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主办
首页
走进企联
企联简介
领导关怀
题词贺信
企联领导
企联文化
三方机制
部门设置
协会章程
工作委员会
会员构成
品牌活动
联系我们
雇主工作
党群工作
新闻中心
头条
活动预告
省企联动态
聚焦企业
节能减排
产业经济
各地新闻
中小企业
热点关注
数字化
市场行情
技术创新
部委动态
厅局动态
企业家动态
品牌活动
企业家活动日
企业100强发布
管理创新大会
诚信企业评价
企业信息化峰会
咨询培训峰会
数字经济论坛
企业文化年会
四川资本论坛
四川品牌大会
服务中心
项目推荐
企联书刊
健康工程
会员之家
企业维权
认证培训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财经动态
工业园区
高层参考
财经观察
专题专栏
企业家活动日
企业100强发布
企业信息化峰会
诚信企业表彰
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
企业入会
联系我们
活动直播
站内搜索
新闻
企业家
企业
企联信息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创业担保贷款个人申请额度提高至50万元
[更多头条]
四川企联网
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国内新闻
> >> 化解产能过剩:靠市场也离不开“市长”
化解产能过剩:靠市场也离不开“市长”
编辑:企联编辑
来源:互联网
评论数:0
发布时间:2013-10-17 10:57:34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未来5年我国化解产能过剩“路线图”。这是我国首份以国务院名义发布的化解产能过剩的总体方案,也是新一届政府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项重大举措。 在化解产能过剩中,应如何利用好市场机制?政府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副所长、研究员李佐军。
市场化改革是根本出路
有观点认为,我国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正是市场协调机制失灵造成的,强调用市场的方法来化解产能过剩因而未必可行。对此,李佐军表示,尽管当前市场机制在化解产能过剩中的作用还无法得到完全有效发挥,但市场化改革仍然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途径。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function(){ var array = new Array(["ydtj","5"],["zhengwenbbs","21"],["zhengwenph","22"],["zhengwenpic","23"],["zhengwenvideo","24"],["zwgjcbq","52"]); for(var i=0;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