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层参考 第18期
企业信息员园地
中德集团聘请国际级咨询公司进驻企业进行管理咨询
特约信息员:山西中德塑钢型材有限责任公司 吉爱萍
近日,中德集团公司聘请在国际享有盛名的有着丰富行业经验的咨询公司——北京和君咨询有限公司台湾籍咨询管理专家吴耀坤团队进驻公司进行管理咨询,通过对战略和管理问题的不断改进,断诊号脉,内外兼修,从而实现冲刺行业前三甲的目标。
中德集团公司董事长程田青表示,企业的发展就是经过转型、阵痛、改革来不断开拓生存发展空间的。我们请国际一流的咨询公司来为企业体检把脉,说白了,就是为了企业更好、更快的科学发展。
转型发展是措施
中德集团公司是长治市最大规模的通达铝材销售公司的基础上转型发展起来的,与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一样,从家庭式企业逐步发展壮大。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家庭式起家的民营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越来越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不合理的产权安排及不规范的管理制度不仅束缚了企业发展,甚至成为扼杀企业生命的主要因素。中德集团公司作为民族民营企业同样面临着普遍性、带有共性的问题。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完成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一直是中德集团公司长期以来思索的重要课题。为此,中德集团公司在实践中从产权、内部竞争机制、走出去战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
1、突破产权结构的单一性。家族制企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产权的单一性和封闭性,使得企业难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和实现自身可持续性发展,为此,中德集团公司试着打破这一结构的封闭性,扩大产权的主体,增加了融资渠道,筹集了更多的社会资本,解决资金困难,加快了企业运营速度。
2、引入企业内部竞争机制。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最高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引进外来人员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竞争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突破家族制管理旧模式,逐步向充满竞争活力的现代企业制度过渡。为此,中德集团公司董事长程田青提出了“四个竞争”,即人才的竞争、智慧的竞争、领导水平的竞争、工作能力的竞争。并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益激励,对人力资本的权利与地位激励,重点包括岗位工资、年终奖、职务津贴、福利补贴等内容。同时,通过学习借鉴电视《乔家大院》中“身股”与“银股”的做法,努力提高和增加人力资本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和利益。
3、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誉经济。信誉是企业的身份证,也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面对日益规范而成熟的市场,中德集团公司从创业开始就提出了以人为本、技为先、质为根的企业理念。在产品质量上,采用德国先进技术,严格按照质量、环境和安全体系认证运行,从原材料选择到产品出厂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都在严密的质量监控下进行,使产品质量得到充分保证。目前,企业的500余家经销商遍布全国各地,产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并一举中标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产品创新是手段
作为一家民族民营企业,中德可谓将“技术”二字做到了极致。20多项国家专利产品,塑胶共挤(双密封)、铝塑复合(断桥隔热),毛塑共挤(四密封)、彩色(仿木纹)、彩色覆膜、四密封88四滑道、彩色ASA复合共挤、浮雕拉丝共挤型材、平移密封王……,诸多记录表明中德集团在技术上的领先,也表明了中德型材产品在行业不容撼动的地位。成立10年以来,中德集团针对塑料型材领域研发技术领先产品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往往意味着产业方向与商业机会的多次剧变,这其中必定充满了无数的诱惑。然而,中德集团的掌舵者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竟然不为所动,始终专注地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科技的研发上,执著地钻研塑钢型材控制领域;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中德集团在型材领域的创新和研发,也几乎成为了型材业制造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缩影。
资源优势是依托
1、企业真正的资源是人。重视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本实行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在家庭制民营企业中,既有优秀人才,也不乏平庸之人,对优秀人才可以委以重用,充分发挥其特长,为企业创造利润;对于平庸人才更要淡化“家族”带来的负面影响。10年来,中德集团公司在用人上,坚持在正确的位置上,用正确的人,把正确的事情,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为了提高企业高层的领导力和员工的执行力,中德集团公司大量吸引和重用非家庭优秀人才,专门从上海、湖北、深圳、山东、东北、内蒙古等地高薪聘请多名高级管理和高级技术人才,他们不仅给公司带来了先进的理念,而且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中德集团公司还加大了从内部选拔和培养人才的力度,通过培训,有相当一批学历不高但实践经验丰富的非家族员工充实到公司一些领导岗位和重要岗位上,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力和竞争力。
2、实施“走出去”战略。2006年,中德集团公司在长治市城区机械工业园区有了自己的新家,企业实力的迅速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品牌美誉度再次提升,产品相继中标青藏铁路拉萨火车站和奥运工程自行车场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新厂的建立,为中德的腾飞搭建了良好平台。
面对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市场不断做大的良好形势,程田青及他领导的中德型材公司管理层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果断推出了“三个偏移”:由长距离市场向短距离市场偏移;由城市市场向农村市场偏移;由房地产商品房市场向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市场偏移,作为新的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于2009年4月29日在成都温江海峡科技园投资1.2亿元,成立了中德型材四川公司。随后,中德集团公司的发展再次向着更高、更新的里程跨越。相继成立了中德管业公司,中德铝材公司,为民营经济的转型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
文化产业是支撑
培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的文化精髓与品牌的诉求点有机结合,是程田青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通过研究门窗程田青找到了创业的灵感,而门窗中蕴含着的厚重文化更让他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程田青在长期企业管理实践中总结出,只有通过以文化人,才能孕育企业发展的永续动力。
因此,中德集团公司自成立之日起,便把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培育中德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从高中层管理人员的学习例会,到普通员工的上岗培训;从讲授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到研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2007年中德集团公司还为此正式成立了职工大学,为培育知识型员工、打造学习型企业奠定基础。
在程田青办公室的书柜里,各种门类的书籍满满当当。在研究了大量古今中外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后,程田青相继提出“五多”、“四竞争四表现”、“三个主动”、“吃饼原理”等企业文化理念,坚持倡导“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小事也是大事”,“细节决定成败”,“一个领导的综合素质等于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观念,不仅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激发了员工的团队意识,更为公司创造出了更多的竞争优势。
现如今,中德集团公司虽已由10年前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总资产达6个亿,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挤出生产线200余条,年产值近16亿元,下辖5个全资子公司及全国各地500余家营销分公司的国内塑钢型材行业“五强”企业,但程田青工作再忙,他也要时常抽空到他的“门窗博物馆”转一转看一看,到这里感受这些门窗透露出的浓郁文化气息,感悟生命的真谛和历史的脉动。
十年深耕,中德集团赢得了荣誉与尊重。公司先后荣获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中国轻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用户满意企业” 等诸多殊荣,2012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荣誉。董事长程田青也因此荣获“中国穆斯林企业家十大年度人物”、“山西省功勋企业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2008年光荣当选为奥运火炬手。2009年9月29日举行的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受到了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应邀参加了国庆观礼。2013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在短短时间内,将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作坊做成了声名赫赫的现代化知名企业!
获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意味着中德改革发展画上了一个休止符,而是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为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品牌效应更加突出,为尽快实现冲剌全国同行业前三甲的奋斗目标,中德集团公司请进国际知名的咨询管理公司进驻企业,苦练内功,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正面迎接国际国内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