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午,世界最大集装箱船“中海环球”号成功抵达广州南沙港。
当天下午18时25分,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称: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
这一决定在李克强总理当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通过。会议要求上述三地要以上海自贸区实验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区的试点内容,抓紧制定新设自贸园区具体方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调整实施相关法律规定。
消息敏感人士发现,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不同,上述扩围的自贸区已经没有了“试验”二字。这意味着上海自贸区设立一年多来,围绕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业开放、完善政府监管制度等探索和创新领域中,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落地广东的自贸区,将包含广州南沙、深圳前海以及珠海横琴三大部分。尽管三大板块都肩负着粤港澳合作的任务,但三者如何差异化生存,亦成为广东省急需厘清的政经课题。
广东新机遇
过去的一年中,广东对于申报自贸区事宜保持缄默。广州南沙区政府工作人员杜孝山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忆:“区里反复强调,让我们做好国家级新区的服务工作,不向外界说出‘自贸区’三个字,怕在申报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尽管自贸区志在必得。”
2013年7月23日,广东省政府正式下发《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2013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出,“启动申报自由贸易区”。这是广东省官方首次在公开文件中提及此事。
临近年末,有关广东自贸区获批的猜测逐渐现之报端。而航运物流业,将成为南沙发展重头。
“南沙港口古老而新兴,区位环境优越,在南沙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相比香港深圳有后发优势,发展将更为迅速,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可以靠泊国际一流的超大型船舶,未来我们集团还会在南沙港开拓更多的航线。”在12月12日“中海环球”号的开航仪式中,中国海运集团董事长赵宏舟如此评价南沙港。
南沙区政府的一份内刊显示,2014年,广州港预计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58万标准箱,其中,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可达1100万箱。目前,世界前20名的航运公司已在南沙港区开辟了通往美洲、欧洲、非洲、地中海、东南亚等地49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依托发达的珠江水系及陆上交通网,南沙港区的服务已覆盖以珠三角为中心的华南并辐射到泛珠三角洲地区。
依托这一优势,南沙新区吸引了汽车、机械设备以及造船、钢铁等一大批临港工业和航运物流、报关、代理等关联产业进驻,为南沙新区各产业起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南沙新区的快速发展,也为南沙港区带来了充足的货源,推动了港口的货物吞吐量的快速上升。
“广州南沙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区域,拥有良好的深水岸线,发展重型装备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来自日本广岛的林茂生如此向时代周报记者评价南沙。自2004年起,这位来自世界知名工业巨头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三菱重工”)与中国东方汽轮机公司的合作公司三菱东方总经理在南沙度过了10个春秋。
2004年3月25日,东方电气(600875,股吧)集团与三菱重工共同出资成立三菱东方的《合资经营合同》及相关协议在广州正式签订。经过充分比较、选择,三菱东方的选址定在中国广州市南沙开发区。“首先,因为三菱东方的大部分客户都在广东地区,在广州建厂,从地理上来说,离客户非常近。其次,南沙区是国家级开发区,在政策优惠和基础设施配套方面都堪称一流。随着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将成为世界主要制造业基地之一。”林茂生说。
事实上,南沙正以航运物流为基础,依次带动高端装备及技术产业、商业服务业、科技智慧产业发展,而这一切,都依托在南沙优良的港口和码头资源上。
因此与以金融为主的上海自贸区不同,南沙和横琴都没有打出金融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鹞飞曾向媒体指出,广东自贸区不能像上海一样形成资金的一个金融中心,因为金融服务和金融资金还是不一样的。金融服务针对更多的还是个人和企业,提供一些金融服务,包括保险、资金等,跟金融中心的功能还是有差别。“我觉得广东重在服务,对消费和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律师、金融服务、运输、旅游。”肖鹞飞说。
以深圳前海为例,深圳在全国金融市场上是一个次中心,清算、资金都不通过前海。第二,前海的资金主要由香港流入,做离岸金融业务。
但珠海横琴,在本次自贸区的规划中,已针对金融业发展,制定出了金融50条。
对接港澳台
12月13日,广东自贸区获批第二天。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在广州市某宾馆举行粤港澳庭审模式演示会。
在当天的演示会中,涉外案件当事人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语言和庭审模式进行仲裁,其中包括普通话、粤语、英语和葡萄牙语。更为重要的是,香港属于英美法系,庭审中需要有独有的盘问制度及文件披露制度;属于大陆法系的澳门,仲裁庭审有庭前聆讯制度,仲裁庭主导双方当事人展开调解,并列明双方尚存争议的事实,最后还就申请人提出的事实调查及鉴定措施作出决定。对此,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分别设置了对应的仲裁模式。
成立于2012年10月23日的上述仲裁中心,至今共受理仲裁案件31件,涉案标的达5.4亿元,受理案件中较大比例为涉港澳商事纠纷,广州仲裁委员会主任、南沙国际仲裁中心主席陈忠谦在当日表示,南沙作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南沙国际仲裁中心推出三大庭审模式,对南沙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将有着很大的促进。对南沙而言,将大大提升“软实力”。“开放包容的仲裁制度,‘拆开围墙’,对吸引投资者走进来,和中国企业走出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被视为加强粤港澳合作中法律和仲裁方面的平台。目前已经许可香港的法律业、仲裁业服务者可以在这一平台进行仲裁。
作为现代服务业最为敏感的法制创新,前海也在积极探索上述法系异同问题。深圳前海管理局局长张备在7月份的一次演讲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前海视察之后,也专门对前海的法制示范、探索,做出重要指示。张德江、周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对前海的法制创新高度重视,要求前海在进行国际仲裁,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融合方面,大胆探索,希望前海能够为全国作出榜样。”
无疑,对接粤港澳成为广东自贸区与生俱来的使命。
1 月28日,经国务院同意,建立促进广东前海南沙横琴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有趣的是,联席会议不刻制印章,不正式行文。但联席会议由发展改革委牵头,召集人为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成员单位39个。
联席会议意在加强对前海、南沙、横琴开发建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由于联席会议具备对接中央的通道,因此可通过这一会议获得三地的金融创新的中央以及部委支持。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李光辉日前向媒体分析。以对接粤港澳为使命的广东自贸区,将会带动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经济质量的提升。
以深圳前海为例,提出了全国首个针对香港的合作方案,包括向香港企业出让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土地在内的五十条具体举措。此外,前海还计划向港人提供至少10万个工作岗位。
而据上述南沙区政府杜孝山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忆。南沙也曾制定过对接港澳台的政策和金融条例多条,“上报至广东省后,为了平衡三地自贸区之间的差异化发展,人大修改成了十五条。”
由此可见,尽管定位于粤港澳,但三地之间亦存在先天异同,因此合作和差异化生存成为未来发展需要衡量的重要维度。
差异化生存
广东在2013年12月上报国务院的广东自贸区方案中,自贸区规划总面积超过931平方公里,到2020年可开发超过295公里。这一面积远远大于目前上海自贸区所规划的28平方公里。
截至时代周报记者发稿时,广东省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仍在南沙主持召开工作会议。据外界猜测,会议将布局广东三地自贸区的差异化发展。任学锋曾长期在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任职,拥有丰富的区域开发管理规划经验。
以前海为例,前海管理局局长张备此前在深圳北大汇丰商学院的演讲中介绍,作为主打金融的前海,在金融创新方面,做到了很多全国的第一单。“比如说跨境人民币贷款,这件事情说起来就是一句话。但是它的意义非凡,首先是巩固了香港的中心定位,打破了中国原有的货币供应机制和人民币固定汇率的贴息,让我们人民币浮动的汇率,同时资本的来源多元化,不仅仅是国内的银行,大大地强化了人民币的交易和储备的功能,直接推动中国在国际金融资源制度中进一步掌握主动权。还有全国第一家民营银行—腾讯银行的建立、第一家金融消费公司的设立、第一家合资证券公司、还有第一单地产信托基金、第一单集团类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
此外,前海管理局秘书处处长王锦侠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前海目前实施的“万千百十”工程,就是针对香港的思路。3月份明确了今年年底前实现港企突破1000家的计划后,前海专门开启了港企直通车,也专门设立了驻香港的窗口公司。受由于市场容量、产业配套和金融支持,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梁振英在参观前海梦工厂时就笑称来前海的香港青年“可以提前三年结婚了”。意指前海收入高,房价便宜。
而主打粤港澳合作示范区、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先行区、珠江口西岸产业升级新平台的横琴则主打围绕融合居民与企业的生活需求和产业升级两大主牌。截至今年11月中旬,横琴新区已经登记注册的澳门投资企业204家,用地项目43个;横琴新区商业地产购买者6成以上为澳门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