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高层参考 > >> 【中企博鳌论坛】小而美:中小企业的成功之路

【中企博鳌论坛】小而美:中小企业的成功之路

企业成功的因素,而不是政府给你多少支持。

Sushma Berlia:我想政府的确扮演重要的角色,不是说中小企业需要支持,而是说政府需要支持这些中小企业,在印度也是如此。中小企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增长和机会的增长扮演了重要角色,另外对国家的GDP增长也做了贡献。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依赖政府还是怎样,我们的确要提供一个生态环境,建立一个结构,让中小企业在公平的条件下进行竞争。

在印度,我们的政府已经努力想要建立一种机制,包括世界银行,还有一些关键领域中的优先贷款,去支持这种非银行性的业务等等。这些都可以转化,我们叫做理货,可以帮助减少中小企业营收方面的风险。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型甚至微型企业需要这些支持,还有一些也可以提供帮助,比如说农民的商会,很多成员都是中小的农户或者中小的企业,他们如何获利?依赖于我们的政策。同时,我们的协会也可以和大型的企业或者和媒体建立联系,因为大企业也要填补空白,他们寻找供应商或者生产辅助的服务或者产品的时候,他们会找到中小企业,他们提供的方式或者价格会更好,协会和商会嫁接的这样一种桥梁的角色,实际上可以在大小企业之间建立联系,所有的这些企业在当中也会获益。我们也会开展一些专业培训的项目,帮助我们这小型或者微型企业能够更加了解。比如说整个监管的环境、法律法规,还有关于文件或者政府的政策更新等等。另外,帮助周边国家举办我们用户的展会,这样可以加深大家的了解,这样他们未来有可能投资和出口。

我们也在做很多努力,我们也有供应慈善方面的组织,比如说是通过教育的形式,这当中包括大学。在有一些大学当中我们打算做这样的事情,当我们和中小企业合作的时候,我们帮助他们使用我们的专业技术,包括教职员工的专业技术帮助中小企业,同时使用效率高的方法进行种植或者交易。当中小企业长大变成大企业的时候,前面发言人提到很重要的一点,既然变得大而强了,但是也不能失去核心价值观,要有创新的能力,做决策要很快,而不是僵化,大企业并不是让小企业合在一起,而是小企业长大之后要持续核心价值观。企业的决策框架当中应该减少层级,使得更加扁平。

刚才您提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不光是知识产权法律的问题,重要的原因是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如何进行执法。我们中小企业如何进行自助,而不是依赖政府,面临风险怎么管理?我想跟大家分享我们早期在印度做的一些事情,除了我们已经做的事情以外,就是说我们非常关注企业的现金流,你一定要关注这些问题。我们和大学一起合作,帮他们分析出成本,通过创新创造出新的产品。而且我们也帮助他们建立品牌,我们的产品一定要建立品牌,要有品牌认知度。而且我们也提供了很多融资方面的帮助,不光是加强资产负债表,你的资产负债表要做的更好。资产负债表做的漂亮才能拿到融资,这些做法都要确保企业当中的问题比较少,要更加关注核心业务。比如说您要获得短期融资,你的应收帐款,当有人要投资你的时候,他们可能要看一下二手购买等等,这都是中小企业早期成立的过程当中要考虑的问题。

何振红:谢谢您的分享。刚才讲到另外一个问题,小企业是否小而美,小企业不是单独的孤立的存在,也不是和大企业对立的存在,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可以形成一种合作关系、配套关系。在这个成长过程中间,政府不仅仅是唯一的力量,还有商会的力量。

Gary Rieschel:我想区分一下政府政策和政府投资之间的差别,刚才高先生提到太阳能光伏板的产业,低成本的企业成为支柱的企业,帮助这个行业发展。实际上我们有两个行业,每个行业有一百多个参与者,你们天合光能投资很多RND,比如说你有创新的知识产权,但是别人要复制你成本就非常低,政府应该保证我们竞争的环境是平等的环境,建立游戏规则,我们在中国和其他投资关系当中,有时候我们投资于某一个行业的私有企业当中,当地政府也会投资。

在美国,比如说医疗设备或者医药行业,有的公司控制了90%的行业贡献,所以他们非常高效,所以每一件事情在过去二十年当中获得了整合。今天的中国经销商在同一个行业可能有一万两千个,当地的企业也会投资,如果你要整合这些,必须在当地政府进行谈判,这是非常难的,也就是说中国不是公平的,中国自己就投资,中小企业也投资。高先生、徐先生都说过,在过去很多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必须发展达到一定规模,这样才能获得很好的融资。在中国越来越趋向服务行业的时候,不一定要符合同样的保证盈利能力的要求,我认为中国政府、中国经济实际上不如印度经济的发展的。对中国企业来说,小而美的比喻对于创新的企业家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你关注的是服务的质量。制造的行业非常重要,但是我认为在中国要加强的是服务。

Gilles BARISSAT:我完全同意刚才说的,不要等待政府,会给你一些特殊的待遇或者保护,也可以靠自己。我知道很多当地政府会对中小企业做一些事情,这是很好的,但是这并不是我们开办中小企业的必备因素,或者他只是一个补充。作为一个小企业来说,如果你做的是细分市场,我们要考虑怎么发展,我们必须面临一些风险。市场当中有一些风险,但是风险越低越好,当然这有时候是不太可能的,比如说一个产品或者一个服务,如果市场是细分市场,你非常了解和熟悉,而且在这个国家的行业当中是领导者,你可以从一个国家到另外一个国家发展,这是全球化的市场,并不容易做,但是是可以做到的,有这样的可能性。比如说细分市场,你会进军到其他国家当中的细分市场。

Patrich Foo:我觉得政府可以帮忙,如果是一个新的市场,比如说我们看到以色列、俄罗斯会有这样的政策,我觉得政府或者机构帮忙的话可以帮到中小企业。

何振红:我们从徐总开始,用一句话来总结你对今天这场论坛的核心观点。

徐剑光:小而美企业关键是强调可持续的创新力,做出自己的“DNA”。

埃曼努尔·利米多:你不能依赖别人,但是你必须有很好的合作伙伴,尤其是你要想进军国际的话,必须要很好的合作伙伴。

高纪凡小的企业最关键的能力是他要能力有一个灵活应对整个环境变化的能力,就是达尔文说的适者生存,不大者生存,如果一个企业能够适应市场,我觉得他会有一个好的发展。

Chris Frasers:中小企业最美丽的地方就是他们有能力去成长,来获取骄人的成绩,这一切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当中通过承担风险来实现的,但是我觉得小企业最美的地方就是他们能够变大。但是我个人认为他们最美的地方,他们会有望成为未来行业的领导者,我们要找到最合适的去帮助他们成长,扶植他们。

Sushma Berlia:我的总结就是,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很棒的点子,是去填补空白的创新的点子,一定要找到和你有共同理想和坚信你的人。

Gilles BARISSAT:对小企业来说就是要有信心,对市场、对客户。

Patrich Foo:发展要快,质量要好。

谷懿:极致的保证竞争力,要知道知识产权是什么,并且要有一颗做很长时间的心,比如说一百年。

李子彬:坚守和专注,持续不断的开发,并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Gary Rieschel:你要了解自己的风险和目标是什么,你能承担多少的风险。

何振红:各位嘉宾都总结了,我们进入提问环节。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李会长,很多观众和很多嘉宾都知道您是中小企业联合会的会长,我想问的是,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融资难,您是会长,怎么帮助中小企业融资,为什么难?因为小企业没有什么固定资产,没有什么抵押,这种情况下出来这些政策,对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是很难的,李会长有什么高见?希望在行业当中促进一下。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以营收作为中小企业的界定还是以人数作为界定?有没有微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界定?

李子彬:有人说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上的问题,这句话对了一部分,有一部分不对。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要远胜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个是间接融资,就是银行信贷,一个是直接融资,比如说上市、发债等等融资。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中国的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之后,再一个是银行体系不完善,中国的商业银行现在搞的基本都是抵押贷款,所谓担保贷款说到底也是抵押贷款,许多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抵押贷款的资产,中国的银行可以抵押的产品只有土地,还有土地上的固定资产,像应收款、专利技术目前都不能做抵押,所以很多中小企业不具备从银行取得贷款的能力。另外,他们偏爱大企业,给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相对风险也高。我知道美国现在有八千家银行,香港有两千家银行,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才有一千多家银行,这包括1980年后来成立的八百多家银行,但是现在中国市场都不到两千家。我们通过融资租赁取得资金的渠道狭窄,目前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只占10%左右,90%还是靠抵押贷款。要改革商业银行的体制和机制,完善银行的体系,是比较大的一个动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调整。培育、规范、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这是更需要二十年、三十年的事情。因此,这个过程中,中央政府出台的政策都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而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资本市场的完善正在逐步推进,中小企业的环境会越来越好,但是困难依然很大,要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

第二,你问到这个文件,过去出台的文件都是支持中小企业的文件。从去年开始,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始出台支持小微企业的文件。最近几天中国银监会还出台了一个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和措施。

谷懿:我可能跟这位提问的先生分析一个例子,我们公司印象笔记现在看起来很风光,但是我们年前是将近破产的,当时手里面可能就只有一两个月的工资,发完工资就要关门了。我们一直讲核心竞争力,当时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用户,用户喜不喜欢你就是最大的指标。我们当时有一个瑞典的用户,从没有见过面,然后写信给我们CEO问我们需不需要融资,可以投给我们,然后给了我们50万美金,我们正是因为有了这笔资金,我们渡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非常感谢这位用户。刚才李会长说希望政府帮助银行更好的支持中小企业,如果作为一个中小企业,你光靠银行给你借钱才能生存下去,我想也是很难持续下去的,所以专注于你的核心竞争力,就像我们专注于我们的用户,我们不排除以后还会融资让我们继续生存下去。

提问:小微企业的界定是怎么定的?按照人数还是按照营收?

李子彬:有营业收入和人数两个标准。企业人数20个人,营业收入300万,这个算微小企业,这个可以查相关的规定,我们有标准的。

提问: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怎么能够找到合适的人来初创企业?就是创建公司的时候找到合适的人员,从人员角度来说,企业能够做什么?政府能够做什么?

Sushma Berlia:不太理解你的问题,你是说找到合适的人才管理这个公司吗?

提问:我们可以找到管理层,管理层有比较好的能力,但是怎么找到合适的员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总是会面临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找到合适的人,小企业非常难。

Sushma Berlia:你的问题非常好,中小企业面临挣扎的一点,刚开始你会面临很多融资上的风险和困难,尤其对亚洲而言,很多中小企业缺乏人才,我们也看到周边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中小企业也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我们在印度也面临这个问题,我想在中国也是如此,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我想大家面临的压力是年轻人找到工作很难,他们是不是愿意承担更多风险,拿到更多的薪酬或者只拿公司的期权。目前在印度对于劳动力来说并不面临这样的风险和困难,也许印度和中国文化不同,但是在印度如果你没有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没有拿到好的薪水,可能父母就比较担心,我想这是文化的问题。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你怎么找到合适的员工,采取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比如说一个公司里面可能有20%可能是非常不错的,中间的60%可能会起起伏伏,但是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你可以利用你的领导力和才华,对中间部分的人进行鼓励,让他有更好的生产效率,所以领导非常重要。

怎么能够吸引比较合适的员工,让他们成长,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业务?如果提供这样的机会的话,你会让这个员工很快的了解业务的各个方面,你可以提这样的机会,小而全,让大家接触不同层面的业务,这是大企业中做不到的。

在印度也一样,中小企业人才流失是一个问题,不仅是对中小企业,对大企业也是如此,我们希望把人才的价值发挥出来。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他们要不然去了我们的供应商和客户那里,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难的任务,但是我们要承担,要找到一个途径。之前我也谈到和大学、商会进行合作等等,你可以通过和他们的合作找到其他领域的专才,也许是通过其他领域找不到或者

相关热词搜索: 中企博鳌论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近期高层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