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分持续解决问题与愿景驱动
对于创业创新,卫哲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创新有两种方法:一种表现为不断解决客户的问题,“我觉得百安居当时在中国比较成功,也是因为解决了中国客户仅当时面临的问题,然而,当时把这种设计装潢一站式服务作为DNA来做的百安居,在国外看来,我们就是‘大逆不道’。但这样的创新模式,能够持续解决客户问题,就是一种很好的创新。今天互联网有个词叫迭代,为什么叫迭代,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解决客户的问题,这是一种创新。”第二种叫做愿景驱动创新,也就是创造需求的创新。
在卫哲看来,两类创新都很好,第一类创新,持续不断,积少成多;第二类愿景创新、创造需求创新,失败的概率很大,属于大输大赢。“创业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社会有创业,是给大企业解决创新不足的问题,大企业的机制其实是阻碍创新的,或者说大企业不能因创新犯太多错误,这其实就是变相遏制了大企业创新的动力。在大企业内部恢复创业的环境,用创投的机制实现创新。大企业之所以可以保证持续创新,是因为他能保证有创业的环境、创投的机制。从资金使用效率来说,大企业高于小企业,但低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创新不足,所以双创企业应该做到五年一小回顾,十年一大回顾。”
“风口会过去,窗口会关上”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人们日常生活越发紧密,人们衣食住行都将更多地借助移动互联网来实现,作为曾在
阿里巴巴身经百战的互联网大咖的卫哲来说,移动互联网的世界里并不存在所谓的“风口”和“窗口”。“反对风口和窗口,鼓励顺势而为。什么是势,今天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是大势,永远不要去追求分口和窗口,风口会过去,窗口会关上,但是永远要尊重顺势而为。什么叫逆势而为,就是势还没到,你做也白做。”
另外,关于近期火热的共享经济,卫哲更是做出了非常清晰的界线:分享经济和共享经济是两回事。“分享经济是我把我闲置的资产或资源释放出来给大家使用,平台方比较容易获得中间收益,但是分享经济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标准化程度很低,并不能保证服务和产品的质量;共享经济是投入新的资源,互联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卫哲认为,就业环境太好的城市,创业形势都不会太好。就上海而言,其定位是国际化大都市,而创业最忌讳的就是国际化;而在北京,企业家融资环境好,企业盈利的迫切性就差。
作为导师,卫哲也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拥有众多大型国企与跨国公司的上海,中小企业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度是低于全国很多省份的,然而,上海各项政策的出台于服务为民来说,又是非常到位的,只是对于企业创新来说,有一定束缚性,“政府出台的政策更多会倾向于民众的利益,而创新其实就意味着需要打破常规,但究其根本,在鼓励企业创业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读懂法律的精神与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