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冶金 > >> 钢铁市场:在生与死中纠结

钢铁市场:在生与死中纠结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5-16 10:21:15

  整个市场更加纠结的是,行业效益稍减起色,产能就快速释放,一季度全国平均日产粗钢创出历史新高,这立刻导致社会库存高企,钢厂实现利润再次逐月下滑。那么,除过产能严重过剩这一老生常谈的因素之外,还有那些问题把整个钢铁市场困扰在生与死的泥沼中难以自拔呢?

 

  首先来说,市场对经济刺激的错误预期,使得本就低迷的行业心态更加趋弱。本来,处于困境中的钢铁业预期政府换届后会大大加快城镇化的速度,期望藉此带动钢铁、水泥等产业的发展,很多钢贸商也开始囤货补库存。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2013年的春天来的格外的晚,压制了终端需求的释放,更重要的是政府并没有推出新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而且许多去年发改委已经批复的建设项目也因各种原因未如期开工。这使得整个市场对后市行情更加迷茫与悲观。

 

  其次,矿石价格“受制于人”,钢厂成本高企,盈利困难。铁矿石是钢厂生产成本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钢厂利润低下,跟矿石价格较高不无关系。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的进口矿依存度高达71%,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中钢协作为国内钢企的最大代言组织,一直在铁矿石的定价谈判上与国外三大矿山博弈。但事实是,目前我国钢企的在铁矿石的定价上议价能力依然很低,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必和必拓以及力拓控制了全球60%以上的铁矿石交易量,矿价处于垄断状态。要想使钢铁行业从困境中挣脱出来,那么这种被外矿牵着鼻子走的格局就是亟待解决的。

 

  最后,钢铁产业结构升级仍是空谈。“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等等,这些都已经不是新词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到来之前,我国就提出了加快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藉此合理布局行业格局,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然后,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比如四万亿项目的密集批复),使得钢铁行业的产能又陷入了混沌膨胀的境地,产业结构升级更加成为一纸空谈。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钢铁行业的艰难境地与经济刺激预期落空、在矿价上没有话语权,成本压力大、产业结构升级仍未真正落实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要想从生与死的泥沼中将钢铁行业拉上来,必须要针对这些因素,对症下药。一方面,在矿石价格上,国内钢企不应各自为政,联合起来争取议价、甚至定价权,减小成本压力;另一方面,政府应该积极推动行业结构调整,而不单单只是草率的出台刺激政策,否则“四万亿”的恶果还将重现;同时钢厂从自身做起,提高风险管理意识。这样,将来的钢铁行业才能健康的运转。

来源:富宝

相关热词搜索: 钢铁市场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