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进一步推广难在哪?
缺乏法律约束,企业投保不积极,保险公司有顾虑,市场成熟尚需时日
过去几年,全国不少地方主动要求开展环境污染责任险试点,但情况并不十分乐观。
天脊化工污染事故的赔付总额是450万元,它几乎等于前几年全国污染责任险赔付的总和。根据环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发生57例赔付案件,赔付金额总共503万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环境污染责任险的现状。
不少经济界人士谈及环境污染责任险,都觉得这将是一块大蛋糕,但是要把这个蛋糕做大,目前还有不少障碍。
首先是顶层设计的缺乏。赵旭认为,所谓顶层设计,应该涵盖法律层面的强制与对企业监管的进一步加强。一定要从法律制度层面让企业认识到,环境违法面临极重处罚,如果没有保险作依托,环境事故必将导致企业倾家荡产,这样才有可能让企业意识到面临的巨大风险,不仅主动提高自身的环境事故预防能力,而且为解决后顾之忧会选择购买环境污染责任险,这对企业与社会都将是双赢的结果。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焰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原总裁杨超的提案,都提到了责任险的问题,他们建议将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提升到和交强险一样的地位,使之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保险。
目前,环境污染责任险推广面临两头不积极的尴尬。对企业来说,由于风险意识差、责任感缺失,主动投保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近期经济形势的原因,企业的经济压力增大,保险费用对一些企业来说成了一种负担。对保险公司而言,由于目前企业的违法成本过低,偷排超排的现象十分普遍,环境事故时有发生,污染责任险其实对保险公司来说也是高风险产品,很多保险公司对此持谨慎态度。
沈晓悦表示,保险业讲究的是大数法则,也就是将数众风险集中,防范个别风险。可是如果污染事故此起彼伏,保险的功能也会被大大削弱。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投保企业与保险公司利益有一定冲突,一面是希望以更低的保费获得更大的保障,一面是提高保费,减少赔偿。目前市场上有关的险种不丰富,还有的赔偿约定比较苛刻。这都是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但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别涛说。
另一方面,虽然环保部门最近出台了环境损害的计算方法等技术规范,一些行业环境风险评估指南正在制订中,但是要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不断深入,环保部门、保险部门都需要开展更多的基础性工作和相关的技术支持。“行业协会、环保部门的工作量非常大,但这必须做。”沈晓悦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