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少,骨头“不够硬”
儿童时期骨骼的健康生长发育,对成年后的身材、体型及自然步态等起着重要影响。今年3月,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课题组对北京景山学校1100名6~18岁的学生进行测量发现,孩子们骨密度明显下降,有近一半学生骨矿量达不到平均水平。
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市儿童成人慢性病防治中心主任米杰表示,儿童青少年期获得的骨量,是人体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儿童青少年期未达到合适骨量,青少年期就容易骨折,成年后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也会增加。
米杰告诉记者,儿童骨骼“不够硬”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营养,主要是因为饮食里没有足够的钙。二是运动。有调查显示,中国有三成儿童每天户外运动不足1小时。如果缺了运动,即使营养合理,骨密度还是达不到。另外,遗传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发现儿童的骨矿量比同龄人低,首先要从营养角度来解决,比如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同时通过日照来补充维生素D。其次合理增加运动量,加拿大儿科协会建议,4岁以上的儿童,每天应有1个小时中等以上强度的运动。适当增加骨骼负荷的运动,比如跑步、羽毛球、篮球等,都是能够增加骨密度的运动方式。另外,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也会影响骨质达到健康的骨量,儿童要少喝。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