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财经动态 > >> 财经动态 第080期

财经动态 第080期

 
 ·国内财经·    
  7月三中全会聚焦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发改委将打好政策组合拳促进产业向"新"而行  
  财政部明确政府债券柜台交易业务相关事项      
  上交所正式发布《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9项业务规则      
  我国将从五方面发力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2024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启动 
  湖南工信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即将提速
  深圳罗湖发布"货代物流十条"   
  海南出台19条措施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企业动态·    
  三友医疗拟100%持股水木天蓬
  赛力斯拟收购龙盛新能源100%股权      
  余承东改任华为终端业务集团董事长    
 ·海外经济·    
  美国政府为"数字孪生"芯片研究所提供 2.85 亿美元资金     
  欧盟委员会对META公司启动正式调查程序     
  IMF预计亚太地区2024年经济增长4.5%    
 ·研究探索·    
  "中国产能过剩论"的三大逻辑错误  
 ·社团工作·    
  中基协发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      
 
 
 
 
 
 
 
 
 
 
 
 
 
 
 
 
 
 
·国内财经·
 
7月三中全会聚焦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
 
据悉,中共中央政治局于4月30日召开会议,与历年4月末政治局会议一样,本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后续宏观政策。会议并决定7月召开三中全会,主题将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经济实现良好开局,称“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增多,动能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改善,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质效向好的特征”;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会议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会议指出,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要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加强预期管理。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落实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要。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持续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要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会议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要积极扩大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支持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要深入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案,确保债务高风险省份和市县既真正压降债务、又能稳定发展。要持续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多措并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要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认真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持续有力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会议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抓好安全生产,推动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升级。各级领导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国家发改委将打好政策组合拳促进产业向“新”而行
 
  近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第2次专题座谈会。郑栅洁表示,未来国家发改委将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道,安排中央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项目,打好财税、金融等政策组合拳,强化要素保障。
  此次参会的企业代表包括天能控股集团、西子联合、联影集团、康力电梯等民营企业负责人,据介绍,参会代表纷纷表示,设备更新既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还可以帮助老百姓改善生活、提升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准,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将有力拉动有效投资,增加先进产能,增进民生福祉,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进步。”郑栅洁称,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强化统筹协调,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道,安排中央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项目,打好财税、金融等政策组合拳,强化要素保障,促进产业向“新”而行。同时,设备更新还将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提高老百姓生活舒适度,让广大企业和群众共享中国高质量发展红利。
 
财政部明确政府债券柜台交易业务相关事项
 
据悉,财政部4月29日发布《关于政府债券柜台交易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
  通知明确,记账式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结束后,均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分销和交易。
  通知称,满足柜台业务开办条件的金融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参与政府债券柜台交易业务,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政府债券通过柜台分销和交易。
  政府债券柜台交易实行集中统一、一级托管、底层穿透的托管制度。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中债登)是柜台政府债券的登记托管结算机构,柜台业务开办机构应当为投资者在中债登开立实名账户,投资者通过该账户直接持有政府债券。柜台业务开办机构应当与中债登直接建立系统连接,并实时向中债登传输政府债券柜台交易业务有关数据。
  中债登和柜台业务开办机构应当确保政府债券兑付资金安全,保障兑付资金及时足额到达投资者资金账户,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柜台业务开办机构应当建立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加强投资者教育,应当与投资者签署入市风险告知等法律文书,充分提示柜台债券可交易属性与可能有关的风险等,做到政府债券柜台交易信息对称、公开透明。
 
上交所正式发布《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9项业务规则
 
  据悉,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2024年4月30日,上交所正式发布了《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9项配套业务规则。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就规则制定修订的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据介绍,上交所本次修订发布了9项业务规则,包括已公开征求意见的《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5项主要业务规则,以及4项配套业务细则、指引。具体包括3类:一是6项发行上市审核类规则,分别是《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上市审核委员会和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管理办法》《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以及《申请文件受理指引》《现场督导指引》。二是1项发行承销类规则,即《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关注事项指引》。三是2项持续监管类规则,即主板、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此外,上交所正在制定修订贯彻落实新“国九条”的其他业务规则,将尽快向市场发布。
  《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 为了更好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强化科创属性要求,进一步凸显科创板“硬科技”特色,近期中国证监会修订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上交所同步修订了《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一是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强化衡量科研投入、科研成果和成长性的关键指标。将“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由“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调整为“累计在8000万元以上”,将“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5项以上”调整为“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并能够产业化的发明专利7项以上”,将“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由“达到20%”调整为“达到25%”。例外条款中“形成核心技术和应用于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合计50项以上”同步增加发明专利“能够产业化”的要求。二是聚焦促进科技创新需要,压实保荐机构推荐责任。要求保荐机构应当顺应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导向,立足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科创板定位,推荐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科研成果转化运用能力突出,行业地位突出或者市场认可度高,具有较强成长性的“硬科技”企业申报科创板。
  《申请文件受理指引》 新“国九条”明确指出,将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等情形纳入发行上市负面清单,上交所对《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申请文件受理》作了修订,新增发行上市负面清单,明确相关申报文件要求。保荐人应当就发行人及其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关键少数”是否存在口碑声誉的重大负面情形,发行人是否存在突击“清仓式”分红等事项出具专项核查意见,并将核查意见纳入申报文件范围。前述“突击‘清仓式’分红”的标准是:报告期三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过80%;或者报告期三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过50%且累计分红金额超过3亿元,同时募集资金中补流和还贷合计比例高于20%。
  《现场督导指引》 现场督导作为发行上市书面审核的延伸和补充,在压实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核查把关责任,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落实“申报即担责”,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上交所对《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3号——现场督导》进行了修订,重点聚焦以下3个方面。
  一是明确“一督到底”原则。为强化严监管警示震慑,明确发行人撤回申请或保荐人撤销保荐不影响督导工作的实施,也不影响本所依规对督导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二是拓宽现场督导覆盖面。增加“随机抽取”的现场督导方式,根据以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的保荐机构执业质量评价结果,随机抽取已受理项目,对保荐人启动现场督导。明确上市审核委员会会议审议后至股票或者存托凭证上市交易前,发生对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的,本所可以按照需要启动现场督导。
  三是强化现场督导中的自律监管。加强对违规中介机构和执业人员的自律惩戒,督促其更好履行核查把关责任,明确了从重处理情形,强调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相关人员拒绝、阻碍、逃避本所现场督导,谎报、隐匿、销毁相关证据资料的,本所可以给予一定期限内不接受其提交或者签字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信息披露文件的纪律处分。
《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关注事项指引》 为强化新股发行询价定价配售各环节监管,提高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撰写质量,为网下投资者参与询价提供更加客观审慎的估值参考,上交所新制定了《证券发行与承销规则适用指引第3号——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关注事项(试行)》。 一是明确撰写关注事项。重点围绕基本面分析、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及结论、风险提示等内容,特别是对存在估值结论对应市盈率、每股价格、超额募集资金处于较高水平等市场关注情形的,明确针对性分析和充分性论证要求。二是强化自律监管。旨在强化投资价值研究报告事后监管和中介机构声誉约束,通过对报告撰写质量开展事后回溯和分类评价管理,压实中介机构责任。
《股票上市规则》 本次规则修订引入现金分红不达标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措施,目的在于以更强的约束督促公司回报投资者。与“退市风险警示”(*ST)不同,上市公司不会仅因为分红不达标而被退市。
  分红不达标实施ST情形,针对的是最近一年盈利且母公司报表年末未分配利润为正值的公司,对过去三年的分红情况进行总体评估,当三年累计的分红比例和分红金额均不满足要求时(即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值且母公司报表年末未分配利润为正值的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低于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净利润的30%,且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5000万元),公司将会被实施ST。回购注销金额纳入前述现金分红金额。指标设计兼顾了投资者回报诉求和公司持续发展需要,公司可以在三年的评估期内根据公司盈利和现金流情况自主制定分红计划。此外,规则充分考虑了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大等情况,作了差异化安排。
  本次设置具体指标时,综合考虑了未分配利润、盈利情况等影响上市公司分红的各种因素,预计不会有大量公司因现金分红不达标被实施ST。以2022年度数据测算,沪市涉及公司数量约为30家。该规则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首次“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指2022年度至2024年度,所涉及的公司仍有时间改善公司分红情况。规则正式实施后,将会推动更多公司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
  上交所对下一步退市新规实施有何安排?
  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个人投资者对优化完善退市制度提出了宝贵意见建议,包括完善退市指标设置、加大重大违法打击力度、优化规则实施安排、强化退市中投资者保护等。总体来看,当前各方面在加大退市监管力度上已经形成共识,具体到退市指标设计上则有不同的考量。在规则起草过程中,上交所对各方面可能关注的焦点已经有所考虑并作了充分论证。结合市场反馈意见,这里对规则制定和后续执行作进一步说明:
  一是精准出清,稳妥推进。财务类退市情形中收紧营业收入指标,已综合考虑市场情况、板块差异;调整主板市值类退市指标,充分评估了市场当前的情况;修订规范类、重大违法类退市情形,体现了科学设置、严打造假导向。从总体影响评估来看,本次退市规则修订整体靶向精准,瞄准“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体现“应退尽退”,突出上市公司的质量和价值,并非针对“小盘股”。同时,规则实施设置了新老划断安排,确保平稳过渡,从严打击连续多年造假的公司和存在控股股东资金占用不予整改的公司,明确退市风险公司的投资者预期,强化风险揭示。
  二是加大力度,依法从严。本次退市规则修订,重点打击财务造假和资金占用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对于重大违法退市,目前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式的退市情形。本次修订在首发上市欺诈发行、重组上市欺诈发行、造假规避财务类退市以及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等情形基础上,收紧2年造假情形,新增1年严重造假、3年连续造假情形,科学设置重大违法退市适用范围,进一步加大对严重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另外,本次对于内控失效、存在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公司也将严格实施退市。特别是多次占用拒不整改、整改后再次占用的,将予以坚决出清。
  三是严格追责,加强救济。持续推动强化责任追究和投资者利益保护。一方面,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退市公司,坚决采取纪律处分,推动加强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追究。另一方面,加强退市风险公司的风险揭示,存在虚假记载等侵害投资者利益行为的,推动综合运用代表人诉讼、先行赔付等方式,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后续,上交所将切实担负起退市实施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好退市决策、信息披露监督、交易监控等重要职责,加大退市监管力度,推动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
 
我国将从五方面发力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4月28日,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要素齐全、布局科学合理的监测网络体系,目前国家直接监测的站点达到3.3万个,监测质效有效提升,技术能力不断增强,监管力度持续加大,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他介绍,生态环境部已于3月15日发布《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将加速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的数智化转型,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近期召开了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对推动建设现代化监测体系进行了全面部署。
裴晓菲介绍,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部将抓好以下五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构建与美丽中国建设相适应的监测体系。对标美丽中国建设评价考核要求,加快补齐监测领域短板,制定相应的监测标准,客观反映美丽中国建设成效。实现“美丽中国哪儿美,监测数据告诉您”。
  二是提升精准分析和预测能力。做好监测数据的关联分析和溯源分析,不断完善空气质量预报工作机制,当好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法宝利器”,像“导航仪”一样,指引污染治理直达病灶、对症下药。
  三是提升从山顶到海洋一体化监测能力。统筹考虑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岸上水里、城市农村、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的生态环境各要素,全方位、全地域推进一体化监测能力建设。
  四是提升监测科技支撑能力。面向降碳、减污、扩绿等重大业务监测需求,研究提出监测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开展技术攻关,系统性提升监测科技水平。用高科技赋能,让监测的眼睛越来越明亮、耳朵越来越灵敏、大脑越来越智慧。
  五是提升监测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创新监管方式方法,组织开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指导,多措并举、多管齐下遏制环境监测数据造假问题,推动形成“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的良好氛围。
同时,今年环境部将组织第三届监测大比武活动,以赛促训、以训促学、以学促干,以高昂的斗志、精湛的技艺、过硬的作风,保障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
 
2024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启动
 
据悉,为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据《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23〕117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财政部办公厅、工信部办公厅4月30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2024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申报工作有关事项。
本次工作包括三项重点任务:聚焦企业需求,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赋能,培育高水平“小快轻准”产品;推动“链式”转型,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今年将选择35个左右城市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试点城市应为地级市及以上,包括各省(区)的省会城市、其他地级市,直辖市所辖区县,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纳入首批试点范围的城市不得重复申报。第二批城市试点实施期两年,自实施方案批复之日起开始计算。
 
湖南工信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即将提速
 
  4月28日,湖南省工信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支持企业淘汰落后产品设备、使用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
  根据该方案,到202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率达到50%以上,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工业大市和重点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产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湖南将重点实施万企扩能提质、智转数改网联、节能安全改造、供给能力提升四大行动,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加快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据了解,湖南省将每年推动2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5年内推动10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就地扩能提质增效。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进行了5轮大范围摸底,建立了优势产业优势产品生产能力、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和设备更新需求三个清单。未来将分行业、分批次在省内外开展产业对接交流系列活动,畅通供需信息,帮助企业拓展融资和销售渠道,加快先进产能释放。
 
深圳罗湖发布“货代物流十条”
 
4月29日,深圳市罗湖区印发《深圳市罗湖区促进货代物流企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简称“货代物流十条”),这是深圳市首个货代物流领域专项产业政策。
“货代物流十条”从吸引龙头企业落户、打造行业专业楼宇、产业空间保障、鼓励做大做优、支持数字赋能、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支持货代物流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货代物流产业向国际化、集聚化、集约化跃升,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市场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在招育聚统方面,对新迁入或设立的优质企业,提供最高每年1亿元、连续3年的落户扶持;对入选“中国货代物流企业数据名单”前100名及获评不同级别的物流企业,分档奖励最高达50万元;市重点物流企业首次申请扶持也将获20万元奖励。高标准打造货代物流专业楼宇,对达到集聚标准的楼宇予以认定,并给予30万元一次性扶持。
同时,深润大厦被授牌筹建“罗湖区货代物流专业楼宇”,深圳市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及深圳市物流行业协会则被授予“罗湖区货代物流专业楼宇生态合作伙伴”。
  据了解,罗湖发展货代物流行业优势突出。辖区拥有罗湖、文锦渡、莲塘三大口岸,深圳火车站、罗湖北站“双高铁”以及城区高密度轨网。
 
海南出台19条措施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据悉,海南省政府办公厅4月28日印发《海南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实施措施》(以下简称《实施措施》),提出6个方面19条措施,支持市场主体更便利融入国内国际市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实施措施》提出的6个方面分别为加快推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加强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推动重点领域内外贸融合发展、强化财政金融支持、保障措施。
  在加快推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方面,一是规范地方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管理,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构建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二是提升资质认定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推动实施进出口商品第三方检验检测结果采信,推动与港澳地区检测认证规则对接和认证结果互信互认;三是全面梳理、修订妨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提高贸易政策合规意识和审查能力;四是支持行业协会、认证机构及企业积极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工作。
  在加强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方面,支持优质外贸产品进商场超市、商业步行街以及通过电商平台等方式开展内销活动,支持外贸生产型企业参加国内展会,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和开展经贸活动,支持省内药品持有人积极参加国家集采等活动,培育专业化外贸出口服务企业;做大免税购物消费市场,加快推进咖啡、热带水果等新型专业市场建设。
  在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方面,加强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老字号的保护,加大进出境货物物品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打击力度,开展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工作,强化电商平台对网络经营者资格和商品的审查责任;支持内外贸企业使用信用报告、保险、保理等信用工具,优化内外贸企业服务和管理流程;支持航空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新开和恢复境外航线,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支持企业加强保税仓储设施设备建设,培育海运核心企业,优化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门到门运输;将内外贸人才引育纳入“技能自贸港”行动计划,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技能人才。
  在推动重点领域内外贸融合发展方面,支持“链长”企业提供贸易、物流、金融等“一站式”服务,扩大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实施效应,逐步壮大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海洋渔业、健康食品加工等一批内外贸一体化领跑企业,支持港澳台企业拓展海南市场;围绕石化新材料、消费精品贸易与加工、生物医药、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现代渔业等重点发展领域在全省打造若干产业集群,加快“乐城研用+海口生产”联动发展,壮大全省海(水)产品产业,加快建设“南海粮仓”,培育天然橡胶、文昌鸡、芒果、冬季瓜菜等农业重点产业链;支持我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的建设推广。
 
·企业动态·
 
三友医疗拟100%持股水木天蓬
 
  5月6日晚间,三友医疗公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曹群、徐农合计所持北京水木天蓬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水木天蓬”)37.1077%股权。
  同时,三友医疗拟购买战松涛等股东合计所持上海还瞻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上海还瞻”)98.9986%LP出资份额,并通过三友医疗全资子公司拓腾(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拓腾苏州”),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张家港天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持上海还瞻1.0014%GP出资份额。
  交易预案显示,上海还瞻为水木天蓬的员工持股平台,除持有水木天蓬股权外未开展其他业务。三友医疗收购上海还瞻100%出资额,是为了间接取得其持有的水木天蓬股权。
  此外,三友医疗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本次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0%。
  完成上述交易后,三友医疗所持水木天蓬的股份比例,将从51.8154%提升至100%。其中,三友医疗直接持有水木天蓬88.9231%股权,间接持有水木天蓬11.0769%股权。
  据了解,三友医疗的主要业务系医用骨科植入物及耗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21年6月收购水木天蓬控制权后,主营业务进一步拓展到超声动力设备及耗材领域。
  水木天蓬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注于超声外科手术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医疗器械企业。水木天蓬生产的超声骨组织手术设备,支持开放手术以及通道和椎间孔镜下的微创手术,在中国、欧盟和美国获得了上市许可。
  三友医疗公告称,收购水木天蓬控制权后,可以使公司围绕骨科手术进行业务延伸,从专注于骨科植入物解决方案的研发到整个手术解决方案的提供,实现产品线的协同互补,骨科植入物团队与水木天蓬超声外科手术产品协同形成特色疗法。
截至此次预案签署日,交易标的资产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评估值及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赛力斯拟收购龙盛新能源100%股权
 
据悉,赛力斯(601127.SH)4月29日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重庆产业母基金、两江开投、两江产发持有的龙盛新能源100%股权。
龙盛新能源提供新能源汽车工厂的生产性租赁服务。龙盛新能源的主要资产为超级工厂,该工厂主要用于生产AITO问界M9系列等新能源汽车产品。
公告称,本次交易预计将达到《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标准,从而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目前标的公司的审计和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标的资产评估值及交易作价均尚未确定。
 
余承东改任华为终端业务集团董事长
 
据报道,业务涵盖华为所有消费类产品的终端业务集团(下称终端BG)出现重大人事变动。4月30日下午,华为内部公布人事任命,余承东担任终端BG董事长,终端BG原首席运营官(COO)何刚从余承东手中接过终端BG CEO一职。在此之前,终端BG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设置董事长一职。
  据报道,4月26日,华为与重庆车厂赛力斯( 601127.SH )合作的问界品牌有一辆车在山西运城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三人死亡,引发外界对问界汽车安全性的质疑。由于问界汽车是余承东在华为内部主导,外界难免揣测,此次人事任免是否与该事故相关。
余承东出生于1969年,于1993年加入华为,历任3G产品总监、无线产品行销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欧洲片区总裁、战略与Marketing总裁等。此次人事调整前,任华为终端BG首席执行官、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
余承东自2011年开始担任华为终端业务CEO,任职近13年。
 
·海外经济·
 
美国政府为“数字孪生”芯片研究所提供 2.85 亿美元资金
 
5月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通知称,美国政府已向一家研究所审批通过了 2.85 亿美元的《CHIPS 法案》资助申请,以开发芯片制造行业的数字孪生,旨在加快芯片设计和工程。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是硬件(在本例中为处理器)的高级软件模型,可以帮助节省时间和资金并提高效率。这一虚拟克隆技术使工程师能够在芯片制造开始之前预测问题并调整相应设计。
  美国商务部表示,AI 在该技术中也发挥了作用。“基于数字孪生的研究还可以利用 AI 等新兴技术来帮助加速美国新芯片开发和制造概念的设计,并通过改进产能规划、生产优化、设施升级和实时流程调整来显著降低成本。”
  该资金是 2022 年 CHIPS 法案拨款 390 亿美元半导体研发投资的一部分。美国已经根据 CHIPS 法案提供了多个制造业激励措施,其中包括向三星提供 64 亿美元、向台积电提供 66 亿美元、向美光提供 61 亿美元以及向英特尔提供 85 亿美元补贴。
美国政府称,该研究所的资金将用于基本运营、数字孪生研究、建立和支持共享数字设施以及劳动力培训。
 
欧盟委员会对Meta公司启动正式调查程序
 
4月30日,欧盟委员会根据《数字服务法》对元宇宙公司(Meta)启动正式调查程序。元宇宙公司涉嫌的侵权行为涉及其服务中的欺骗性广告和与政治内容相关的一系列政策,以及该公司向研究人员提供公开数据的访问权限可能存在缺陷等问题。
 
IMF预计亚太地区2024年经济增长4.5%
 
据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30日在新加坡发布区域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4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将从2023年的5%放缓至4.5%,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60%。
  报告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动力多样化,比如,大多数东盟国家国内消费有活力,中国和印度公共投资强劲,太平洋岛国旅游业快速增长。
  报告还说,该地区通胀有所回落,但各经济体的回落速度不同。一些经济体的通胀率仍高于央行设定的目标,一些经济体的通胀率则已达到或接近央行目标。
  报告指出,该地区各央行应继续密切关注国内价格稳定情况,避免过度依赖美联储利率变动预期来制定政策。
  IMF4月16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3.2%,较1月预测值高出0.1个百分点。
 
·研究探索·
 
“中国产能过剩论”的三大逻辑错误
 
著名财经评论员谭浩俊日前发表文章指出,虽然美国等发达国家铁了心要用“中国产能过剩论”来打压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想置中国电动汽车、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于死地。特别是作为经济学家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以违背经济学家良知的方式,反复指责中国“产能过剩”。但是,这一切正在沦为经济学笑话、国际笑话、时代笑话、历史笑话。就目前耶伦们发表的言论来看,“中国产能过剩论”至少存在三大逻辑错误。
  第一个逻辑错误:产品出口就是产能过剩。耶伦们的逻辑是,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光伏、电池等产品,都需要出口到欧美市场,于是,就认为中国出现了产能过剩,就要求中国压缩产能。否则,就会伤害全世界的企业和工人。我们不禁要问,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飞机,出口的多还是自己使用的多,波音公司是不是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应当压缩产能呢?还有,欧美发达国家生产和制造的芯片,主要是出口还是自用,是不是也是产能过剩,应当压缩产能。
  其他的,还有很多很多,欧美国家生产的产品,都大量销售到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是否都是产能过剩所致,都需要大量压缩产能呢?很显然,这是“双标”,也是“莫须有”,是面对中国新兴产业兴起,想用“产能过剩”的手段疯狂打压中国企业、中国产品,并以此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只是,在逻辑上是错误的,甚至是致命错误,既不符合经济学原理,也不符合经济学逻辑。否则,按照耶伦们的逻辑,应当所有的国家都维持自产自销格局,企业和农业生产者等,也应当自给自足,回到原始社会中去,而不能进行商品流通、商品交易。否则,就是“产能过剩”。
  第二个逻辑错误:技术先进就是产能过剩。在耶伦们指责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上,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中国政府给予电动车、光伏等国内清洁能源产业相关补贴。耶伦声称,中国之所以会提供大量补贴,就是为了在这些行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而因为补贴变得廉价的中国产品,对美国及其盟友产生了负面影响。她甚至煞有介事地称,中国此举会扭曲全球市场,伤害全世界的企业和工人。
  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美国媒体彭博社不久前发表的一篇分析报告,对美国指责中国新能源汽车出现产能过剩提出质疑。报告显示,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绝大多数排名靠前的汽车出口商产能利用率均处于国际公认的正常水平,美欧面临的问题是企业效率不如中国企业,而不是中国“产能过剩”。报道还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产品出口占总产量的比例远低于德国、日本、韩国等主要汽车生产国。如果中国确实存在“产能过剩”,可能会导致大量停车场挤满了未售出的新车。但彭博社综合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与行业协会数据分析,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并不高,无法得出“产能过剩”的结论。
  今年1月,有数据显示,美国一辆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为60544美元,比燃油车高出约13000美元。有媒体统计过,在美国,4万美元以下的电动汽车选择仅为在售车型的1/10。问题显然不是出在中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补贴上,而是出在美国电动汽车等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上,出在美国企业生产的电动汽车等的成本过高上。不自找原因,却指责中国“产能过剩”,也就难怪连欧洲网友都无法理解,《金融时报》网站相关报道下方的一条帖子这样写道:“起初说中国在绿色能源方面做得不够,现在突然指责他们做得太多。美国为什么不能闭嘴,而是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第三个逻辑错误:产能过剩美、中国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技术水平高、成本低、竞争力强,给美国企业带来的市场竞争压力大,于是,就把责任推给中国,认为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产能过剩”,会伤害美国企业与工人。这种逻辑已经没有多少市场经济含义和经济学内涵。耶伦们并不是不知道,而是假装不懂。原因就在于,美国已经将中国视为最强劲的对手,必须对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打压,必须遏制中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所谓的“产能过剩”,只是美国遏制中国强大的目标手段。显然,中国是不可能答应的,也是美国说了不算的。这种把经济逻辑扭曲为政治因果关系的行为,显然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这样的行为,即使放在“模糊经济学”中,也是不符合逻辑关系的,是“丑陋经济学”的一种表现形态。
 
·社团工作·
 
中基协发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
 
据报道,在征求意见稿发布一年之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于4月30日正式发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下称《运作指引》),并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据悉,在“史上最严”私募新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于2023年5月1日生效之际,中基协于2023年4月28日制定《运作指引》征求意见稿,在吸收借鉴前期经验后,从募集、投资、运作管理等多个环节对私募证券基金提出要求,还针对结构化发债、“押注式”重仓、通道业务等市场顽疾打出组合拳。
  500万元清盘门槛
  行业此前对征求意见稿议论最多的一条,就是“基金规模持续低于1000万元应当进入清算流程”的要求。《运作指引》此次作出调整:一是将最低存续规模降低至500万元,明确长期低于500万元规模的基金应当停止申购;二是在触发停止申购后、进入清算程序之前,增加缓冲期,即“停止申购后连续120个交易日基金资产净值仍低于500万元的,应当进入清算程序”;三是给予一定过渡期,将长期低于500万元的起算时间定为2025年1月1日。
  维持组合投资“双25%”要求不变
  《运作指引》参照《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提出“双25%”的组合投资要求,即单只私募证券基金投资同一资产不超过基金规模的25%,同一私募机构管理的全部私募证券基金投资于同一资产比例不超过该资产的25%。
  征求行业意见后,《运作指引》维持组合投资的总体要求不变。针对组合投资的执行需要考虑投资资产市值变化、明确对于不同类型资产的计算基准、被动超比例后的调整安排等问题,协会对相关条款进行了优化,明确可以按照买入成本与市值孰低法计算投资比例,补充了“同一资产”释义、投资比例被动超限后调整要求等内容。
从维护投资者利益角度出发,《运作指引》将申赎开放频率放宽为至多每周开放一次,并将6个月锁定期要求放宽至3个月,同时允许私募证券基金通过设置短期赎回费的方式替代强制锁定期安排,把选择权交还市场。对于《运作指引》发布前已备案私募证券基金的申赎及锁定期安排,不作强制整改要求。
  明确参与DMA业务不得超2倍杠杆
  《运作指引》对开展程序化交易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提出了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建立健全流动性、持股比例集中度、杠杆、交易频率、期现匹配、风格暴露、瞬时大额成交等投资交易的风控制度并有效执行;按照证券期货交易场所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履行相关手续,不得以规避报告制度等监管要求为目的分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
  《运作指引》还要求私募证券基金以风险管理、资产配置为目标开展场外衍生品交易,从降杠杆、防风险的角度规范单只私募证券基金参与场外衍生品交易的整体风险敞口。
  针对前期私募证券基金通过DMA进行杠杆交易的情况,《运作指引》明确要求私募证券基金参与DMA业务不得超过2倍杠杆,进一步控制业务杠杆水平;参与雪球结构衍生品的合约名义本金不得超过基金净资产的25%,减少监管套利空间。
  据中基协人士介绍,考虑到协会前期已向市场传达了限定DMA业务杠杆倍数、控制雪球结构衍生品投资集中度等要求,《运作指引》正式实施后,要求不符合场外衍生品交易条款的私募证券基金不得新增募集、不得展期,但存续已开仓的场外衍生品合约可以继续运作至到期,不受影响。
  大幅放松过渡期安排
  为确保《运作指引》顺利发布实施,避免对市场造成影响,中基协大幅放松了过渡期安排。
  一是对不满足组合投资等条款的存量基金,将过渡期大幅延长至24个月,相关基金在过渡期内可正常开放申赎、正常投资运作;二是对过渡期后仍不符合相关条款的私募证券基金,可继续投资运作至合同到期,仅要求不得新增募集、不得展期,不强制要求调仓或者卖出,影响较小。
  此外,涉及《运作指引》要求的基金合同条款发生变更的,变更后的条款应符合《运作指引》要求;过渡期内基金合同存续期限发生变化的,应当修改基金合同并约定在《运作指引》施行24个月内符合要求;无固定存续期限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应当在《运作指引》施行24个月内按照《运作指引》要求及协会规定修改基金合同,到期未整改的,不得新增募集规模,不得新增投资者。

近期财经动态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