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产能过剩的重压,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整个钢铁产业链的利润,很多钢企严重亏损。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转型和发展,成为钢铁行业当务之急。在近日举行的“以推进钢铁电子商务,促进钢铁行业转型”为主题的中国钢铁电子商务推进会上,业内人士分析表示,由于钢铁电商平台提供的价格公开透明,物流、资金、支付等环节相较于传统交易模式更便捷,诸多优势使得钢铁电商的发展成为必然。
钢企卖方市场风光不再 形势倒逼钢企转型
业内人士介绍到,2013年是中国钢铁行业最艰难的一年。钢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卖方市场不再,代理销售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钢材市场走势持续低迷,钢贸商苦不堪言;从国家层面到金融层面,都把钢铁生产及贸易列为重点关注和风险防范领域,钢铁行业的产业结构大调整已成定局。
“当前,钢铁行业面对的形式依然十分严峻,供需结构,经济运营模式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环保资金等方面的压力分外加重,行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工艺亟待提升。”山东钢铁集团副总经理、济钢集团副总经理王向东介绍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内钢铁需求大幅萎缩,整个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趋严重。现阶段,无论是上游钢厂、中游贸易商还是下游终端用户,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转型升级成为大多数钢厂不得不重新思考的问题,但往哪儿转,以及怎么转,一直困扰着钢铁企业。”
据了解,商务部促进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到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例要达85%以上,“钢铁行业及产业链的各方开展电子商务,是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可以预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发展钢铁平台经济是钢铁流通方式最为适应的变化。”王向东介绍到。
业内预测:钢铁电子商务将进入集中爆发期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必然要具备高效率、低成本的交易方式和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电子商务可以节约运营成本、开发成本、物流成本,为企业解决一揽子问题。据介绍,正是因为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等诸多优势,钢铁电商模式越来越多地被整个钢铁产业链所认可和接受。“电商平台能够把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重新整合,将很多卖家与庞大的买家池融合到一起,这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钢铁电商平台提供的价格公开透明,物流、资金、支付等环节相较于传统交易模式更便捷,这诸多优势,使得钢铁电商的发展成为必然,“互联网产业将会与实体经济实现无缝对接,中间环节的投资机会逐渐增多,而钢铁电子商务也将进入集中爆发期。”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上海斯迪尔致力于推进中国钢铁电子商务,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针对当前亟待解决的诸多行业难题,斯迪尔电子商务平台站在构建流通体系和诚信体系的高度,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平台+基地”的大宗生产资料供应链管理模式,依托斯迪尔搭建现货交易平台,以全流程管理为手段,围绕交易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仓储物流基地,实现线上交易与线下交割无缝衔接的O2O电商运营模式,同时引入银行为参与交易的买卖双方提供金融配套服务,、并已成功实践。
斯迪尔先后与江苏申特钢厂、哈尔滨西林钢铁、福建中钢、济南钢铁等多个钢厂开展了全渠道合作,通过“斯迪尔品牌专场”为钢厂构建集电商交易、物流、金融等于一体的网络化销售体系。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