"2024年,中国新能源利用率可能降至95%以下。2025年还将进一步下降,2030年整体利用率或将降至90%左右。" 
  2019年至2023年,国内新能源利用率连续五年超95%。其中,2023年,中国新能源利用率为97.6%。自2019年以来,连续五年超95%。但在当前新能源高速发展的新背景下,消纳压力已经凸显。
  张金平从国内新能源装机趋势和新能源消纳方面进行了分析。
  张金平认为,预计到2025年底,全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将突破14亿千瓦,提前实现2030年风光总装机12亿千瓦的目标。届时,新能源的利用率面临下滑风险。
  他表示,目前消纳难题一方面来自于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沙戈荒项目分布的主要地区,新疆、内蒙、青海、甘肃等地新能源资源丰富,但网架薄弱,当地无消纳空间且外送受安全约束的限制,高效消纳面临挑战。预计到2030年,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55亿千瓦。他还指出,国内分布式光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高占比地区分布式光伏参与调峰或成常态。
  据了解,2023年,我国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2.93亿千瓦,同比增长138.0%,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10.51亿千瓦,同比增长38.6%。
  3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4年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7亿千瓦,同比增长14.7%。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5亿千瓦,同比增长56.9%;风电装机容量约4.5亿千瓦,同比增长21.3%。
  基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近中期内新能源新增装机规模发展始终保持较大的增长态势。
  此外,据了解,国内分布式光伏的年均增速超过50%,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午间光伏大发时段,集中式新能源全额弃电情况下仍然难以满足系统调峰需求。
  国网能源研究院在《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2023》中曾指出,欧美国家新能源消纳的一些规律性认识:一是随着新能源发电渗透率的提高,弃电率呈上升态势,这既是客观规律,也是必然趋势;二是当新能源发电渗透率在临界值之内时,弃电率普遍不高,而超过临界值后,弃电率将显著提升。
  很明显,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需持续完善相应配套机制,以促进新能源尽可能的达到一定的消纳比例。
 
中国2050年有望实现氢能近九成自给
 
  3月26日,国际氢能委员会执行董事Steven Libbrecht在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上表示,国际氢能贸易将在2030年初步成型,并在2050年形成固定的全球贸易网络,鉴于中国国内拥有的巨大供需市场,届时有望实现氢能的基本自给自足。
  他预测,2050年,中国每年将有约8000万吨氢气需求,其中7000万吨可由国内供应,其余来自进口。
  氢能生产需要大量光照、风力和水资源,因此全球氢能的供应和需求市场存在错配,如非洲地区光照时间长,但对氢能的需求较弱,而欧洲企业急需绿电转型,但当地气候条件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绿氢的需求,因此氢能贸易可分为进口国和出口国。
 
劳动用工
 
爱立信将在瑞典裁员1200人
 
  据悉,瑞典电信设备公司爱立信3月25日宣布将在瑞典裁员1200人,以应对移动服务行业支出放缓的局面。该公司表示正与工会谈判。
  爱立信还计划通过减少设施数量、减少所聘请的顾问以及简化流程等措施削减成本。
  爱立信表示,预计2024年移动网络市场将面临挑战,由于客户保持谨慎,销量将进一步下滑。截至2023年底,爱立信在全球拥有约99950名员工,其中在瑞典的员工不到14000人。
  据报道,爱立信的竞争对手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早在2023年10月,诺基亚已宣布,作为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将裁减至多1.4万个工作岗位。
 
赖德胜:零工市场健康发展成全球课题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赖德胜3月22日在《经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根据世界银行有关研究,零工经济占全球劳动力市场的比重达12%,全球从事零工人数4.35亿人,零工市场成为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灵活就业人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生力军。但零工市场建设存在工作和收入不稳定、劳动者权益保障欠缺等问题也是普遍现象。
  从国际上看,如何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一些国家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更好发挥零工市场促就业作用,协同推进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和零工市场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明确零工的劳动关系。与传统用工方式不同,零工经济的从业者大多是从互联网平台获得工作,而互联网平台与零工之间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雇佣关系,有不少平台公司将员工归类为独立承包商或个体工商户,劳动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各国采取了不同方式明确零工与平台之间的劳动关系。美国加州从2020年正式施行“零工法案”,将零工归为职工,并与全职员工享受同样福利和带薪休假。英国最高法院于2021年判定出行平台优步的司机为处于正式员工与独立承包人之间的劳动者,而不是独立承包人,可以享受最低工资、带薪休假等部分劳动者权益。为了更好明确零工的劳动关系,欧盟制定了工人的7个分类标准:确定薪酬水平的上限;要求遵守有关外表、行为或工作表现的某些规则;监督工作表现;限制选择工作时间或缺勤时间的自由;限制接受或拒绝任务的自由;限制使用分包商或替代品的自由;限制建立客户群或为任何第三方开展工作的可能性。如果零工满足上述标准中的3个,将被归类为雇员,而不是自营职业者。这些劳动关系的确定,为平衡零工市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加强零工的社会保障。与传统用工方式相比,零工群体比较自由,但稳定性、保障性相对较差,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有调查显示,当被问及从事零工工作的弊端时,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提及“缺乏工作保障和收入的不可预测性”“无法获得健康保险和一系列福利”等。因此,切实为零工提供社会保障成为各国共识。印度拉贾斯坦邦通过《2023年平台零工(注册和福利)法案》,明确成立一个福利委员会和专门的社会保障基金,持续为零工群体提供社会保障。该法案规定,每笔交易均征收1%至2%福利税,用于零工群体医疗、养老等支出。欧盟成员国2023年也达成一项协议,旨在规范快递员、外卖员等的社会保障。此外,很多机构还适时推出针对零工群体的保险、医保和福利机制产品,形成了多样化保障体系。
  提升零工的专业能力。技能高低是决定岗位获得、薪酬水平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零工群体受教育程度有不断提高趋势,但总体偏低,无技能、低技能现象比较普遍。而且,零工群体工作时间较长,学习充电时间有限,在新业态、新职业不断涌现的背景下,面临较大失业风险。因此,各国普遍重视对零工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劳动技能与职业发展能力。这种培训既有国家层面的,也有企业层面的。英国通过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为零工群体提供统一的职业培训标准。越来越多的平台运营商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零工群体提升技能创造条件。据统计,在伦敦和纽约,分别有82%和90%的优步司机是移民,为使他们更好适应工作,平台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发出新的语言学习软件,供司机等零工免费使用。同时,还为所有司机和配送员出具信函,证明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经验,用以寻找新的工作和升职机会。
  加强对网络平台的治理。网络平台是零工市场的重要主体。由于信息不对称等,零工经济从业人员常常受到平台的不合理控制,所谓的“困在系统里”是这一特征的典型表现。因此,结合实际不断调整规范网络平台行为是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重中之重是增强信息和过程管理的透明性。欧盟委员会出台《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改善平台工作条件指令的建议》,致力于提高算法使用方式的透明度,确保对工作条件进行人工监控,既促进零工群体体面劳动,又不损害网络平台利益,促进零工经济和零工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专家论坛
 
国际组织看好中国持续发展前景
 
  3月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在京举行。在当天的"中国持续发展的动能与前景"专题研讨会上,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嘉宾分享对全球和中国经济前景的看法,并对中国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在疫情之后强劲反弹,从中期来看,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根据我们的分析,通过全面的、有利于市场的一揽子改革,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大大高于维持现状的情况,未来15年间,这一额外的增长将使实体经济增长20%,以如今的价格计算,这就相当于给中国经济增加了3.5万亿美元。"
  亚洲开发银行行长浅川雅嗣表示,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其扎实地增长也是亚太地区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占到本地区增长的一半以上。"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中国在2024年将有非常稳定的增长轨迹,强劲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支持是必要的,包括来解决房地产市场的挑战,采取步骤缓解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现在大家都在说中国经济放缓,如果看一下GDP增长数字确实是在放缓,但这仅仅是相对的概念;从绝对意义上来说,财富创造要比早年大得多。中国的经济基数非常庞大,一个百分点的增长和过去十年二十年之前一个百分点的增长不可同日而语。经济基数大了很多,质量就更加重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表示,"体量更大的经济体需要更加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我们需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除了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研讨会上,多位嘉宾也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政策和改革提出建议。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彭文杰重点谈及引入私人资本参与经济发展对创造就业岗位、消除贫困的重要性。"我一直坚信,私营部门可以成为一股向善的力量,政府可以成为变革的力量,但是这二者必须携手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他还表示,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成功,使得过去40余年全球贫困率从44%下降至9%,这再次证明,创造就业机会是消除贫困和发展繁荣最可靠的途径,而让更多的私营部门、私营资本进入发展中经济体,以产生影响,可以创造就业机会。
  格奥尔基耶娃也提到,高质量增长的一个关键特征是需要更多地依赖国内消费,后者离不开收入增长。对此,她认为,收入增长依赖于资本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商业环境,确保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环境,这些改革将改善资本分配。
  金立群则强调,一方面,现代经济是根植于有活力的金融领域,而金融领域应该在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框架之下运行。因此,货币政策必须保持稳定,提供充分的经济流动性,维持货币稳定需要适度的货币供应,要符合每个发展阶段的现实,短期的目标不应以牺牲长期利益来实现。另一方面,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非常重要,这能够确保金融部门以市场为导向来运营,只有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才能够为自身提供安全;相反,一个封闭的金融市场就像一潭死水,稳定但却非常脆弱。此外,财政政策应支持在正确的领域,其有效性以及带来的益处,尤其是对新质生产力的益处取决于财政政策的实施;政策要为新质生产力的增长和培育奠定基础,但并不是直接补贴。
 
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应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
 
  证券时报3月29日刊发经济学教授、西方经济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任寿根撰写的文章指出,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反映的是颠覆性技术、前沿性技术在生产活动中的广泛运用,从而带来一国生产效率质的提升。新质生产力注重底层技术的创新及其高效运用。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生产链条的长度正相关。生产链条的长度也称为生产的迂回度。一国生产的迂回度越高,则该国全要素生产率就越高。此外,迂回生产链条上各环节产品种数越多越好,如此可增加生产的多样性。生产的多样性可避免一国经济过度依赖少数产业,进而避免经济的过度波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增加一国生产的迂回度以及迂回生产链条上各环节的产品多样性。
  新质生产力具有独特的历史属性,具有跳跃式进步的特点。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发展都离不开不同时期新质生产力发挥的主导作用。没有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性,就没有人类社会发展的持续性。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只要一国在关键产业进行重大创新,只要在支柱性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该国的经济就会强盛。
  当今时代,国与国新质生产力竞争的核心领域之一在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核心为光刻机。没有高端光刻机,人工智能就很难"高端化"。荷兰有一家企业家喻户晓,这家企业的名字为"ASML",它生产的光刻机世界领先。可是,令荷兰人值得骄傲的不光只有"ASML",还有它曾经的辉煌,即在17世纪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荷兰成为17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关键要素是技术进步,即依靠了那个时代的新质生产力。
  一个领域的一项发明有时能带来一个产业、一国经济的繁荣。人类社会只有持续推动技术进步、持续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的飞跃,才能不断发展。有时候很小的一个发明能改变一个产业的格局,进而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尤其是在主导产业领域更是如此。技术发明、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任何时代都是极为重要的。从历史经验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专业化水平密切相关。美国经济学家罗森将生产函数区分为事前生产函数和事后生产函数。事前生产函数是指选定专业化水平之前的生产函数,事后生产函数是指选定专业化水平之后的生产函数。分工以及专业化往往能导致创新甚至是重大发明。
  14世纪的荷兰曾发生因专业化导致一项技术进步,从而推动一个产业繁荣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事情。14世纪荷兰人开始大量捕捞鲱鱼,捕捞鲱鱼是当时荷兰的主导产业,是荷兰人的重要生计,当时荷兰整个国家有20%的人口从事捕渔业,每年捕捞鲱鱼可超过1000万公斤,由此推动了两项技术进步,一项是保存鲱鱼的技术,另一项是造船技术。捕鱼业通常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保鲜。如果没有合适的保鲜技术,捕上来的鱼容易腐烂,就无法交易。后来荷兰人发明了鲱鱼的腌制技术,延长了鲱鱼的保留时间,这在当时的捕鱼业领域是一次重要的技术进步,但腌鱼需要将鱼的内脏清除干净,而如何迅速清除鱼的内脏涉及到技术问题。如果能迅速将内脏清除干净,则腌制鱼的效率会大大提高。1358年荷兰的捕鱼业发生了一项在现代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小发明",而在当时却是代表一次重大技术进步,代表当时的新质生产力。威廉姆·伯克尔斯宗是当时荷兰北部一个渔村中的小渔民,和其他近五分之一的荷兰人一样,他也靠捕获鲱鱼为生,没有了鲱鱼就意味着他无法养活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与当时其他的荷兰捕鱼人相似,他也十分头疼鲱鱼的腐烂问题。不同的是,他开始想办法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伯克尔斯宗经过反复琢磨和尝试,终于发明了一种一刀即可清除鲱鱼内脏的"小刀",这种"生产方法"、这种新质生产力大大提高了腌鱼的效率。伯克尔斯宗的这把"小刀",提高了荷兰人捕捞鲱鱼的独占性,将人人都可染指的一种自然资源,转化为了荷兰的垄断性资源。
  从小小的鲱鱼开始,荷兰人踏上了全球性海上贸易的征途,与东北欧、英格兰、南欧和非洲等地积极开展贸易,由捕鱼的传统衍生出了海上贸易的传统。到15世纪,荷兰的捕鱼业发展更为迅速,鲱鱼成为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金矿",荷兰人通过大量出口鲱鱼获得不菲的收入,用"建在鲱鱼骨上的城市"形容当时的阿姆斯特丹丝毫不夸张。而为了捕鱼,需要造船,于是在15世纪,荷兰人造了很多船,荷兰的造船业兴盛起来。到17世纪,阿姆斯特丹的造船业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即造船厂、蜡烛制造厂、绳索和船帆制造商、批发商等。现在,在荷兰鹿特丹的市中心,依然矗立着威廉姆·伯克尔斯宗手拿小刀和鲱鱼的雕像。这意味着,几百年过去了,荷兰人没有忘记这位发明"小刀"的普通渔民,没有忘记这位为荷兰称霸世界100年立下汗马功劳的荷兰渔民。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索洛指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在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90%。一国要实现长期稳定增长,要对冲经济发展中的边际递减规律,需要持续推动技术进步。熊彼特提到的创新过程是指建立新的生产函数的过程。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建立更多的新的生产函数。
  在新时代,中国要坚定地依靠创新、依靠技术进步、依靠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性技术的广泛运用,在主导产业发挥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体而言,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其一,遵循国与国之间竞争的焦点在新质生产力的客观规律,超常规地鼓励创新,尤其是关键领域的重大创新。其二,毫不犹豫地优化产业结构。应把握第四次技术革命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超常规地发展以人工智能和新能源为核心、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三,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有超前战略。当前正爆发第四次科技革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把握这次科技革命中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性技术。其四,进一步完善专利制度。鼓励创新,需要完善专利制度,保障创新者的收益。
 
中小企业
 
香港金管局推出9项措施纾缓中小企业经济压力
 
  据报道,香港金融管理局3月28日联同"银行业中小企贷款协调机制"宣布推出一系列措施,支持中小企获取银行融资,协助它们持续发展。
  金管局表示,中小企是香港经济的重要基石,也是银行的重要客户群。在2023年,参与"银行业中小企贷款协调机制"的11家银行共批出超过11万笔贷款予中小企客户,涉及的授信总额超过4500亿港元。尽管本地经济逐步复苏,但部分中小企的经营环境仍然面临挑战。协调机制经听取工商界意见后,决定推出9项措施,协助中小企驾驭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并提高它们面向银行的议价能力。
  推出的9项措施包括:不要求按时供款按揭客户提前还款;调整信贷额度给予客户最少6个月过渡期;加快处理八成和九成信贷担保产品申请;按"还息不还本"计划原则支援有困难客户;提供更切合中小企需要的信贷产品和其他支援服务;积极考虑利息和收费减免;设立一站式平台提供银行中小企服务资讯;便利客户转换贷款银行;银行业界定期与商界组织会面了解中小企需要。
  金管局表示,将通过"银行业中小企贷款协调机制"跟进以上措施,并与银行业和工商界保持紧密联系,携手支持中小企持续发展。
  香港银行公会对此表示欢迎。香港银行公会表示,银行业一直支持香港客户在复苏过程中稳步前行,将继续与金管局及商界紧密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支援。除了支持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银行也提供简化贷款产品,并积极投资金融科技以简化申请流程等。同时,银行也会评估客户要求,帮助其应对资金压力。
 
调查分析
 
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升至去年5月以来峰值
 
3月27日,渣打发布的月度中国中小企业信心调研显示,3月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SMEI)由2月的50.9升至51.6,为自2023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
  在SMEI三大子指数中,中小企业经营现状指数较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至51,主要受销售增长推动。令人振奋的是,受制造业中小企业信心改善推动,未来三个月经营预期指数亦升至近9个月峰值51.6。
  根据调研报告,制造业中小企业反馈称,由于新订单进一步增加,环比销售大幅上升。在春节后用工活动增多和设备利用率提升推动下,生产活动加速恢复。受此推动,3月制造业中小企业经营现状指数大幅升至53.6,为近6个月以来最高水平。销售、生产和新订单预期指数均升至50以上。外需保持稳固,支撑跨境贸易(包括电商)销售稳健增长。
  经历春节因素扰动后,3月整体服务业现状指数略升至50.1。建筑业、零售销售业、IT 行业和商业服务业中小企业经营活动较2月有所反弹,但住宿餐饮业销售有所下滑。
  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意愿持续上升。同时,3月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较2月有所上升。受销售和盈利状况改善推动,中小企业现金盈余进一步增多。多种因素综合下来,3月中小企业信用环境指数保持在高位52.1。
 
经贸态势
 
中国向世贸组织起诉美国歧视中国新能源汽车
 
  据报道,中国商务部3月26日宣布,中国就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有关新能源汽车补贴措施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
  商务部称,美国出台《通胀削减法案》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只有使用美国等特定地区产品的新能源汽车才能获得补贴,将中国等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产品排除在外。商务部认为,这扭曲了公平竞争,违反了世贸组织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等规则。
  2022年8月,美国发布《通胀削减法案》,其中包含鼓励电动汽车措施。美国政府向符合条件的电动汽车提供最高7500美元/辆的税收抵免,前提是整车需在北美制造,电池组件和关键原材料需有一定比例在北美提取或回收,与美国签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可以豁免。
  发言人称,中方敦促美方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尊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时纠正歧视性产业政策,维护新能源汽车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有关专家称,目前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处于瘫痪状态,此时提起相关诉讼,可能无法得到一个最终、可执行的判决结果。
 
五家中国通信公司被美国公司提起337调查申请
 
  据报道,中国企业再陷美国专利纠纷。3月22日,美国光纤公司US Conec, Ltd.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337调查申请,指控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特定光纤连接器、适配器、跨接电缆、跳线以及下游产品及组件侵犯其专利权。该案涉及5家中国企业。
  有券商称,这五家企业包括常州科网电子、深证联科科技、深证亿海光学、深圳瑞光通信、湖南超纤科技。
  337调查,即"不公平进口"调查,通常涉及知识产权方面的索赔,主要涉及进口商品对专利和商标的侵权。根据《美国法典》第19编第1337条和《行政程序法》进行的第337条调查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包括实用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以及注册商标和普通法商标、注册版权、盗用商业秘密或商业外观和虚假广告等内容。
  据报道,ITC将在45天内做出是否立案调查的决定。如果ITC决定立案调查,将在18个月内做出最终裁决。
 
中国中车因反补贴调查撤回保加利亚项目投标
 
  3月2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撤回首例依据《外国补贴条例》发起的调查。原因是调查对象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车四方")退出了保加利亚的公共采购招标项目。
  欧盟委员会公告称,中车四方是在欧盟委员会进行深入调查后才退出保加利亚列车合同竞标。撤标后,欧委会将终止深入调查。
  欧盟中国商会就此事回应称,"这一事件表明,欧盟方面已将《外国补贴条例》作为威慑外国企业、排除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新工具。"
 
投资视点
 
首都高质量发展2024年安排50项重点任务
 
  近日,北京市印发《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4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这是为扎实推动2023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落地见效,北京出台的年度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包括5大方面,安排了50项重点任务,任务从北京实际出发,瞄准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安排一系列创新举措,其中创新举措约占全部任务的6成以上。
  推动京津冀6条产业链图谱落地
  《工作要点》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的新起点上,北京将更好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携手津冀协同布局新质生产力,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上重点突破,推动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加快推进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重点任务涉及,坚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坚持控增量与疏存量相结合,统筹抓好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100家,开展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以整院退租新模式为重点推动平房院落申请式退租2000户。推动京津冀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优链,发挥链长制作用,做实京津冀产业链图谱,推动6条产业链图谱落地,建立"龙头企业+产业基金+项目"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京津冀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北京"新两翼"高质量建设发展,以分内之事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积极支持市属国企市场化方式参与雄安新区建设,一年一个节点持续推动城市副中心发展,继续保持千亿级投资强度,统筹推动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市属国企存量总部和增量板块落地,引导适宜资源要素向城市副中心集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实现突破,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理事会、执委会高水平运行,完善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管理体制。促进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发挥平原新城内承外联产业带动作用,瞄准京津冀"六链五群"产业布局和北京市重点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加快培育壮大平原新城特色产业集群。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京津冀完成了6条产业链图谱的绘制,今年的重点任务将聚焦这6条产业链图谱的落地,建立"龙头企业+产业基金+项目"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京津冀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四链"深度融合
  《工作要点》突出加快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全球主要创新高地建设取得新突破。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发挥北京优势,统筹教育科技人才资源,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为北京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重点任务涉及,建强建优战略科技力量,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高质量在轨运行,加快建设昌平区南口全国重点实验室聚集区;出台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实施方案,建立创新成果发布机制。深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部署一批原创性、前瞻性项目;加快攻坚突破前沿颠覆性和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在量子信息、生命科学、高端仪器设备及通用型关键零部件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四链"深度融合,构建科技企业全周期支持与服务体系,带动一批关键核心底层技术迭代升级和一批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完善科技金融体系,落实好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案,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投身北京建设发展,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加强"三城一区"统筹联动和融合发展,高标准推进"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深化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一园一方案"推进中关村分园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园区考核评价。
  北京教育科技人才优势突出,2023年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在基础研究领域和技术创新领域产生了大量成果。上述负责人介绍,《工作要点》强调了统筹集成、协调配合,提升各项政策措施的一致性,形成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强化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基础上,政府各项财政支出都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集聚,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推动支出结构持续优化,加大对基础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攻关支持力度,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工作要点》强调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率先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新进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实的产业基础,北京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数字经济发展优势,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融合发展,从实际出发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重点任务涉及,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积极布局数据要素,建设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投放更多新应用场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落实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实施方案,筛选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创新团队,推动更多垂类模型在政务、医疗、工业、教育、文化、生活服务等领域落地,扩大人工智能领先优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集成电路技术突破和产能提升,推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更加普及便利,培育合成生物制造等医药健康产业新增长点。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推动产业生态培育,加快推进新技术验证和示范应用,打造机器人、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依托北京绿色交易所推动设立国家级绿色技术交易平台,丰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产品种类,培育绿色优势产业,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产业的"含金量"。
  从北京的角度来讲,绿色环保不仅仅是环境的增量,也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上述负责人介绍,首都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擦亮大国首都的绿色底色,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扩大消费、能源供给等方面都强调绿色化,努力把环境治理成本转变为绿色经济效益,出台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实施方案,健全绿色技术交易、碳核算等专业服务、碳捕集封存利用等绿色产业体系,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中培育新增长点。
  打造一批商文旅体融合的消费新地标
  《工作要点》突出协调推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促进投资和消费不断涌现新亮点。充分发挥首都大市场优势,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积极扩大优质消费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便利化需求,瞄准新质生产力增强新兴领域投资和重点产业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重点任务涉及,扩大优质消费供给,加快打造"双枢纽"桥头堡,出台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等政策,支持商业消费空间公共区域品质提升,打造一批商文旅体融合的消费新地标,高质量举办演出、赛事、展会等大型活动,提升入境游客支付便利度。更好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推动投资向边际效用大的领域倾斜,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强新型基础设施等新兴领域投资,加快落地"三大工程"、城市更新、灾后重建等重大项目,集中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的科技创新产业项目。积极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研究制定北京市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推进重点能源资源消耗行业设备、住房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交通运输设备、教育医疗设备等更新改造,带动更多先进设备生产和应用,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推动消费与产业双升级。
  该负责人解读,《工作要点》从北京实际出发,瞄准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北京着力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出台"数据要素×"实施方案,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加快建设大模型高质量语料库和算力基础设施,加强通用人工智能(AGI)技术攻关,加快多模态、具身智能等大模型研发,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多领域多业态,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在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立法,加大标准制定、要素保障等方面支持力度,推动年底前完成30公里高速、快速路试点建设任务,以自动驾驶技术迭代升级助力汽车产业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
  破除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体制机制障碍
  《工作要点》突出不断加大改革攻坚和扩大开放的深度广度,加快"两区"建设迸发新活力。依靠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破解难题,系统谋划重点领域改革举措,夯实"稳"的基础、提升"进"的质效,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切实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提振市场预期和发展信心,在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上深化北京探索,为首都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重点任务涉及,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金融、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出台配套措施,打造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推动"四平台"迈上新台阶;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打造空中丝绸之路核心枢纽。全力塑造营商环境"北京服务"品牌,实施好人才、科技创新、产业生态等"北京服务"八大行动,深化"一业一证"和"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扩大非现场监管占比;进一步完善"服务包"制度,优化企业诉求办理、协调沟通等机制,建立线下线上深度融合的企业"服务包"平台。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除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产权保护,扩大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制定实施韧性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有效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重大风险隐患。
  对此,《工作要点》回应关切、激发活力,各项政策和举措力求符合实际、解决市场主体共性诉求和问题。上述负责人介绍,《工作要点》在制定过程中认真梳理了"服务包"平台上企业的共性诉求,以及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中收集到的企业关切和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措施。如针对科创企业普遍关心的融资问题,《工作要点》专门有一条完善科技金融体系,从发展科技信贷、债券、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到支持企业上市、强化科技保险服务等,对全链条融资服务做出了安排。
  目前,《工作要点》已细化形成配套重点任务清单、重点政策清单,明晰节点目标、实施路径、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工作要点》落实将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等工作统筹推进,尽早实现更多可视化、见实效的工作成果。
 
上海浦东发布20项服务举措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上海浦东工商联与浦东海关、浦东新区税务局共同举行"税惠春雨润民企 智关东风促腾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主题活动上,上海浦东工商联与浦东海关、浦东新区税务局签署促进引领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浦东新区税务局和浦东海关分别出台10项具体服务举措,共助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悉,新出台的20项服务举措中,既有针对当下民营企业所需,优化民营经济税收营商环境的具体做法,又有放眼长远、面向未来的前瞻性措施,如做好适用于民企的政策效应分析和储备研究,以助稳产业链供应链。
  "春雨润苗"专项行动惠及中小企业
  长期以来,上海浦东新区税务局与浦东工商联持续落实国家税务总局、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落实小微企业税费优惠政策,让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和创新服务举措及时惠及小微民营企业,助其稳预期、强信心、焕活力。此次发布的《税收支持引领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举措》,从加大民营经济税收支持力度、优化民营经济税收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市场活力三个方面,出台了加大科创能力培育、促进跨境交易开展、扩大电商领域开放、打造高效智慧税务、完善全生命周期税费服务、协同聚力精诚共治、持续强化要素支持、充分释放政策效应、深化推进银税互动、助稳产业链供应链等10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
  此次浦东海关推出《浦东海关支持引领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措施》(下称《措施》),并与浦东工商联开展合作,共同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和高水平"引进来",是新形势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措施》包含了推动跨境贸易通关便利、开辟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实施个性化税收服务措施、加大智能化应用推广、促进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强化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加强AEO信用培育、优化后续监管作业模式、提供外贸统计监测分析服务等10方面内容,着力聚焦不同产业和规模的企业发展需要,释放创新发展动能。例如,围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大海关集成创新力度,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支持独角兽、专精特新等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开展优先培育,帮助更多优质企业成为AEO企业;针对本土特色农食产业发展特点,优化"一对一"技术指导机制,扶持浦东优质农食品牌"走出去",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下一步,浦东海关将会同浦东工商联强化联席会商、政策指导服务、联合调研、问题清零、助企诚信建设、加强成果推广六项合作机制,运用好"关企直通车""关长送政策上门""企业服务包""问题清单会诊"等方式,积极推动各项措施落地生效,为引领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积极贡献海关的智慧和力量。
 
河北出台90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据悉,河北省政府新闻办3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介绍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出台的《河北省2024年要素环境提升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
  河北省发改委副主任段占东介绍,《行动方案》围绕土地、人才、金融、科技、公共资源、数据等六大要素保障,推出了90条针对性的改革举措。
  其中,在提升建设用地保障效率方面,围绕加强项目用地保障,提出全力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等国债用地项目需求、健全产业用地全周期管理、推进存量土地盘活利用等4条措施。围绕优化用地供应方式,提出优化区域评估事项、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引导开发区有序适度建设标准化厂房等5条措施。围绕深化用地制度改革,提出深化"多测合一"改革、推动各市建立"熟地"清单"一张图"等3条措施。
  在提升产业人才供给规模方面,围绕大力培育技能人才,提出优化重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支持中高职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等4条措施。围绕加快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出实施年度全职引进国家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计划等3条措施。围绕优化人才服务保障,提出实施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等4条措施。围绕加强企业用工保障,提出开展"春风行动""民营经济服务月"等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等4条措施。
  在提升金融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方面,围绕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出发展壮大市级融资担保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小微经营主体特点和需求的产品等4条措施。围绕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提出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梯次推进企业上市、扩大科技投资引导基金规模、鼓励开展知识产权专业化评估等7条措施。围绕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提出深化政金企对接、推广"工商联数据贷"模式等4条措施。
在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方面,围绕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提出优化"智慧河北"加计扣除平台功能、健全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等5条措施。围绕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提出鼓励企业筹建省级以上高能级创新载体、支持创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微科技"创新中心等4条措施。围绕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出健全科技成果常态化信息发布机制、推动新增"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团全覆盖等5条措施。
 
安徽省拟立法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据悉,为了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安徽省司法厅3月26日发布《安徽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即日起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意见稿》明确了企业技术改造的内涵和原则。确定立法的宗旨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确立企业技术改造的原则,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同时,细化企业技术改造的重点内容。明确企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基础再造、高端产品供给、数字化转型、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加强产业聚集等方面实施技术改造的具体内容。
  企业开展哪些技术改造
  《意见稿》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主要包括: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制造业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同时,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对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配套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进行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低效产能进行优化改造;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改善,实施节能减排降碳改造;
  此外,加强安全生产,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实施安全设施改造;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薄弱环节,开展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改造;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聚发展,对分散的产能进行优化布局改造。
  技术改造有何服务保障
  《意见稿》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落实集约用地、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标准引领等政策,优化亩均效益评价制度,推动资源要素差别化、市场化配置,促进落后产能淘汰和低效企业改造提升。
  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改造项目进口设备免税、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让税收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通过设备购置补助、贴息、引导基金、风险补偿等形式,支持企业实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技术改造。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排水与污水处理等公用事业企业,应当按照规定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安全、方便、及时、快捷、稳定和价格合理的服务。
  此外,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完善各类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改善企业科技人员和技能型人才待遇,激励职工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进。
 
湖北省财政厅出台持续优化政采营商环境15条
 
  据悉,湖北省财政厅日前发出通知,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包括促进公平竞争、提升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优化法治环境四大类15条。
  具体来说,在促进公平竞争方面,通知要求保障市场主体自由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保障各类企业公平竞争,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保障代理机构依法从业。推进政府采购统一大市场建设,不得实施限制或者排斥潜在供应商的行为。不得以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股权结构、规模、成立年限、投资者国别、产品品牌以及其他不合理的条件等,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性待遇。
  提升透明度方面,要求落实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加强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及时完整公开政府采购信息,加快政府采购数字化转型。预算单位应当随部门预算公开同步公开本年度政府采购意向信息,方便供应商提前了解。预算执行中新增调整采购项目应当及时公开采购意向,原则上不得晚于采购活动开始前30日。各地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一个账号、一个CA证书就能参与全省的政府采购活动,实现全省"一网通办"。
  降低交易成本方面,要求合理收取采购代理服务费,规范政府采购保证金管理,加快政府采购合同签订和资金支付,推进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政府采购项目不得收取除履约保证金外其他没有法律依据的保证金,不得将到期应退回的履约保证金转为质量保证金。支持企业以支票、汇票、本票、保函等非现金形式提交履约保证金。鼓励采购人免收或少收履约保证金,做到目录清单之外无收费,及时清退应退未退的沉淀保证金。采购人应尽量缩短采购合同签订时间。鼓励采购人向具备条件的中标(成交)供应商支付不低于合同金额30%的预付款,对于中小企业,比例适当提高至40%以上。对于满足条件的,采购人原则上应当自收到发票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资金。
优化法治环境方面,要求加强信用监管、规范公正执法、优化质疑投诉处理机制。
 
《江西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公布
 
  据悉,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3月26日公布《江西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简称《条例》),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旨在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产业升级战略,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未来制造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制造业强省。
  《条例》指出,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当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绿色发展、区域协调、开放融合的原则。
  《条例》明确,江西省重点推动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钢铁、食品、纺织服装、现代家具、陶瓷等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航空、医药等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培育未来信息通信、未来新材料、未来新能源和未来生产制造、未来交通、未来健康等未来产业;江西省重点建设电子信息、铜基新材料、航空、锂电和光伏新能源、钨和稀土金属新材料、炼化一体化和化工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江西省重点建设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由省人民政府按照程序进行动态调整并公布。
  江西省建立省、设区的市联动的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开展关键环节重点企业培育、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产业链企业招商,推进产业链铸链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鼓励重点产业链头部企业牵头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协同开展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协作。
  江西省推动先进制造业链式集群发展,统筹先进制造业集群区域布局,建立健全集群梯次培育体系,强化集群综合评价引导,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条例》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及装备、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创新发展。鼓励先进制造业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组建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协同推进研究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应当加强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设备与大型科研仪器向先进制造业企业开放共享,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争取相关国家级创新平台在本省落户。
  《条例》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将技术改造纳入工业经济发展重点,制定、实施支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政策,可以采取无偿补助、融资租赁、保险补偿等方式,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展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
  江西省先进制造业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可以实行与新引进项目同等优惠政策。
  《条例》指出,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明确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产业布局和保障措施等,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省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省和所在设区的市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按照制定程序动态调整。
 
民用航空局明确支持深圳市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明确支持深圳市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支持深圳完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同意开展低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研究试点,丰富拓展低空应用场景,构建低空规章标准体系,加强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和低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支持意见为深圳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据了解,为进一步全面发力建设"天空之城",推动低空空域资源由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带动低空经济大规模投资建设和创新应用,更好统筹低空经济发展和安全保障,2023年12月,深圳市正式向国家有关部委申请创建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近年来,深圳全面发力低空经济新赛道,低空飞行规模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并持续在空域协同运行、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强化产业服务能力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2022年底,《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出台,为城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2023年初,深圳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低空经济中心;12月,《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出台,围绕引培低空经济链上企业、鼓励技术创新、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完善产业配套环境四个方面提出20项具体支持措施。
  2024年初,深圳更是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深圳市委、市政府在总结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发展实际,滚动完善、持续提升深圳市"20+8"产业集群体系,新增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协同机制和政策举措。
  此次中国民用航空局意见极大鼓舞了深圳市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下一步,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相关国家部委指导下,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将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地,重点在加快飞行服务保障、新型基础设施、低空智能融合系统、规则标准体系建设等工作上创实绩、见成效,争取尽快建成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完善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飞行服务等设施体系。
 
深圳发文推动高端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3月26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和深圳市财政局联合印发《深圳市关于推动高端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本措施旨在加快推动新产品、新技术与新工艺在工业母机、机器人、精密仪器设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等产业集群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推广,对符合条件的产品、平台和项目,在产业政策、资金扶持、产业空间、人才奖励、平台服务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针对重大战略性原创性项目,通过"重大科技攻关专项+首台(套)政策+市政府引导基金扶持+后奖补"予以特别支持。
  《措施》要求围绕晶圆制造装备、面板制造前段制程装备,以及具备战略意义的高档数控机床、精密仪器设备、海洋工程装备等,力争实现"从0到1"的突破,解决尖端技术"卡脖子"问题。
  《措施》要求支持装备领域价值占比高、技术难度大、国产化率低的关键配套基础件研制,重点突破高档数控系统、减速器、伺服控制系统、超快激光器等,推动装备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措施》提出,面向装备智能化、数字化、网联化发展趋势,支持装备企业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研制智能网联装备,提升装备和关键工序数字化水平,促进深圳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深圳着力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
 
  据悉,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正式印发《深圳市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的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提升老年人、境外来深人员支付服务水平,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助力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的重大举措。
  《工作方案》提出,2024年4月15日前实现老年人、境外来深人员支付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在前期服务港人基础上,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场景,以"机场+口岸"来深"第一站"和购物消费、酒店住宿、交通工具、旅游景点"四条线"为辐射,打造多层次、多样化、适应不同支付需求的产品;分重点、分区域、分阶段有序推进支付服务环境优化建设,优先保障政府部门明确的重点场所、重点商户的覆盖,并不断拓展延伸至更广泛区域;健全广覆盖、多维度宣传推广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境外来深人员等群体的支付服务便捷度和满意度。2024年12月31日前,持续巩固提升支付服务水平,打造深圳全域支付示范区。
  《工作方案》明确了优化支付服务工作专班及其职责分工,从十一个方面提出22项重点任务,将各项任务细化落实到具体部门,将深圳市相关职能部门落实优化支付服务等工作任务情况纳入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考核范围。
  重点工作包括聚焦切实改善外卡受理环境、进一步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优化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等。
 
广州突出特色发展落实《南沙意见》
 
  3月22日,国家发改委举行专题发布会,解读年初正式印发实施的《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南沙意见》)。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志洋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广州推进《南沙意见》有关情况。
  孙志洋称,广州正在通过聚焦重点政策、建设重点平台、突出特色发展抓落实。
  孙志洋指出,与开展同类改革试点的地区相比,南沙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强调放宽准入与加强监管并重。二是突出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服务贸易、企业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体系、绿色低碳等4个领域改革发展。三是注重与周边地区错位发展。
  因此,南沙在具体落实《南沙意见》过程中,在设立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方面,突出面向大湾区,侧重支持商业航天、生物医药、海洋科学等领域。在推进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方面,着重建设区域无人体系管控调度系统。在金融发展方面,突出发展绿色金融,重点推进广州期货交易所、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建设等。
  据了解,1月9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对外发布《南沙意见》。此次《南沙意见》是按照2022年6月发布的《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工作要求,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加强和规范全流程监管,通过首创性改革举措,更好发挥广州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引领带动作用,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肖渭明在发布会上介绍,《南沙意见》就南沙放宽准入和加强监管改革部署了15条具体改革举措。其中11条为放宽市场准入政策措施,这11条措施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谋划重大体制机制改革,从国家层面体系性统筹设计的重点改革任务。
  "在试点谋划中,我们着力发挥南沙独特的改革创新优势,将南沙作为相关领域大胆探索、先行突破的功能载体,以期形成一批首创性改革创新经验,为全国层面重点领域改革带来新的局面。"肖渭明举例指出,围绕加快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南沙意见》相继提出了参与制定并推动实施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技术标准,构建国际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智能设备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并开展国际检测认证服务等,通过建立与国际对接的标准、规制与制度体系,引领塑造先进标准、打造一流市场准入环境。
  另外一类是发挥南沙既有领域优势,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改革举措。
  《南沙意见》充分响应地方发展需求,支持南沙大胆开展前沿颠覆性科技创新、积极延展市场应用场景。包括开展无人设备产业化应用、建设大湾区无人体系产业孵化基地、建立深海领域全球前沿科学研究协同机制等。肖渭明认为,这些措施将极大鼓励具有创新和市场前景的行业企业先行先试。
此外,《南沙意见》鼓励发挥广州外国驻穗领事馆集聚优势,谋划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有效激励优势创新产业资源汇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高地和对外服务窗口,将为更好发挥南沙重大战略性平台作用提供保障。
 
今年全球经济增长或达3.1%
 
  3月2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分论坛"世界经济展望"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表示,"尽管面临高利率,但全球经济仍然保持韧性。"他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会达到3.1%。据其观察,"现在通胀在下降,并且亚洲下降更为迅速。"
  经济有望回暖,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国家有望成为增长亮点。吉塔·戈皮纳特表示,当前中国迅速复苏、印度增长非常强劲,预计2024年亚洲经济增长率会达到4.5%。
  吉塔·戈皮纳特用"韧性"一词形容全球经济的前景。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同一场合指出,这是一个"非常正面的描述"。 林毅夫表示,按照IMF预测,当前世界经济增速较2008年之前约4.5%的增速仍有相当的差距,其中,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没有复苏,使得全球经济发展仅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点"。
  林毅夫认为,谈世界经济不能不谈中国经济。他表示,中国只要把政策空间利用好,把传统产业赶超、技术创新的空间利用好,相信今年经济增长将在5%以上。"如果中国经济增长5%,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还将上升1个百分点,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副院长傅梦孜表示,全球经济增长"东快西慢"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并且进一步增强。
  傅梦孜提到,自由贸易、全球化虽然目前遭遇了一些挫折,但是向前的趋势不会改变,要坚持开放包容、普惠合作的理念,也希望全球能在这一先进理念上再往前走,亚洲还有很大的潜力。"我们也希望亚洲做开放的领头羊,而不是封闭的,我们要做推动者,不要做倒退者,我们要合作,不要分裂。"
  谈及世界如何应对全球经济的共同挑战,吉塔·戈皮纳特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货币财政政策组合。二是减少贸易壁垒,促进中期增长。三是在共同利益的领域加强合作。
 
美国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修正终值为3.4%
 
  据悉,美国商务部3月28日公布的最终修正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3.4%,较此前公布的修正数据上调了0.2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第四季度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支出增长3.3%,较此前数据上调了0.3个百分点。反映企业投资状况的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上调1.3个百分点至增长3.7%。
  当季,私人库存投资拖累经济0.47个百分点,商品和服务净出口提振经济增长0.25个百分点。
  美国商务部通常会根据不断完善的信息对季度经济数据进行三次估算。商务部将于4月25日公布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首次预估结果。
 
美《生物安全法案》发起人辞职
 
  3月22日,《生物安全法案》的发起人、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宣布将辞职。作为该法案的核心人物,这位议员提前离职或给法案带来变数。
  迈克·加拉格尔此次离职,比正常换届早7个月。美国众议院议员的任期为两年,最近一次国会选举是在2022年11月。也就是说,迈克·加拉格尔的本届任期本应于2024年11月结束。
  迈克在辞职信中称:"我已决定辞去威斯康星州第八国会选区众议院议员职务,自2024年4月19日起生效。"。
  当前是迈克·加拉格尔的第4个任期。截至3月24日,他发起和联合发起的法案、国会记录中的言论共1295项,其中29项变为法律,占总数的2.24%。有1047项仍处于"已提交"(introduced)状态,占到总数的80.8%。
  1月25日,美国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等人提出《生物安全法案》,提出将限制美国联邦资助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使用外国对手生物技术公司的设备或服务等。该法案称,华大基因和药明康德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而《生物安全法案》目前处于"introduced"状态,即已提交至相应的立法机构,这通常是法案生命周期的第一步。从立法流程来看,一项提案若要成为法律不仅需经国会两院通过,还需总统最终批准,通常包括六项环节:立法提案发起、委员会审议、审议与辩论、议会投票表决、两院协商、总统签署。
虽然该法案最终变为法律的可能性较小,但在资本市场上对相关公司已有重创。自1月25日该法案提出以来,药明康德A股已下跌逾35%,港股价格已腰斩。药明生物港股已下跌逾50%。
 
德国权威机构下调今年德经济增长预期
 
  据报道,德国五大权威经济研究机构3月27日发布联合经济预测报告,将2024年德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为0.1%,比去年秋季发布的预测值低1.2个百分点。
  报告说,预期大幅下调主要是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叠加影响。出口疲软将拖累2024年德国经济,而私人消费复苏将成为今年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此外,预计今年德国通胀率将由去年的5.9%大幅降至2.3%。
  报告同时预计,2025年德国经济将增长1.4%。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斯特凡·科茨在报告发布会上说,当前德国经济整体表现仅略高于新冠疫情前水平,总体低迷。尽管经济可能会在今年春季开始复苏,但力度不会太大。
  这份报告由德国经济研究所、伊弗经济研究所、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哈雷经济研究所和莱茵-威斯特伐利亚经济研究所联合完成。联合经济预测报告每年春季和秋季发布,是德国联邦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墨西哥央行三年来首次降息
 
  据悉,墨西哥央行3月21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1%。这是墨央行自2021年6月开启加息周期后首次降息。
  墨央行当天发布公告说,该国通胀水平有望继续下降,但鉴于目前经济仍存在风险和挑战,央行将继续谨慎地调整货币政策。
  公告显示,墨央行调整了对该国今年四个季度的通胀预测,分别从4.7%、4.3%、3.9%、3.5%调整为4.6%、4.4%、4.0%、3.6%。墨西哥国家地理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该国2月年化通胀率为4.4%,低于1月的4.88%。
  墨央行上一次降息是在2021年2月。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墨央行连续15次加息,将基准利率从4%上调至11.25%。
 
日本2月核心CPI同比上升2.8%
 
  据悉,日本总务省3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6.5,同比上升2.8%。
  数据显示,蛋奶、熟咖喱、炸鸡等食品价格涨幅明显,推动2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8%;随着旅游业逐渐恢复,当月住宿费同比上涨33.3%。
  随着政府能源补贴政策影响的减少,能源价格降幅放缓。当月能源价格同比下降1.7%,远低于上月12.1%的降幅;其中,电费同比下降2.5%,燃气费同比下降13.8%。
  日本央行一直将稳定、可持续地维持2%的通胀率作为政策目标。目前,日本核心CPI已连续30个月同比上升,升幅已连续23个月达到或超过2%。
 
日本政府新财年预算规模略有收缩
 
  据悉,日本国会参议院3月28日傍晚批准了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日本政府财政预算案,预算总额为112.57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51日元)。与上财年相比,日本政府新财年预算规模略有收缩,结束了财政预算连续11年创新高的局面。
  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与上财年相比,2024财年预算规模收缩约1.8万亿日元。与此同时,新财年防卫预算增加16.6%,约占日本财政开支三分之一的社会保障预算增加2.3%,两项开支均创历史新高。
  据日本政府预测,2024财年日本税收收入约为69.6万亿日元。为弥补收支缺口,政府拟新发国债35.45万亿日元。新财年日本财政支出对国债的依存度上升至31.5%。
  日本国会众议院已于3月2日通过政府新财年预算案,参议院批准意味着这一预算案在国会正式通过。
 
报告称2024年亚洲经济增速有望达4.5%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发布《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4年度报告》(下称《报告》)称,2024年亚洲经济增速有望达4.5%。
  《报告》指出,在相对强劲的消费和积极财政政策支持下,亚洲经济2024年GDP增速有望高于2023年的4.3%,达到4.5%左右。其中,东亚地区增速预计与2023年持平,南亚地区经济增速预计从2023年的5.4%上升到5.8%,继续居亚洲各地区首位。2024年亚洲经济体GDP规模占全球之比预计为49%,较2023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报告》对亚洲经济增长、就业与收入、物价与通胀、金融市场变化及政策进行了全景扫描。《报告》预测2024年东亚和南亚地区就业增长相对疲弱。不过从失业率来看,2024年亚洲整体失业率为4.71%,低于同期5.16%的全球失业率。
  收入方面,《报告》指出,2024年多数亚洲地区全职岗位每周总工时将全面超过2019年水平。预计亚洲地区收入水平难有较大幅度提升,部分地区甚至会下降。
  物价方面,在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货币政策紧缩等因素推动下,多数亚洲经济体通胀水平在2023年有所下降,2024年通胀压力将进一步缓解,更多经济体通胀水平将回归至央行目标区间。
  《报告》认为,2024年亚洲乃至全球贸易可能面临较大压力,同时面临供应链分化的冲击,但亚洲数字贸易加速发展和旅游业复苏加快,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经贸安排持续推进,亚洲贸易与投资将因此增添新的动力。
  《报告》预计,2024年亚洲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仍能保持强劲势头,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等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增长前景仍然非常好,亚洲将继续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地区,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和强大潜力,是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
  《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仍能保持较高水平,足以对东亚乃至亚洲经济增长形成显著支撑效应。《报告》预计,中国2024年实际GDP增长率为5%。
 
投资分析点评
 
▲浙江鼎力拟斥资17亿投建高空作业平台项目
 
  3月22日晚间,浙江鼎力(603338)发布公告,拟以自筹资金投建年产2万台新能源高空作业平台项目,总投资额为17亿元。
  公告显示,前述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浙江省德清县雷甸镇,建设周期为36个月。浙江鼎力表示,项目实施不仅能够扩大公司产能,更有助于优化产品结构,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近年来,高空作业平台行业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同时基于国家政策推进、排放标准升级、自身绿色转型战略、综合使用成本较低等多方面考虑,租赁公司在设备选择上越来越倾向于电动款产品。浙江鼎力自2016年开始布局电动新产品矩阵,于2020年推出了新款电动臂式系列已率先实现全系列产品电动化,是全球首家实现高米数、大载重、模块化电动臂式系列产品制造商。目前,浙江鼎力业务已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多家海外租赁商达成稳定合作。
  2022年初,浙江鼎力完成非公开发行工作,募集资金15亿元,用于年产4000台大型智能高位高空作业平台基地建设。目前,该项目仍在进行设备和产线磨合,预计2024年可以进行爬坡生产。
  对于2024年的市场布局,浙江鼎力表示将继续实施全球化战略,加大海外市场销售,开拓新兴市场;产品布局方面,将继续以臂式产品作为未来发展重心,提升臂式产品收入占比。
 
  ▲多家厂商开启PERC电池产线改造计划
 
  据报道,PERC电池的生命周期正进入倒计时,近期,多家一线电池厂商宣布已经或计划将PERC电池产线改造为N型TOPCon。不过,这并不是处置PERC产线的唯一路径,有厂商并不急于进行产线改造,而是选择优先计提资产减值。
  3月11日,作为通威太阳能首个完成TOPcon技改出片的项目,金堂基地二期TOPcon项目首片电池片顺利下线。通威股份表示,金堂基地二期从启动技改到首片下线仅用时40天,克服了春节后设备交货速度慢、厂家调试人员不足等问题,比计划提前49天。
  4天后,3月15日,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二期TOPcon技改项目首片电池片顺利下线,这也是通威太阳能首个210*210技改出片的项目,标志着通威太阳能在技术路线升级迭代浪潮下再次取得阶段性成果。
  无独有偶,爱旭股份也于近日宣布,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战略规划,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约27.15亿元,将义乌基地现有25GW PERC电池产能升级改造为TOPCon电池产能。据悉,本次改造项目使用爱旭股份原有PERC厂房作为生产车间,在改造利用原有旧设备基础上,增补新工艺生产设备,并对生产配套的动辅设备设施进行升级。改造项目计划于2024年4月启动,2024年下半年陆续投产。
  爱旭股份强调,当前P型PERC电池量产效率的提升已逐渐接近瓶颈。同时提到,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调整公司产能结构,延长原有产能设备的服务时限,降低未来资产减值风险,并将充分考虑未来新型技术产业化的发展,预留后续进一步技术升级的空间。
  从2023年电池出货规模来看,通威股份、爱旭股份分列前两位,钧达股份旗下的捷泰科技位列第四;相比前两家,钧达股份对PERC电池的处置给出了不同方案。
  今年2月,钧达股份宣布,进入到2023年第四季度,行业内N型电池优势明显加大,P型电池盈利能力显著下行,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于2023年末对P型PERC电池相关固定资产计提了8.94亿元的减值损失。
  钧达股份表示,此次P型PERC电池相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将公司P型PERC设备资产出清,公司现有产能结构以N型为主,N型产能规模约40GW。公司产能及资产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有利于未来业绩增长。
  在近期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钧达股份就此次减值考虑作了进一步说明。公司称,目前公司P型PREC产线尚在运行中,公司仍有一些海外及国内PREC电池产品订单正在履行。后续公司将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综合判断,对PERC产线后续处置作出相应规划。目前,公司已对PERC产线相关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使得公司产能及资产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有利于未来经营发展。
  业内人士称,从改造经济性角度来看,如果老旧PERC产线还具备升级空间,企业一般都会优先升级,至于一些企业选择当前阶段只对PERC产线进行减值,可能是因为去年财务状况比较好,但这并不代表放弃未来对旧产线的改造升级。
  该人士还提到,如果多数企业都选择计提的方式,全行业面临的减值压力会比较大,改造升级也是一种较为稳妥的方式。
 
  ▲英特尔获美国政府85亿美元补贴
 
  3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前往亚利桑那州,参观美国芯片公司英特尔的奥科蒂略园区,并宣布美国商务部已与英特尔公司达成初步协议,将根据《芯片和科学法案》提供高达85亿美元的直接补贴以及110亿美元的贷款。
  据报道,该资金将用于改造和扩建英特尔公司在亚利桑那州、俄亥俄州、新墨西哥州和俄勒冈州的计算机芯片工厂。
  路透社称,这将是美国政府为补贴尖端芯片生产,并提高英特尔在美国国内半导体芯片产量,投入的最大一笔资金。
  法新社称,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补贴计划宣布之前称,"我们所有最先进的芯片都依赖在亚洲的极少数工厂。这是站不住脚的、不可接受的。"她声称,"这是一个经济安全问题。这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
  法新社分析,白宫与商务部在美国总统拜登访问亚利桑那州时宣布这项计划,凸显了这个关键战场州在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的战略意义。亚利桑那州是美国2020年大选时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当时拜登仅以微弱优势获胜,在2024大选中,拜登或需要在该州再次取胜。目前拜登正面临着竞选连任压力,他在试图争取仍然对他的经济成绩持怀疑态度的选民。
 
▲亚马逊27.5亿美元追加投资Anthropic
 
  据报道,在人工智能技术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科技巨头加码投资AI初创企业,以确保自己在这场竞赛中保持领先。3月27日,亚马逊(AMZN.US)宣布,将对美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进行额外的27.5亿美元投资,完成去年达成的支持该初创公司并扩大双方合作的协议。去年9月,亚马逊完成了对Anthropic 12.5亿美元的首轮投资,加上本轮投资,对 Anthropic 的总投资达到40亿美元。
  根据去年的协议,亚马逊有权以可转换债券的形式提供额外资金,前提是在3月底前完成。
  作为合作的一部分,Anthropic还同意使用亚马逊Web服务(AWS)数据中心来支持其部分运营,并使用亚马逊自主设计的计算芯片。总部位于旧金山的Anthropic还承诺使用谷歌(GOOG.US,GOOGL.US)提供的芯片。
  与此同时,微软(MSFT.US)也在不断增加对OpenAI的投资力度,据报道,微软在OpenAI的投资总额已达到130亿美元。
  Anthropic与多家大型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谷歌,后者于去年5月加入了由Spark Capital领投的4.5亿美元融资轮。谷歌和亚马逊Web服务都是Anthropic的云计算合作伙伴。
  据了解,Anthropic由OpenAI的前员工于2021年成立,包括Daniela Amodei及其兄弟Dario Amodei,后者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该公司已成为OpenAI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之一,筹集了数十亿美元资金。
  该公司提供一个名为Claude的聊天机器人,强调安全和负责任地开发人工智能。今年3月初,公司推出了该聊天机器人的新软件,声称该软件在执行复杂指令方面更为出色,且不太可能编造事实。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中国华润拟入主长电科技
 
  据报道,半导体封测龙头长电科技(600584.SH)3月26日晚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基金")、芯电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电半导体")分别于2024年3月26日与磐石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磐石香港")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大基金及芯电半导体均以29元/股价格将合计所持22.53%公司股份转让给磐石香港或其关联方。各方按照《股份转让协议》完成长电科技股份交割及长电科技董事会改组后,长电科技控股股东将变更为磐石香港或其关联方,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央企中国华润。据计算,磐石香港入主长电科技的耗资规模超过116亿元。
  长电科技的本次易主,使第一大股东大基金的持股比例下降到公司总股本的3.50%,同时现在的二股东芯电半导体则不再持有长电科技股份。
  本次交易中,卖方包括两位,大基金将其持有的1.74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9.74%)转让给磐石香港或其关联方;芯电半导体将其持有的2.29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2.79%)也转让给磐石香港或其关联方。
  据长电科技公告,磐石香港母公司为华润集团。华润集团是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微")的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华润是华润微的实际控制人。同时,华润微是华润集团半导体投资运营平台。
  截至本公告日,华润微与长电科技在对外封测业务方面存在重合或潜在竞争。为规范和解决上述同业竞争问题,充分保护长电科技及中小股东利益,磐石香港及其控股股东华润集团、实际控制人中国华润出具了《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
  值得一提的是,华润微3月26日晚收到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为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此外,长电科技在公告中称,本次交易尚需取得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尚需取得有权国资监管机构的审核批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可能涉及的批准或核准,尚需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合规性确认并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协议转让股份过户相关手续。
  长电科技年报曾披露,大基金是为促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而设立的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按照股权投资的方式进行运作,择机退出所投资的项目。其承诺,对所有投资的集成电路封测行业企业不谋求控股权,也不从事具体的运营管理工作。
  而芯电半导体的最终控股股东则是中芯国际,后者是晶圆代工巨头。
 
  ▲首钢基金入股八亿时空
 
3月27日晚,科创板公司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亿时空")发布了两份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还有一份股东股票实物分配完成暨股份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持有公司8.59%的股东北京服务基金通过占用集中竞价交易减持额度,以非交易过户的方式,向投资者实物分配公司超1155万股股票。北京首钢基金有限公司(首钢基金)、北京京西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京西创业)成为重要增持方,两者为一致行动人。其中首钢基金取得超过591万股,京西创业取得超过401万股,另外,石景山国资公司也取得162万股。
  本次权益变动后,北京服务基金不再持有八亿时空股份,相当于解决了"募投管退"中很重要的"退"这一环节。
  截至今年3月中旬,首钢基金除持有八亿时空股份外,还间接持有首程控股12.57%股份,间接持有首惠产融10.04%股份。这两家公司都是港股上市公司。京西创业则不存在在境内、境外其他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5%以上的情况,由此推测,对八亿时空的这次直接持股,或将迎来京西创业成为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首秀"。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权益变动是北京服务基金通过占用集中竞价交易减持额度,以非交易过户的方式,向其投资者实物分配公司股票。相关股票通过中国结算非交易过户方式办理交割。这意味着,在今年一季报中,投资者大概率就能够看到八亿时空前十大股东中所涉股东持仓的变阵。
此前,PE/VC可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政策出台,试点范围明确。去年,澜起科技曾摘得A股受益这一政策的首单,当时公司收到股东上海临理出具的《关于拟进行股票实物分配的告知函》,上海临理计划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730.778万股向其投资者进行股票实物分配,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64%,并以非交易过户的方式登记至上海临理部分合伙人名下。本次八亿时空的股东变阵,将成为澜起科技之后又一起典型案例。
 
  ▲亚泰集团拟出售东北证券29.81%股份
 
  3月27日,亚泰集团(600881)发布公告称,拟出售持有的东北证券29.81%的股份,其中拟将持有的20.81%股份出售给长春市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发集团"),拟将持有的9%股份出售给长春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或其指定的下属子公司(以下简称"长春市金控")。
  值得一提的是,这笔资产出售计划最早于2022年7月披露,但在2023年2月,受东北证券因豫金刚石项目被立案调查影响而搁置。根据相关规定,东北证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以及在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的6个月内,亚泰集团不得转让东北证券股份。2023年6月20日,证监会对东北证券作出行政处罚。
  长发集团是亚泰集团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长春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城投类企业,且长发集团直接持有亚泰集团3.38%股份。长春市金控则由长春市财政局100%控股。
  对于东北证券而言,倘若该笔交易顺利完成,大股东序列会发生变化。
  据东北证券2023年半年报披露,该公司股权较为分散,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亚泰集团是东北证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0.81%,吉林省财政厅控股的吉林信托持有东北证券11.80%股权,为第二大股东。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均在5%以下,合计控股57.39%。
  按最新披露的交易计划,亚泰集团持有的东北证券股权比例将降至1%,长春市国资委的持股比例也随之下降,而长春市金控或成为持股比例5%以上的第三大股东。
对于亚泰集团而言,出售东北证券将带来一笔可观收入。亚泰集团自2021年以来持续亏损,2023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33亿元到-49亿元。按3月27日6.65元/股的收盘价,市值约155.64亿元。以该数据粗略估计,亚泰集团拟出售的29.81%股权约为46.40亿元。
 
▲阿里巴巴将启动菜鸟员工股权收购计划
 
  3月26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称,为更好加强与阿里电商业务协同,以及继续支持其物流子公司菜鸟智慧物流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菜鸟")扩大全球物流网络投入,决定撤回菜鸟上市申请,并要约收购菜鸟少数股东的股权和员工已归属的股权。本次收购涉及金额达到37.5亿美元。
  这一策略凸显了阿里加强其电商核心业务和物流协同的聚焦,以及对未来物流战略投入的信心。菜鸟是阿里巴巴核心业务的组成部分,是电商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据了解,阿里最初于2023年5月份宣布了一项全面的资产重组计划,其中包括菜鸟的IPO。当时阿里认为单独上市更能体现菜鸟作为阿里重要业务的价值,但目前情况已发生变化。
  阿里巴巴集团拥有菜鸟约63.7%的完全稀释股份权益(包括菜鸟员工持股计划下的已归属股份权益),本次将提供高达37.5亿美元现金,用于要约收购菜鸟少数股东的所有股权和员工已归属的股权。收购力度也展示了阿里看好菜鸟的信心和持续投入的决心。菜鸟少数股东和员工可以选择出售或继续持有菜鸟股权。
  菜鸟员工股权收购计划将于2024年8月份执行,员工可以自愿出售2024年8月1日及以前已归属的所有菜鸟股份。菜鸟的这一策略调整与阿里的战略重点一致。自去年9月份阿里巴巴新管理团队上任以来,迅速加强了核心业务聚焦,开展了全面的组织治理升级。
  另据报道,菜鸟集团CEO万霖3月26日晚间发出全员邮件,宣布将向菜鸟员工推出二次创业奖金激励计划。这是阿里巴巴集团当日公告要约收购菜鸟员工股权之后,菜鸟员工收到的又一项激励计划,体现了菜鸟对未来物流战略性建设的决心。
  根据万霖全员邮件中公布的计划,菜鸟正式员工除了在2025年4月获得正常的年终奖外,在2025年8月还将额外获得一笔同等金额的奖金。这一计划将覆盖届时在岗、且有年终奖的所有菜鸟正式员工,采用月度或季度奖金非年终奖激励的员工也会有相应方案。
  万霖在全员信中表示,接下来,菜鸟将更加紧密协同淘天集团和阿里巴巴数字商业集团,提升服务体验。同时,菜鸟将面向全球市场进行物流网络扩张,构建全球竞争力,成为服务世界各地客户的领先网络。阿里巴巴集团将为菜鸟全球扩张计划提供支持。
  菜鸟成立于2013年,十年间建设了一张全球领先的智慧物流网络。数据显示,菜鸟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物流企业之一,年处理跨境电商包裹量超过15亿件。
 
  ▲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3月27日,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湖南能源集团")在长沙揭牌成立。
  据悉,湖南能源集团以湖南湘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组建,注册资本300亿元,定位为湖南省综合性能源投资建设运营省级平台和全省能源战略实施主体,负责落实全省能源发展战略,承担全省能源保供功能性任务,落实省内能源资源开发任务,承接重大能源项目投资建设,代表湖南省开展省内外重大能源项目合作。
  据湖南能源集团方面介绍,该集团将聚焦能源核心主业,加快推进一批煤电、气电、抽水蓄能等重大稳定供应电源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风光新能源,积极推进外电入湘,加速形成"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新格局,全面服务湖南省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积极引入省外优质气源,稳步推进天然气管网设施建设,加速布局天然气终端市场,统筹推进上中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全省天然气发展利用水平;积极布局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逐步建立集能源规划设计、投资建设、生产运营、能源交易、装备制造、材料、大数据、综合能源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能源产业集群,在全省能源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根据规划,2024年至2030年,湖南能源集团在能源领域的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到2025年,实现控股电力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占湖南省电力总装机的10%以上;到2030年,控股电力装机2200万千瓦,占湖南省电力总装机的20%。
 
▲青岛双星将持有锦湖轮胎45%股份
 
  据悉,青岛双星(000599)3月25日晚间公告,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青岛星投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全部财产份额、青岛星微国际投资有限公司0.028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最终实现公司持有锦湖轮胎株式会社(KUMHO TIRE CO., INC.)45%的股份,解决同业竞争。
  2018年,青岛双星控股股东双星集团联合青岛城投集团、青岛国信集团下属投资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基金认购锦湖轮胎45%的股份,并成为控股股东。双星集团曾按有关规定公告承诺,未来条件具备时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此次公告不难看出,双星正在履行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
  锦湖轮胎为韩国上市公司,其份额位居韩国第一,其品牌位居"亚洲品牌500强"轮胎行业第二,曾名列全球轮胎前十强,在全球拥有8个生产基地和5个研发中心。产品主要是乘用车轮胎,包括轿车胎、SUV轮胎、赛车轮胎等,其低滚阻轮胎、不充气轮胎和智慧轮胎在全球具有领先水平。
  本次交易完成后,锦湖轮胎将成为青岛双星的控股子公司,青岛双星将成为从事轮胎业务的全球化专业平台。
 
  ▲地平线拟赴港上市
 
  3月26日,中国头部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公司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招股书。地平线没有披露拟上市时间和募资规模。
  就在3月上旬,曾有报道称地平线已选定投资机构,即将赴港IPO,试图融资约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亿元),当时地平线方面称不予置评。
  招股书显示,地平线过去三年收入增长的同时,研发开支也在增长,年经调整亏损净额超10亿元。
  地平线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乘用车辅助驾驶和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冲刺IPO之前,地平线已获多轮融资,上汽集团( 600104.SH )、德国大众汽车、5Y资本、Hillhouse、红杉是其主要投资者,其他投资者还包括云锋基金、比亚迪( 002594.SZ )、宁德时代( 300750.SZ )等,最近一轮公开融资信息是在2022年。公司创始人、CEO余凯持股15.32%,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黄畅、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陶斐雯分别持股3.45%和1.5%,大众旗下软件公司CARIAD持股2.38%,上汽持股9.06%。
  据了解,余凯于2012年至2015年6月担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长,并深度参与了百度自动驾驶的起步项目,离开百度后便创立了地平线。黄畅、陶斐雯也都曾在百度任职。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2023年国内乘用车前装标配NOA(领航辅助驾驶)高阶智驾计算方案供应商中,英伟达、地平线分列前二,两者占比超八成份额,其中地平线占比35.49%。招股书则披露,按2023年国内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装机量计算,地平线排名第四,占比为9.3%。
 
  ▲特朗普旗下社交媒体公司"借壳上市"
 
  据悉,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麾下的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TMTG)与"壳公司"DWAC3月25日联合宣布,双方的业务并购交易已经完成。从26日开始,完成反向收购的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将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交易。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的主营业务是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真相社交)。Truth Social是特朗普于2021年自创的社交媒体平台,其应用程序包括自定义个人资料、搜索工具、视频、短信等多项功能,当时是为了挑战Facebook及Twitter等主流社交媒体。Truth Social的用户,绝大多数都是特朗普的粉丝。
  按照特朗普持有上市后公司近六成股权推算,他的股票价值超过30亿美元。由于交易的禁售期,特朗普在6个月内无法轻易出售所持股份。但《华盛顿邮报》援引纽约大学法学教授迈克尔·奥尔罗格的观点称,虽然特朗普不得在TMTG上市后6个月内出售股份,但可用股票期权做抵押向银行借款,以更快筹措资金。另外,公司创始人一旦抛售股份,可能会大幅压低公司股价。
  此前有报道称,近期两起民事诉讼判决所要求的约5亿美元罚款和赔偿金可能让唐纳德·特朗普面临现金流紧张。
 
  ▲欧盟委员会对三家美国科技巨头展开调查
 
  据报道,欧盟委员会3月25日宣布,根据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对包括谷歌母公司"字母表"、苹果公司、脸书母公司"元"在内的三家美国科技企业展开不合规调查,怀疑这些企业未能履行相关义务。
  此次调查重点关注"字母表"公司在谷歌应用商店的引导规则和谷歌搜索引擎搜索结果的自优先规则,怀疑谷歌的搜索结果不公平地偏向自家服务;苹果应用商店的引导规则和默认Safari浏览器问题,质疑苹果可能限制了用户选择其他浏览器的权利;"元"公司的"付费或同意模式"可能无法在用户不同意的情况下提供真正的替代方案等。
  此外,欧盟委员会还宣布对苹果公司应用商店新的收费标准和亚马逊公司在商城上优先展示自有品牌产品等做法采取调查步骤。
  据悉,欧盟委员会将在12个月内结束调查程序。如果发现上述企业有违规行为,欧盟最高将对违规企业处以其全球总营业额10%的罚款,对于重复违规的罚款可高达其全球总营业额的20%。
 
▲法国对谷歌侵犯版权行为罚款2.5亿欧元
 
  3月20日,法国竞争管理局(Autorité de la concurrence)发表声明称,谷歌大语言模型Bard未经协商就使用法国出版商和新闻机构的线上内容,违反了2022年6月达成的协议,违背了欧盟版权法,因此对谷歌母公司Alphabet、谷歌、谷歌爱尔兰和谷歌法国公司共罚款2.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4亿元)。
  据报道,这一处罚决定源于法国多家媒体2019年向法国竞争管理局投诉谷歌擅自使用其版权所有的网络内容。法国竞争管理局随后对谷歌启动调查,并于2020年要求谷歌在3个月内与出版商就内容付费谈判,但双方未谈拢。此后,法国竞争管理局在2021年对谷歌开出5亿欧元罚单。谷歌一度试图推翻这一裁定,但在2022年放弃上诉,与媒体出版商达成和解协议。
  不过,根据法国竞争管理局3月20日的声明,法方认为谷歌违反了与媒体出版商所达成协议7项条款中的4项,包括与涉事出版商展开真诚谈判、提供透明信息等。竞争管理局特别提到,谷歌2023年推出的聊天机器人Bard 利用媒体平台和新闻机构的数据作训练,但谷歌方面没有就此告知这些机构或竞争管理局。由此,谷歌"将其人工智能服务相关内容的使用与受保护内容建立链接",从而损害了相关出版商、新闻机构在谈判中获取公平价格的能力。
  美联社报道称,这是法国竞争管理局多年来为处罚谷歌违反欧盟版权法规而开出的第四张罚单。
  法新社报道指出,全球许多出版商、作者和新闻机构苦恼于某些人工智能服务在网上大肆收集其内容却既不告知也不付费的问题。美国《纽约时报》2023年就起诉了谷歌在人工智能模型领域的竞争对手微软公司和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指控其未经允许使用该报登载的数百万篇文章,以训练聊天机器人。
 
▲诺和诺德宣布收购Cardior
 
  3月25日,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宣布,将以10.3亿欧元的价格收购收购德国生物制药公司Cardior Pharmaceuticals,两家公司已经达成相关收购协议。据悉,此次收购是诺和诺德进军心血管疾病领域战略的重要一步。这笔交易预计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完成。
  目前诺和诺德正在向糖尿病和减肥市场以外的领域扩张,并加快布局针对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产品线。
  近年来,诺和诺德因其明星减肥药和糖尿病治疗药物(Ozempic和Wegovy)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药物不仅在调节血糖和帮助患者减肥方面非常有效,还产生了额外的健康效益,如降低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以及减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Cardior是一家德国生物制药公司,成立于2016年,该公司专注于基于非编码RNA(ncRNA)的心力衰竭治疗和预防性药物的开发。ncRNA包括microRNAs和lncRNAs,通过调控分子细胞内的信号通道,导致心肌重塑和心力衰竭。
  据悉,Cardior的先导化合物CDR132L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阻止和部分逆转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进程,目前处于治疗心力衰竭的II期临床开发阶段。诺和诺德计划在收购后启动后续试验。
 
▲文生图公司Stability AI CEO辞职
 
  3月23日,英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Stability AI发布公告称,Stability AI首席执行官Emad Mostaque已于3月22日晚间辞去了Stability AI首席执行官的职务以及公司董事会的职务,以追求去中心化人工智能。董事会已任命首席运营官 Shan Shan Wong和首席技术官Christian Laforte为Stability AI的临时联席首席执行官。
  这家头部多模态大模型独角兽企业近期风波不断。《福布斯》3月20日称,Stability AI核心产品Stable Diffusion的核心研究人员Robin Rombach、Andreas Blattmann和Dominik Lorenz已离开Stability AI。
  Stable Diffusion产品的技术主要来源于慕尼黑大学和海德堡大学的一项学术项目,而Robin Rombach、Andreas Blattmann和Dominik Lorenz正是该研究项目五位作者中的三位。
  据《福布斯》称,这一项目成果起初被称作Latent Difusion,随后时任Stability AI CEO的Mostaque向研究团队提供了算力支持,使得Latent Difusion的性能得到改善,改进之后的新模型被改名为Stable Difusion推出。
  Stable Difusion一经推出便凭借着出色的生成能力成为文生图领域的明星产品,Stability AI也一跃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赛道中的明星公司。
  2022年10月,Stability AI获得了由Coatue、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和O'Shaughnessy Ventures领投的1.01亿美元融资。该轮融资使该公司成为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Mostaque则使用融资所得部分资金聘请了Rombach、Blattmann和Lorenz。
  但在这一过程中,Mostaque始终将自己作为Stable Difusion背后的技术缔造者对外进行宣发,这使得Mostaque被质疑"窃取他人技术成果"。除此之外,《福布斯》还提及,Mostaque还存在着学历造假、夸大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等行为。
  事实上,在三位核心研究人员离职之前,Stability AI早已出现了高管的离职潮。大语言模型领导者Stanislav Fort及其继任者Louis Castricato、总法律顾问 Adam Avrunin、首席人力官Ozden Onder、首席运营官Ren Ito等,上述高管均于去年离职。
  另外,诸多细节都暗示着Stability AI正经历着资金困难。2023年11月,彭博社曾于报道中援引内部人士称Stability AI每月用于计算成本和员工工资的支出金额约800万美元,而据Mostaque于社交平台上披露的信息显示,Stability AI于2023年8月份的收入仅为120万美元。
  现金流压力迫使Stability AI积极向外寻求融资。在2022年10月获得1.01亿美元融资之后,Stability AI直到2023年11月才通过可转换票据的形式从英特尔筹集了近5000万美元。
  但Stability AI的资金困难似乎并未被完全解决。今年2月,Stability AI将AI图像生成应用Clipdrop出售给了人工智能初创公司Jasper,而此时距离Stability AI收购Clipdrop还不到一年时间。
  除资金问题外,与OpenAI所面临的处境类似,Stability AI也因为模型训练时所使用的数据而被起诉。图片摄影公司Getty Images指责 Stability AI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从其数据库复制了超过1200万张图像。
  近期核心研究人员及CEO的出走向外界进一步显示了公司内部的动荡,对于长期寻求融资不得的Stability AI而言并不是好消息。
 
管理视点
 
世界高度政治化,企业如何做出最佳战略选择?
 
哈佛商业评论3月29日刊发罗特曼管理学院前院长罗杰·马丁(Roger L. Martin)、波士顿咨询公司亨德森研究院主席马丁·里夫斯(Martin Reeves)联合撰写的文章指出,如今关于商业的一切几乎都带有政治性,因为要考虑各种有争议的道德、社会和生态问题。一直以来在纯粹的经济学语境下一目了然的选择,比如做什么生意、在哪里跟谁做生意,乃至如何定价、如何雇用和提拔员工,现在都很容易由于政治而变得复杂。
  能否妥善管理这种状况,涉及的利害高于以往任何时候。今天,企业要在这种环境下做出最佳战略选择并实施,领导者必须:一、制定稳健的原则,指导战略选择;二、及早应对道德问题;三、不断沟通并实行自己的选择;四、努力超越行业,塑造大环境;五、从错误中学习,以便将来做出更好的选择。
  下面具体解说这些举措——
  制定稳健的原则
  企业可能政治化的方面及其形式数不胜数,不可能预测到所有可能的挑战。一些投资于情景规划的公司也没能预测到乌克兰危机。不过应该尝试预测最有可能影响本公司业务的难题,并制定应对原则。
  原则必须全面,涵盖公司可能面对的各种政治紧张问题来源。比方说,要适用于所有地区,不能只考虑直接受影响和熟悉的地区。应当足够清晰,可以指导决策。“绝不贿赂,也不纵容贿赂”就是一条简单明确的原则,“不作恶”和“为社会福祉做贡献”则不然。原则还应当尽可能实际和具体,可以确定是否得到了应用。比如特斯拉承诺公开专利,建立“快速演进的共同科技平台”以应对气候变化,这就是一个便于客观审视的承诺。
  要制定这样的原则,第一步是了解公司面临的突出的社会及政治问题。第二步是思考这些问题会在何处以何种方式与公司业务出现交集,暗含怎样的选择。第三步是听取和理解员工对这些问题的意见——如前所述,员工的意见往往是公司在政治问题上摆明立场的原因。
  考虑过这些要素,公司就可以制定出原则,指导关于在何处以何种方式开展业务的选择。要验证原则,可以预测原则会在哪些地方阻止公司做哪些事、在不同的时段会产生怎样的成本。
  及早应对道德问题
  正如公司会根据市场的潜在吸引力、不断演化的趋势和对竞争对手行动的预测来评估开展业务的地点,现在也需要预测、预防和塑造处于萌芽时期的道德挑战。这可能需要高超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通常能让初期行动者赢得超乎寻常的公众好感和战略优势。等到问题登上新闻头条,政治阵营就会变得稳固,公司的回转空间将受到限制。
  在预测并影响道德挑战的实践中,企业需要把握微妙的平衡。单独的公司可以尽早行动,控制力更强,但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集体行动,通常由市场领先企业发起。有时集体行动与单独行动相结合,可以形成发展势头,对问题产生影响,让发起者获得差异化优势。
  21世纪初期,钻石开采巨头戴比尔斯公司(De Beers)像行业中其他领先企业一样面临潜在的存亡危机。人权组织针对“冲突钻石”发出警示——这些钻石产自叛乱分子控制的地区,往往是以非人道的方式或奴役劳动力开采,所得收入用于资助残酷的战争。虽然这部分钻石在世界钻石供应量中占比不到5%,而且并不是在戴比尔斯开采的地区开采的,但这些“血钻”可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声誉,削弱消费者信心,招致全方面的抵制。
  道德和商业两方面都有紧迫而明确的要求,戴比尔斯迅速采取行动,说明本公司将如何确保采购和销售的都是不涉及冲突的钻石。然而,从矿山到顾客手上的戒指,这条长长的价值链和复杂的走私网络带来了非法钻石进入全球供应链的风险。要保护这个行业、保障顾客信心,需要独特的解决方案。
  戴比尔斯与行业中其他公司以及联合国合作,建立了金伯利机制(Kimberley Process),对不涉及冲突的钻石进行国际认证。但戴比尔斯走得更远:制定了一套更加全面的标准,名为“最佳实践原则”(Best Practice Principles),应对各种供应链风险,并在战略上使得本公司脱颖而出,在钻石原产地上成为“行业典范”。公司采取了一些行动,如只从自有钻石矿场采购,以及开发世界上唯一一个分散的钻石区块链Tracr,提供不可修改的钻石原产地记录。这一解决方案在2018年首次实行,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先进的安全和隐私技术,让戴比尔斯不仅能保障钻石来源,还能对供应链涉及的人和地区产生积极影响(由戴比尔斯“建立永恒”可持续发展框架提供支持)。
  戴比尔斯再度利用自身地位保护行业并巩固品牌,带头发起一项运动,扩大了冲突钻石的定义,进而扩大金伯利机制的涵盖范围,将更广泛的供应链风险囊括在内。与此同时,许多顾客为了抵制来自俄罗斯的钻石寻求额外的原产地信息保障,戴比尔斯也用Tracr为这部分顾客提供信息。
  始终如一地沟通并执行选择
  组织的日常运营和未来规划中,原则往往与现实冲突,所以要跟员工沟通、传达原则并让他们充分理解,因为原则会影响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所以也应当对公众保持透明。
  不过,领导者不应该像举着高音喇叭一样高调沟通。沟通的目的不是挑衅、对抗或让人尴尬,而是传达指导公司决策的原则,以免将来员工脱节或感到惊讶。迪士尼与德桑蒂斯争斗,就用了这种高音喇叭沟通法,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强硬的声明或许吸引了迪士尼员工,但对于州长而言是严重的挑衅。
  必须始终如一地运用原则,才能让原则显得可信。因此,原则必须成为日常商业决策的一部分,而不是在状况爆发后用于应对压力。企业应对政治层面的问题原本就很难了,不要再因为原则沟通和应用不一致而耗费精力去解释和补救。主要用于辅助沟通而非行动的原则,长久来看并不能可靠或有效地应对风险。
  应用公司原则的目的不应该是隔着一定的距离评判利益相关者和状况,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预先开展合作解决问题。一家对抗腐败的公司,如果能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应对问题并改善环境,即使最终要决定继续留在相应行业还是退出,也会产生比单独行动更大的影响。
  退出或脱离某个行业这种结果是可能出现的,所以要准备好有序退出的选项,以及解释公司退出原因的明确沟通方案。要为可能违反原则的情况制定备选方案。而且退出不一定代表不能再继续合作解决根本问题,也不是不能在情况有所改善后再回归。
  超越行业的努力
  公司单独行动乃至与竞争对手合作时拥有的权力毕竟有限,往往要跟公民社会和政府在最棘手、最根深蒂固的问题上合作以实现变革。因此,公司应当积极参与现有的解决方案论坛,在必要时协助建立新的论坛。还有一种成本高昂的替代方案是,接受无止境的临时回应的不可预测性,或者由于自身影响不足而接受行业监管。一些重要的新问题需要建立共识。比如人工智能的应用。过去十年来,用于招聘的人工智能算法已经无处不在:现在99%的《财富》500强公司依靠软件筛选求职者,美国55%的人力资源主管在招聘中采用预测性的算法。
  但基于人工智能的招聘系统一直有争议,因为缺乏外部监管,行业具体标准也有限,人工智能招聘可能带入偏见,给出歧视性的结果。毕竟算法会反映设计者和用于训练算法的数据自带的意图和偏见。如果不精心设计,也不保持结果透明,人工智能招聘可能成为冲突的一大来源。
  面对这个处于萌芽阶段的政治问题,基于算法的招聘软件供应商Pymetrics努力从内部改变行业,主动出击进行游说,引入监管。2021年11月,Pymetrics与其他软件供应商、公民团体和软件的企业用户一起,与纽约市合作通过了全国第一部为使用人工智能进行无偏见招聘制定标准的法律。Pymetrics公司CEO弗里达·波利(Frida Polli)认为,形成讨论和自我监督,对于行业与自己公司的健康是必要的。“消费者正在对科技失去信心,如果我们自己不采取行动,别人就会行动起来强行立法,构成真正的威胁。假如科技让偏见得以延续,包括我们公司在内的所有各方就全都输了。”
  从错误中学习
  即使你用意很好,分析得也很好,但政治与社会问题本质上是复杂且不可预测的,意外和失误终究不可避免。遇到这种状况,重要的是总结和吸取教训,利用危机发挥积极效果。我们与公司高管讨论发现,全心奉献的圣人正是洗心革面的罪人,公共丑闻推动他们改变。
  比如电气工程巨头西门子,分水岭出现在一项国际调查显示该公司数十年来向亚洲、非洲、欧洲、中东和美洲等各地政府官员行贿14亿美元的时候。西门子被问责,面对公众的猛烈抨击,公司却利用这一事件作为启动全面内部改革的动力。
  西门子先是清理了门户:有史以来第一次聘请外部CEO彼得·洛舍尔(Peter L?scher),在上任后几个月的时间里就更换了80%的最高层管理者、70%的次一级管理者和40%的再下一级管理者。之后,西门子做出真诚的长期承诺,为过去赎罪:公司支持政府调查,制定了西门子全球诚信倡议(Siemens Integrity Initiative),为减少腐败的合作行动出资,因此得以继续竞标政府合同项目。截至2021年7月,该倡议的投资组合包括50多个国家的85个项目,提供了近1.2亿美元的资金。
  最后且最重要的一步,西门子利用这次丑闻变革企业文化,提升了灵活性。用洛舍尔的话来说,“绝不要错过好的危机带来的机会——我们当然没有错过机会。丑闻制造了一种紧迫感,如果没有这种紧迫感,变革会更难实现。”他和团队调整了业务重点,减少了管理层级,改变了董事会的决策方式,彻底重建了过去容许丑闻发生的控制体系,同时为公司重新定位、以期在市场取得成功。
  我们预测,随着经济和社会极化加剧,政治和商业的交集将更加混乱。企业应当接受政治成为战略选择的一部分,并为此建立相应的工具和能力。不过,CEO绝不能将自己与政客或道德监督者混为一谈。相反,即使是在全新的环境里,CEO也必须专注自己的职责所在:必须了解环境中发挥作用的更广阔、更长期的力量,以此管理企业的声誉、可靠性和活力;必须利用自己掌握的关于这些力量的信息,做出明智的选择,始终如一地持续沟通并运用原则,积极与其他行动者合作,塑造开展业务的环境。
 
信息化建设
 
国家网信办公布《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
 
  3月2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定》主要对下列内容进行了规定:一是明确重要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申报标准。二是明确免予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数据出境活动条件。三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制度。四是调整应当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数据出境活动条件。五是延长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结果有效期,增加数据处理者可以申请延长评估结果有效期的规定。
  《规定》提出,数据处理者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识别、申报重要数据。未被相关部门、地区告知或者公开发布为重要数据的,数据处理者不需要作为重要数据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
  《规定》明确了应当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的两类数据出境活动条件:一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或者重要数据;二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以外的数据处理者向境外提供重要数据,或者自当年1月1日起累计向境外提供100万人以上个人信息(不含敏感个人信息)或者1万人以上敏感个人信息。
 
金融监管总局强化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
 
  3月22日,金融监管总局就《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指出,起草《办法》意在充分发挥监管的"指挥棒"作用,通过强化政策要求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压实主体责任,完善内部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数据管理和保护,确保客户信息和金融交易数据安全。
  具体来看,《办法》包括总则、数据安全治理、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安全技术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风险监测与处置、监督管理、附则九章内容。对数据安全治理架构、数据分类分级标准、个人信息保护细则、数据安全风险监测与处置机制等关键内容予以明确和完善。
  例如,《办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应当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将数据分为核心数据、重要数据、一般数据。一般数据又可细分为敏感数据和其他一般数据。
  其中,核心数据是指对领域、群体、区域具有较高覆盖度或者达到较高精度、较大规模、一定深度的重要数据,一旦被非法使用或者共享,可能直接影响政治安全、国家安全重点领域、国民经济命脉、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
  敏感数据是指,一旦被泄露或者篡改、损毁,对经济运行、社会稳定、公共利益有一定影响,或者对组织自身或者公民个体造成重要影响的数据。
  而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办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按照"明确告知、授权同意"原则处理个人信息,收集个人信息应限于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此次《办法》落实数据安全责任制。明确银行保险机构党委(党组)、董(理)事会对本单位数据安全工作负主体责任,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数据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数据安全的领导为直接责任人。
  同时,明确数据安全归口管理部门。要求银行保险机构指定数据安全归口管理部门,作为本机构负责数据安全工作的主责部门,承担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建立维护数据目录、推动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组织开展风险监测、预警及处置等职责。
  《办法》还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将数据安全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明确管理流程,主动评估风险,对数据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监测,防止数据破坏、泄露、非法利用等安全事件发生。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审计部门定期对数据安全开展审计、监督检查与评价。
此外,《办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建立数据安全保护基线。将数据纳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对存放或传输敏感级及以上数据的机房、网络实施重点防护,在数据全生命周期内采取有效访问控制管理措施,采用安全有效的传输方式保障数据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
 
工信部就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及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
 
  3月25日,工信部就《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征求意见稿)和《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管理实施办法(2024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了解,现行《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和《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管理实施办法》为2016年发布。工信部对两个文件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征求意见稿)和《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管理实施办法(2024版)》(征求意见稿)。
  《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提出,鼓励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本体制造及集成应用企业按照本规范条件自愿申请规范条件公告,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以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发布,引导各类鼓励政策向公告企业集聚。
  对于申报企业的条件,《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征求意见稿)要求,相关企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设立,符合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且从事工业机器人相关业务时间不少于三年。近三年,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营业收入年均不小于3000万元;本体制造企业营业收入年均不小于5000万元;集成应用企业营业收入年均不小于1亿元。
  在技术能力和生产条件方面,《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征求意见稿)提出,上年度营业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近三年每年研发经费投入不低于营业收入的5%;上年度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近三年每年研发经费投入不低于营业收入的4%;上年度营业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近三年每年研发经费投入不低于营业收入的3%等。
  此外,产品售后服务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并建有完善的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指导用户合理使用产品,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操作培训和维修服务。产品质保期不少于1年。
 
2025年我国初步建成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
 
  据悉,为加快构建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能源局近日起草印发了《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建设指南》提出,到2025年,推动100项以上煤矿智能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加快数据编码、通讯协议、网络融合、数字化平台、智能感知、新型装备、新能源应用、人机协作、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管理运维等重点标准制定,初步建立起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分类明确、科学开放的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满足煤矿智能化建设基本需求。到2030年,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基本完善,在智能化煤矿设计、建井、生产、管理、运维、评价等环节形成较为完善的系列标准。
  《建设指南》围绕构建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满足技术迭代要求、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全面提升智能化煤矿建设水平,综合考虑智能化煤矿建设周期和系统层级,主要包括基础通用、信息基础、平台与软件、生产系统与技术装备、运维保障与管理5个标准子体系。具体来说,基础通用子体系是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其他子体系的基础,对煤矿智能化领域的基础共性要求进行规定,包括基础标准、通用标准、设计标准、评价标准4个部分;信息基础子体系对煤矿智能化系统信息传输和处理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进行规定,包括信息网络、数据标准、数据中心、信息安全4个部分;平台与软件子体系对煤矿智能化平台载体及应用软件涉及的架构、功能要求、开发管理等进行规定,包括地理信息平台、管控智能平台与煤炭工业软件、数据智能平台、算法智能平台与智能视频系统、数字孪生系统5个部分;生产系统与技术装备子体系对煤矿智能化技术装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功能要求、测试等进行规定,包括井工煤矿智能化系统与装备、露天煤矿智能化系统与装备、智能洗选系统与装备3个部分;运维保障与管理子体系服务于煤矿智能化建设关键技术标准,为装备和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对智能化煤矿的生产运行、经营管理进行规定,包括运行维护、设备状态保持、生产管理、智能化园区4个部分。
在组织实施方面,《建设指南》指出,国家能源局将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扎实推进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工作机制,研究建立煤矿智能化领域标准化组织,在年度能源、煤炭行业标准立项中重点支持;二是强化专业支持,组织煤炭行业有关标准化管理机构、标委会等研究推进煤矿智能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制修订;三是推动成果转化,组织煤炭行业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等加快煤矿智能化技术协同创新,推动重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速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双向转化;四是加大宣贯实施,结合煤矿智能化示范项目建设,强化相关标准宣贯实施,加大煤矿智能化相关技术标准宣传培训,支持煤炭企业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标准。
 
北京发文促进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4年工作要点》,充分发挥直播电商在赋能实体经济、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新型消费提质扩容中的积极作用,北京市商务局日前制定《关于促进北京市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4-2025)》(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助力北京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本市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
  《措施》提出,到2025年,累计指导认定约30个北京市特色直播电商基地,打造约50个直播电商示范案例或场景,培育约100家直播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在京品牌商家,力争2025年北京纳统直播电商交易额达1.5万亿元。
  《若干措施》以"培育人、整合货、链接场"为思路,明确到2025年的工作目标,并从培育市场主体、营造良好氛围、推动规范发展、强化工作保障等4个方面提出13条具体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培育市场主体。具体包括通过孵化招引、示范引领、政策扶持等措施培育直播电商市场主体,发挥电商平台集聚带动作用,培育引进优质直播服务机构,打造北京直播电商品牌IP,创建北京特色直播电商基地。二是营造良好氛围。具体包括强化直播技术创新引领,拓展直播电商应用场景,推出系列直播电商对接活动。三是推动规范发展。提出创新服务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直播电商领域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辅导力度,营造安全、诚信的直播电商发展氛围。四是强化工作保障。具体包括强化组织保障,优化政策支持,加大宣传引导,通过部门协同、市区联动,形成推动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合力。
 
上海加快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据悉,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等11部门日前联合发布《上海市智能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算力浦江"智算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加快推进上海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助力上海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算力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算力基础设施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多元泛在、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等特征。
  到2025年底,上海将努力实现智算设施高效协同,智能算力规模超过30EFlops(EFlops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占比达到总算力的50%以上,算力网络节点间单向网络时延控制在1毫秒以内,智算中心内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超过50%;智算要素自主可控;智算应用融合泛在,具备大规模应用赋能价值的智算中心数量达到10家,智能算力典型应用场景超过50个;绿色智算效能突出,其中新建智算中心PUE值(衡量数据中心机房用能效率)低于1.25,存量改造智算中心PUE值低于1.4;上海还将形成5项以上的智算领域地方标准。
  上海明确五方面重点任务,一是筑强算运存协同布局的智算设施体系,加快推进临港、青浦、松江、金山、张江等重点区域大型智算中心建设,构建城市高速全光运力环网;二是构建自主可控的智算生产要素,加快国产异构智能算力研发进程;三是打造创新融合泛在的智算应用场景,推动智算在城市治理、工业、教育科研、金融、医疗、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四是提升低碳节能的绿色智算水平,探索电网算网一体化"源网荷储"协同方案;五是创建安全可持续的智算产业生态,推动智算中心与网络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同规划、同布局、同建设,全面提升网络数据安全运行与管理能力。
 
浙江出台智能物联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
 
  近日,浙江省政府出台《浙江省智能物联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智能物联产业集群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5万亿元,到2030年突破2万亿元。
  《方案》为智能物联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今后浙江将主要聚焦智能感知、智能网络、智能计算、智能控制、智能应用等"五智"行业领域发展,并提出目标:到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级智能物联产业集群,成为全球智能感知先行地、全球智能应用标杆地、全国智能网络创新地、全国智能控制引领地和全国智能计算策源地。
  在空间布局上,按照"核心区+协同区"区域分工协作机制,目前浙江已经形成以杭州滨江区、嘉善县、余姚市为代表的9个核心区、协同区以及"一核两极多点"布局,"一核"即杭州,"两极"即宁波、嘉兴,"多点"即推动其他设区市协同发展。
  在具体执行上,《方案》提出实施科技创新优势塑造、优质项目招大引强、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提升、产业平台能级提升、市场主体培育壮大、全时全域场景创新、开放产业生态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提能和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等九大行动,并给出明确职责分工。比如,在实施科技创新优势塑造行动上提出,力争智能物联领域国家级创新中心建设实现突破,每年取得20项智能物联领域重大科技成果。
  为做好统筹保障,浙江还建立省、市、县三级协调联动机制,优化组建智能物联专家服务团;充分发挥省"4+1"专项基金引领作用,创新"产业基金+创投平台"产融支持模式,省、市、县联动形成千亿级智能物联产业基金群,助力智能物联产业集群发展。
 
联大通过首个关于人工智能的全球决议
 
  据悉,联合国大会3月21日通过首个关于人工智能的全球决议,呼吁推动开发"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系统,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是联合国大会首次就监管人工智能这一新兴领域通过决议,因此该决议也被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决议强调需要制定人工智能系统标准,以促进数字化转型及公平获取人工智能系统所带来的好处,弥合国家间和国家内部的人工智能鸿沟和其他数字鸿沟,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应对其他共同的全球挑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决议鼓励联合国会员国和其他利益攸关方制定和支持有利于开发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系统的监管和治理办法及框架,敦促会员国和其他利益攸关方采取行动,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并向其提供援助。决议强调,必须在人工智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内尊重、保护和增进人权和基本自由。
  决议鼓励所有会员国和其他利益攸关方以包容、公平、普惠的方式开发人工智能系统,并为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应对重大挑战营造有利环境。决议还强调,数据管理对于开发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系统、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决议认为,必须继续讨论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发展动态,紧跟人工智能系统开发及应用的步伐。
 
美国和墨西哥将合作开发半导体供应链
 
  3月28日,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将与墨西哥基于《芯片法案》设立的国际技术创新基金合作探索半导体供应链,发展半导体供应链多样化。
  拜登政府目的是打破中国台湾在半导体技术上的优势,重建美国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领导地位。
  2022年8月,拜登总统签署了《2022年芯片法案》,设立5亿美元基金用于发展美国半导体制造和研究。
 
李东生认为中国工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不高
 
  3月25日,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时表示,"当前,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加速创新发展,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不断加深,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大规模的数字化转型仍未实现。"他认为,发挥数字经济的巨大潜能仍要以实体经济为主战场,以数字化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李东生介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比重近三分之一;新型基础设施也发展迅速,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广泛、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5G基站占全球60%以上,数据产量和在用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但目前,中国工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不高,规模以上企业的数字化投入比例为0.5%-1%,而欧美企业这一比例为3%-5%,未来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灵奖得主希发基思称AI目前只有弱人工智能能力
 
  3月2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图灵奖得主约瑟夫·希发基思(Joseph Sifakis)在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讨论中发表了演讲。希发基思认为,尽管人类在人工智能研究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迎来了生成式AI,但目前应用只是弱智能(weak AI),集中在问答应用上,并没有能够同步人工智能能力的技术和法则。希发基思认为,机器并不会超过人类的智力。
  希发基思于1946年出生于希腊,在法国完成硕士、博士学位,并成为了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VERIMAG实验室创始人和科研主任,2007年希发基思因在模型检查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贡献获得了图灵奖,这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
 
企业信息员园地
 
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制造业成本控制的问题与对策
 
  特约信息员:王协忠
  有效降低制造业总体成本控制是目前企业管理必须关注的核心内容。目前大部分制造企业都关注销售与产品的研发,轻视对成本的管理。成本控制的重点是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强化管理全过程控制,采取降低制造成本的措施进一步降本增效。目前,大部份制造业一般设有生产、技术、销售采购等部门,企业往往将工作的重点放在销售和销售部门,而忽视了其他部门的活动。为此,企业迫切需要在精细化管理视角下,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有效管控各项费用,以提高整体盈利水平。为此,建议根据企业各自管控现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灵活应用,探索实施。
  一、强化全面成本管控意识。
  现代企业的成本控制理念基于企业价值链的总成本控制原则,制造企业在进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应坚持以员工为主导,树立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意识,让员工主动探索成本控制方式从企业文化入手,为员工开展与成本相关的培训课程,同时,企业需要采取一定的考核措施将考核结果与考核对象相应人员的奖惩相结合。
  二、健全精细成本控制体系。
  制造企业推行精细化成本管理,必须健全并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首先,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设置完善的管理机构与组织架构,除了设立专门的成本控制组织之外,还需要改进各部门成本控制的方式,落实成本控制的责任,并设立跨部门的成本管理小组。成本管理小组可以从企业的生产部门、销售部门、技术采购部门中选拔。跨部门履职需要有高效的协同能力。
  其次,企业需要加强管理流程与制度的建设。精细化成本管理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企业需要确保流程制度的有效性,确保生产运作能够按照合理的流程开展。
  再次,企业要推行全员参与机制,全面推进业财融合的开展。成本控制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各部门人员的参与。全员参与是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必要条件,并且企业要落实责任制度。同时,企业要改善传统成本管控模式,转变
  成本控制仅由财务部门负责的模式,推行业务和财务融合的一体化管理,通过业财融合的开展改善成本控制。同时,改进成本决策方式,通过精细化成本管理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最后,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用大数据等最新技术,将新技术与自身的生产管理相结合,落实信息化管理手段,采用6G先进的管理软件,促使精细化成本管理形成规范化的运作模式,扎实推进精细化成本管理智能化的健康运行。
  三、全面控制成本费用支出
  一是要降低制造成本。制造企业推行精细化成本管理,审视企业内部存在的各项成本要素。例如,在购买原材料或服务时,通过招标或者对比的方式,
  不断提升采购的质量。同时,需要做好财务信息化建设,通过新的科技手段寻找价廉物美的供应商,与其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国家鼓励节能的背景下,制造企业要加强能源管理,采用节能环保的制造方式进行生产。例如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的方式降低电力成本。同时,企业要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时监控、检查生产制造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与维护。
  二是压缩非制造成本。企业要合理规划采购,压缩库存,加快物料的周转,尽量降低对资金的无效率占用,通过对各项材料全面的规划与统筹,对各项材料
  进行分类管理。生产车间在领取原材料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所需产品的用料领取,避免损失与浪费的现象。在销售过程中,应尽可能压缩中间环节,降低企业销售成本。例如在产品运输过程中,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物流提供商,企业要进行科学的内部价值链分析,明确价值链的非增值活动,建立精简高效的成本
  控制体系,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三是增强战略成本控制能力。精细化成本管理要求对成本进行识别与控制,因此企业要重视对生产技术的升级与转型,加强对产品的研发与规划,从产品设计阶段开始降低产品的成本。企业要从产品的整体入手,采取科学的方式降低总体成本,并提高产品的质量,创新生产工艺与技术规范,改善生产流程。同时,企业要通过并购加强与相关联企业的合作,降低企业整体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四是注重成本控制实效。信息化成本控制不仅要求对成本进行全面的规划,还需要对成本进行细致的控制,注重实效性。企业首先要从战略目标的角度编制全面预算,通过科学的方式优化各项资源的配置,量化各项成本指标,将成本指标组化到各成本控制责任组织,推行责任中心管理制度。
  五是要完善考核制度。应用矩阵交融考核系统贯彻落实精细化成本控制目标,将相应的管理目标进行量化。可以建立评价小组,通过矩系统评价小组公正、客观地反映各项成本中心的管理业绩。
  六是要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利用物质与非物质手段激励全体人员,促使其主动提升成本控制意识,让精细化成本管理形成企业文化,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与完善。成本考核也可以改进成本的控制与规划,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结束语
  制造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精细化发展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必然趋势。成本控是企业的管理重点,也是落实企业战略的有效手段,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通过精细化管理能够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