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泉州客运车辆、客运站主要由国有掌控,沿袭着传统的站、车合一。国有垄断局面,不利于提升交通服务综合水平。”2014年福建“两会”,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建烟草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端雅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道。
据了解,福建省泉州市中心市区原来分布有客运中心站(一级站)、泉州新车站(一级站)、泉州汽车东站(二级站)、泉州汽车西站(二级站)等四个客运站,承担着进出泉州中心市区的主要交通疏导工作。现因泉州汽车东站拆迁、汽车西站也停止营业,实际只有泉州客运中心站和泉州新车站两个车站在运作,且两个车站分布在同一条街(泉秀街),相距仅2.5公里。随着中心市区范围的不断扩大,泉州市政府迁址东海片区,泉秀街的人流、车流剧增,造成交通拥挤,特别是上下班、节假日更是寸步难行,影响泉州经济的发展。
吴端雅注意到,近年来泉州市人大、政协代表都在关注和建议将中心客运站、泉州新车站搬离中心市区,改善中心市区交通拥挤现象,但作用甚微。虽然相关部门都有回应,但雷声大雨点小,规划位于洛江的汽车客运北站从2008年提出的3年内建成,至今未见动工;规划位于泉州高铁站的汽车客运枢纽站虽然在今年元月份举行开工仪式,但也未见建设进度。
据了解,目前运作的中心客运站、泉州新车站均系国有企业,新规划的两个车站也是归全资国有及国有控股进行建设。随着高铁等因素对汽车客运市场的冲击,国有企业对客运站场投资的热情降低,其为稳住现有站场不因搬迁受到利益损失及保住客运市场垄断地位,是造成目前拟建两个规划汽车客运站场迟迟无法建设的主要原因。
为此,吴端雅建议:首先,政府要真正放开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垄断,实现民营、国营真正意义的平等待遇。
其次,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参与民生工程和汽车客运站站场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有诚信、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全资参与泉州高铁客运枢纽站、泉州汽车北站等客运站建设,改变泉州交通新格局,提升交通综合服务水平及城市交通畅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