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小米近期陷专利泥沼,继11月遭华为、中兴专利起诉后,年底海外第一大市场印度也传出禁令。本周(12月8日-14日)印度德里高等法院通过爱立信申请禁止小米手机对印度出口并销售。爱立信称小米侵犯其标准基础专利(SEC)。
对此,小米12月12日回应称,尚未收到法院通知,其法务团队正在就已经获取等信息进行评估。小米同时称印度是小米重要市场,并强调会完全遵守印度法律并作出积极回应。此外,小米称将和爱立信一起解决目前争端。
爱立信印度说,7月份已经向小米要求对SEC专利支付使用费用,但未获得回复,因此向法院提起了禁售申请。爱立信同时对三家印度本土手机品牌提起专利诉讼。
爱立信作为国际通讯业巨头,手中握有大量的各类专利,在全世界都掀起专利战,2011年曾经起诉中兴WCDMA专利侵权。同期亦遭中兴多项专利诉讼,双方对薄公堂多时。小米作为智能机行业后起之秀近来国内也遭遇阻击。今年11月中兴起诉小米WCDMA专利侵权。
小米今年发起国际化战略,接近小米公司的人士透露,在今年2月召开的供应商大会上小米曾给出国际化目标:2014年国际市场出货量占整体出货量5%,2015年达到20%,未来几年实现国际市场贡献50%。
小米内部人士披露,印度市场尚处于智能手机起步阶段,90%的用户仍然在使用功能机,智能手机存量两千万部,还有相当大的增量市场可以开发。因此小米选择印度作为海外第一主打市场,主要以价格低廉的红米手机开拓市场。小米进入印度市场4个月出货量已达50万部。
小米原计划在今年12月在印度推出4G版红米手机,并于明年推出小米4手机。遭遇专利起诉后,小米销售计划将受影响。未来亦有可能引发海外厂商效仿,在其他市场开打专利战。“小米申请的专利数量相比国内厂商中兴、华为少得多,未来在国际市场可能会有麻烦,”前述接近小米公司的人士透露。
爱立信会在中国起诉吗
爱立信称,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爱立信一直尝试与小米公司就其符合GSM、EDGE和UMTS/WCDMA标准的产品的专利许可授权事宜开展对话。然而,小米始终拒绝回应。爱立信不得已采取法律行动。
爱立信认为,小米公司获益于爱立信巨额的研发投入而拒绝为技术支付合理的许可费用,是不公平的。爱立信首席知识产权官Kasim red_begAlfalahi曾介绍,爱立信有24000名研发工程师,每年研发投入超过50亿美金。
根据爱立信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21日,爱立信先后在世界各国申请并获得了35000多项专利,专利组合涵盖了2G、3G和4G技术。2013年,爱立信是全球数字电信领域专利申请数最多的公司,领先于竞争对手华为、高通、阿尔卡特朗讯、三星、诺基亚、中兴、NEC和LG等。
爱立信称,为了能够持续投资于研究,爱立信必须为其研发投入谋取合理的回报。爱立信期待与小米合作,以求达成一个对双方都公平合理的结果。
截至今年初,爱立信已达成100多项专利使用许可协议,授权方包括行业内所有主要厂商,在专利使用许可费上已实现净收入。
手机中国Red_Beg联盟秘书长red_beg王艳辉认为,为技术支付专利费是国际惯例,理论上,中国的手机厂商应该支付专利费。专利费价格可通过商业谈判解决。但爱立信不做手机,与小米不存在专利置换。对于爱立信的专利诉讼,小米是否交专利费要看小米是否要做一个全球化的手机公司。如果小米要走向全球市场,交专利费是早晚的事情。
目前,中国手机厂商很少为手机生产支付专利费用。但如果爱立信发起专利诉讼,因爱立信不生产手机、不存在专利互换,几乎少有企业能够幸免于不交费。当然,由于爱立信生产通信网络设备,华为、中兴等设备商有可能通过通信网络设备层面的交叉专利授权,获得相应的专利费减免甚至免费。
“我判断,爱立信短期内应该不会在中国大陆发起专利诉讼,它会观察诺基亚起诉华勤的案情进展,根据诉讼结果判断中国市场对收取专利费的态度,再走下一步。”王艳辉认为。
2010年12月,诺基亚曾起诉华勤侵犯其8项专利,包括“选择数据传送方法”、“带有照相机的移动通信装置”、“通信终端”、“蜂窝无线电网及其中的位置更新方法”等手机核心技术专利。2013年7月,上海一中院对此案做出一审宣判,“选择数据传送方法”等专利被宣告部分无效,诺基亚败诉。不服判决的诺基亚已经上诉,预计明年案件将有最终结果。
已经制订了 国际化战略的小米近年也在专利上展开追赶,在过去四年中小米提交的专利申请超过1000件,未来小米还将加大专利层面的投入。此前小米负责海外市场的人士曾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小米目前在海外只能先选择进入那些对专利要求没那么严格的市场,而不是欧美。目前中国手机企业中已进入欧美国家市场的主要有华为、中兴、联想(摩托罗拉)和酷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