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度较2010年降2%
南粤水更清目标
●2013 “一年新进展” 继续巩固珠江综合整治成果,推动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取得新进展。
●2015 “三年新突破” 到2015年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农村饮用水源水质显著改善;全省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珠三角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生态公益林占林业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40%以上。
●2020 “八年水更清” 到2020年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高标准稳定达标,农村饮用水源水质基本得到保障,主要地表水体水质达到环境功能要求,全省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生态公益林占林业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45%以上,水生态功能基本得到修复。
编后语
治污再发力 建设美丽广东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环境问题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最热话题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也明确指出,“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就包括在发展中要让人民呼吸洁净的空气,饮用安全的水,食用放心食品。”
事实上,环境治理问题也同样困扰着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广东。近年来,广东在加快转型升级战略引领下,在淘汰落后产能、减排防治污染方面重拳频出,成绩也有目共睹。对比这几年灰霾天数,我省的年均灰霾天数有所减少,珠三角也明显好转。但简单的数据对比,并不意味着广东的污染治理会更轻松。要真正宜居宜业的生态文明,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治污难题,广东在环境保护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治污“时间表”和路线图也越来越清晰。
——实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实施方案》,以防治PM2.5等为重点,深入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治。
——从今年起,启动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明确提出2013年、2015年、2020年“一年新进展”、“三年新突破”、“八年水更清”的阶段性目标。
——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环境管理方面今年将有新突破,全面启动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并争取纳入国家试点。
……
建设“美丽中国”,要从建设美丽家乡做起。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对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的要求更加迫切。深化污染整治,挑战与压力并存。越往深处,越需要加大投入力度,越需要体制机制创新,越需要新技术新方法支撑。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所说:“我们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推动科学发展。一是不能再欠新账,包括提高环保的门槛;二是加快还旧账,包括淘汰落后产能等。政府应当铁腕执法、铁面问责。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可喜的是,建设“美丽广东”决心已下。随着广东治污再发力,天更蓝、水更清的前景可期。(记者 谢庆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