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数据显示7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包括运动感觉障碍,意识、语言、吞咽、认知以及精神心理障碍,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好大夫在线特邀请北京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吴东宇医生为大家讲解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吴东宇医生擅长脑血管病、脑外伤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意识障碍的评估及促醒;失语症的康复;吞咽障碍的康复;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小脑平衡功能、共济运动障碍的康复。
康复的三大目标:功能-活动-参与
康复能够达到的最主要的效果,是使受损的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重返工作岗位。
第一,恢复功能。比如运动、吞咽、语言、心理、认知功能障碍等,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得到恢复。
第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让患者不用长期卧床,不再需要他人的照顾。自己管理生活,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第三,恢复社会参与能力。这对年轻患者更为重要,最终的目标是让患者重返工作岗位,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还可以养活家庭。
能否实现理想的效果,首先取决于脑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以及脑卒中的治疗是否及时、恰当。决定康复疗效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能否早期、持续、正确的进行康复训练。
此外,患者有无合并症、并发症等也会影响康复效果。如果病人同时发生了心梗,或有心绞痛发作,对于心脏病的治疗会影响康复训练的时间和训练量,从而影响康复效果。但是如果老年患者没有其他合并症、并发症,经过康复训练后的恢复程度和年轻人差不多。因此,年纪大的患者也应当积极康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