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要求财务公司增强合规意识
6月5日,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在财务公司年会上表示,"通过去年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我们)发现财务公司在合规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同,财务公司的从业人员大多来自企业,对金融并不了解,"隔行如隔山"。
2014年年底,银监会启动"两加强、两遏制"全系统大检查,发现财务公司存在的问题"都是一些低级问题"。比如公司治理不健全、贷款三查不到位、五级分类不准、拨备计提不准、账务核算不准、科目使用不当、委贷业务和自营业务互转、超业务范围经营、前中后台不分、风险责任不明等问题。
"财务公司是金融机构,就得懂金融的规则,守金融的规矩,有金融的操守。"杨家才指出,财务公司需增强合规意识。"一要学习,回去以后把金融的规则拿出来学一学;二要培训,财协要组织专业的培训;三要建章立制,每家财务公司要建立符合自己特点的规章制度;四要严格查处,违规必究。"杨家才表示,无论是对财务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还是内部工作人员,凡违规都要严格查处,"不查处,长不了记性"。
强调评级意识
5月31日,在2015年财务公司年会上,首次财务公司行业评级结果正式出炉。评级结果显示,过半公司仅被评为B级。196家财务公司中,40家评级为A,为创新类公司,占比约20%;115家评级为B,为发展类公司,占比近60%;41家评级为C,为成长类公司,占比约20%。
财务公司的评级有两种:一种是行业评级,另一种是监管评级。据杨家才介绍,监管评级以财协的行业评级为基础,监管评级与业务范围挂钩,并不向社会公开。如果某财务公司的行业评级是创新类,公司凭借行业评级,可以向监管部门申请业务范围,监管部门会告知能或者不能。"如果指标中有不真实的内容,监管评级就会降级,该财务公司就不能再获得创新类的业务范围,以此来进行约束。"
其中,成长类财务公司只被允许做基本业务;发展类财务公司可做如产业链、发债、投资等业务;创新类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更宽,如资产证券化、境外子公司、企业集团的个人业务等。
"各财务公司都要有评级意识,要有升级意识。希望大家一是要重视评级、支持评级;二是不能弄虚作假,如果发现了就直接降级;三是要根据评级情况,制定整改、发展的着力点,弥补短板。"杨家才强调。
强调平台功能
中国财务公司协会(下称财协)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财务公司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18.83亿元,同比增长36.22%;税后净利润167.76亿元,同比增长36%。但与此同时,财务公司表内外资产规模开始下降,幅度近5%。
对此"高利润、低规模"的现象,杨家才提醒道,财务公司发展要保持一个稳健的速度,不要一味地求快。各财务公司要根据自身特点,能走多快就走多快,不要去比速度、比规模、比收益率。"要面对现实,不求快、不求大、不求全,但求稳。"
2014年12月,国资委和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央企业财务公司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财务公司要以服务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为基本定位,须充分发挥"集团资金归集平台、集团资金结算平台、集团资金监控平台、集团金融服务平台"四项功能。"就是为了解决一些企业集团不切实际给财务公司下达高指标的问题。"杨家才说。
"不要小看结算业务,中国走出去的银行,出去主要是做这个业务。"杨家才指出,如果财务公司所在的企业系统内,每一笔钱、每一笔交易的资金都通过财务公司来结算,效益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同时,监管也鼓励,企业集团的对外融资由财务公司统一来做,"对外一把抓,回来再分家"。有的担任顾问,有的作为渠道,有的是中介,有的搞承销,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集团营运资金。
金融服务平台是指包括财务顾问、投资管理、簿记、托管等业务。"现在这些业务都让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争取走了,而财务公司身在其中,为什么要让手边的业务溜走呢?"杨家才指出,要么是财务公司不懂这些业务,要么是缺手艺,没有金钢钻,不敢揽这个瓷器活儿。"这是素质问题,也是企业集团的公共关系问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财务公司首先把脚下的业务、自家的业务做好。"
此外,杨家才指出,财务公司要建设行业公共服务设施。比如说信息系统,财务公司行业评级可以用系统来监管,看财务公司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大家都能查询。
再如建设财务公司呼声较高的清算系统。杨家才指出,纳入央行的支付清算系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进入,大家都进入大的清算系统;另外一种是单点接入,多点清算。"财务公司行业可建一个内部的清算系统,用一个口子接到央行支付清算系统里面,减轻央行压力,这也是一个办法。"
强调稳健发展
监管如何看财务公司的发展?杨家才要求,财务公司要做好四个方面:
一要有稳健的公司治理结构。财务公司虽说是企业集团的成员,但也是独立法人,所以公司治理、"两会一层"、内部控制系统等都要健全。
二要有稳健的发展战略。集团有集团的发展战略,财务公司也要有自己的发展战略。杨家才指出,各财务公司今年要提交一个经过董事会讨论通过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至少是五年的,以后就执行这个战略发展"。战略要分远期、中期和近期。监管机构就按照这个发展战略,对财务公司每个继任者进行教育和高管资格审查,这一点要作为监管的重要内容。
三要有稳健的核心主业。"财务公司现在两百多家,不要做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业务,要体现自己的特点。"杨家才说,各财务公司都要有自己的功能定位,有自己的主打产品,把强项做强,用核心主业支撑发展,给稳健发展注入长效机制。
四要有稳健的合作伙伴。财务公司要考虑如何与银行、证券、保险等同业机构进行合作,建立稳健的合作关系。同时,还要争取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大家都要求降低存款准备金,一味降准也不一定是好事。"杨家才说,财务公司一方面缴纳存款准备,另一方面可以争取再贷款、再贴现支持,不失为是一种政策选择。如果说直接争取央行基础货币投放,通过再贴现、再贷款给本身就在实业的财务公司,不仅直接传导了货币政策,而且可以直接降低企业集团融资成本。有了央行的支持,有了稳健的金融合作伙伴,财务公司的发展就会减少很多后顾之忧。
在今年1月银监会架构大改革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是:重新划分银监会与地方银监局的权责。在近期召开的2015年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年会上,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再次强调,对财务公司的监管要强调属地意识。
"所谓属地意识,是指财务公司要属地注册、属地经营、属地监管。"杨家才指出,财务公司也应按属地管辖原则由所在地的银监局监管。相关监管细则由非银部制定,各银监局执行,这样可缩小监管半径,缩短监管链条。"现在银监会的非银部专司再监管,以后更多是管银监局是不是按照监管规定办事。"
属地监管
今年年初,银监会已将直管的9家信托公司交由地方银监局监管,建信信托被划归安徽银监局监管,中信信托、中诚信托、外贸信托、英大信托、中粮信托、华鑫信托、民生信托、金谷信托划归至北京银监局。
杨家才表示,强调属地意识需要做到的是:
第一,监管会审制。新机构的准入细则里,明确规定了尽调、论证、会审三步曲。第一步是尽调,银监局要了解自己的监管对象,包括了解它的业务、风险等。银监局要先作尽职调查,再汇报。
"非银部在审查过程中,过去是要求机构做出承诺,考的是机构的高管人员。现在不考机构的高管人员,而是考银监局局长,是否了解这些公司。"杨家才强调,银监局局长要作背书人,担保数据的真实性。"以后这些数据有一个是假的,局长就可以下课了。"
关于会审,杨家才指出,本来法律规定新机构的准入权是银监会,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干预,但是银监会愿意让渡50%的权力给地方政府和国资委,只有双方共同认可,才可以批设新机构。"当然,这是一把双刃剑,共同认可意味着一旦机构出了问题,责任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需要共同把这个事情处理好。"
第二,监管会谈制。杨家才指出,各地银监局要对财务公司的监管情况采取会谈制,要对机构进行全面体检,检查情况,发现问题,找出原因。针对发现的风险问题,与企业集团进行会谈,与外部审计机构会谈,与地方金融办会谈,如果做了外汇业务,还要与外汇管理部门会谈。
第三.监管通报制。杨家才指出,财务公司的监管现都下放在各银监局,银监局要把监管情况向机构的"两会一层"做一次通报,每半年一次。"通报就像做保健,机构如果有问题,要及时告知,不要等风险积累成灾,不可救药时再说。"
第四,监管报告制。各银监局要把财务公司的年度监管情况,向省政府写一个报告;属于国资委管的,向国资委这边写一个报告。杨家才指出,去年开始,银监会就集中汇总财务公司的行业情况向国务院报告,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批示肯定。
"增强属地意识是简政放权的需要,也是监管改革的需要。"杨家才强调,新设机构的批筹、出现风险之后的重组改制、破产重整以及市场退出的审批权限在银监会,其它业务均下放至银监局。"非银部就在后台监督,看谁干得好,谁干得不好。谁干错了,就收谁的权;哪一项干错了,就收哪一项的权,让会干和不会干的银监局具有不同的权利,这样做也改善和优化了监管机构对财务公司的服务。"
近期高层参考
栏目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