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智能手机上市以来,微信、来往、莫陌、人人、开心……各种沟通信息平台每天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而在这些信息中50%以上均为商业信息,也就是每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在为“品牌”付出行动。面对信息爆炸时代,礼品行业的各个品牌该何去何从?
不论新传媒环境可不可怕,它始终存在于商业现实中,不管品牌是如何解读的,它终究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面对新传媒环境,各个礼品公司无需惊慌,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品牌水平。
认清新传媒环境
传媒的发展不会就此而终,未来的环境只会更加复杂和多元,但礼品公司要从多元的空间找到共性的原理。对于传媒的原理永远不会改变,因为传媒因人而变,人本如常。在人性的纬度里爱好、职业、性别、层次、文化、信仰等因素都将以扎堆、圈子的形式变现为群体。
认清自身品牌
群体效应的本质就是参与,礼品公司想塑造什么样的品牌,让什么样的人群参与,这就是所谓的品牌定位。而认清自身不仅仅只是定位,更重要的是曾经有什么?现在有什么?将来会有什么?目标群体正在需要什么?关注什么?喜欢什么?未来会变化什么?不是一味附和消费者,而是让自己的最大能量与目标群体生活步伐一致。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对于品质、品味、积极的追求是社会向上的必然,对于品牌这也是不变的通道。
合理运用新传媒
传媒就是加速沟通的最佳通道,而商业的本质就在与沟通,学会沟通不仅是做人的常识更是商业的真谛。在新传媒环境下,每一个信息的来源都蕴藏着沟通的欲望,而沟通的内核就是让对方说。所以说新环境下的传媒第一要求就是互动,而互动的背后是良好的内心反应,这种反应正来源于体验。你看到一条信息给予回复,是基于你对信息好坏的评价。而在新环境下,赞一条信息除了内容更多还是评价信息发布者个人本身。所以在新传媒环境下还不得不思考到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就是品牌沟通已经从平面转向立体,也就是说评价一个品牌的因素除了产品本身还会涉及文字内容、发布者个人等因素。此时此刻,突然想起国家要构建个人信誉体系的意义了,品牌转化已经在走向个人化,未来的商业考验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品牌经营、管理、使用者的信誉。
在互联网时代一夜爆红的品牌时而有之,有人说互联网时代已经不需要品牌了,但现实却是互联网时代品牌才刚刚开始,新传媒环境下,礼品行业的品牌思维要学会与时俱进。
来源: 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