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高层参考 > >> 【两会吐槽】政协委员们在关注什么?

【两会吐槽】政协委员们在关注什么?

本刊记者/曹顺妮

3月12日上午10时,秀场落幕,历时9天半。2172名全国政协委员,次第走出人民大会堂,堂顶的上百小红旗,在清冽的北风中,呼啦啦作响。有人在合影留念,有人匆匆赶往停在广场上的大巴车。所有这一切活动,都在警戒线内。以往赶大集般热闹的广场,此刻只有委员们,和他们乘坐的大巴车。警车、特警车、救护车,四散在角落。

居庙堂之高的委员们,12%空手而来。截至到3月7日,88%的委员提交了5875份提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闭幕会上,提案审查报告中公布,并案、撤案202件后,立案4982件,人均2.29份提案。

再来看看这些提案都在关注什么:

首位的是改善民生类,1484件,占比29.8%。其中,教育科技(606件)、医疗卫生(337件)、就业住房及收入分配和保障(332件),这三类涉及提案最多。共性是,翻看过往几年提案,大都如此,城乡教师资源如何配置、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关注留守妇女儿童……。

采访委员们时,他们的口头禅也经常是,我当了这么多年委员,从一开始就在说这个问题。提案还是那些提案。百姓的问题还是那些问题。

第二大类是关于深化改革。既然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委员们张口闭口就爱说改革,1018件提案,占比20.4%。其中财税金融体制改革(380件)、行政体制改革(287件)、多种所有制经济(147件),减少行政审批、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统筹户籍制度改革……。

共性依旧是,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提案同。

没必要继续往下罗列了,因为你不会有欲望看下去,我也没欲望写下去。来一些你在电视画面里看不到的吧:

某委员在小组讨论中说,我们应该搞一些闭门会议,记者不能参加。有人回应他,没事的,记者也没乱写。习近平都说了,改革要公开透明,不知道这些委员们为何还在想着如何搞关门会议。

某委员吐槽司法不公,我一个委员,到法院都见不到人,大雨里等了1个多小时,撑伞的手鲜血直流都没人来理你。百姓在衙门口岂不是更苍白!众委员响应,是啊,现在出点啥事,第一反应就是找人,没人解决不了问题。看,这些管理着动辄就百亿、千亿资产大公司的头头们,解决问题的出路,还是“杨三姐喊冤”、靠关系摆平。

某拿着环保袋的明星委员,极少出现在小组讨论中。还有的委员,小组会开了一半了,才进门。有的委员,可能岁数大了,小组会开到一半,说要去看病,走了。

临时凑的这些讨论小组,大多数委员叫不全本组人的名字。还有的委员,说着一口流利的家乡话,没人听得懂。有人建议,小组成员要经常走动,经常搞点活动。有的委员说,自己从职位上退下来了,现在去哪已经没人理了。

每次两个小时的小组讨论,偶尔会观点四溅,惯常是几个人说,剩下的坐在那里,喝喝茶,划拉几下手机。有时也会冷场,有的委员打破沉默,说,那我也说两句吧。

反正说什么都不用问责,不说也没取消任职资格。口水会么,到了点就停下来。大家快速回酒店房间,有的被记者拦下来,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有的会直奔食堂。

一位委员走错了食堂,跑到了记者和工作人员吃饭的地方,喝了一口汤,就无法再下咽,“难吃。”

没有这个细节,我不知道电视上播放的委员吃自助餐的画面背后,吃下去的东西还是不一样的。

饭菜可口,房间还备有丰富水果,出行有专门大巴车接送,交通管制让委员们在北京畅通无阻。就在会议闭幕后,委员们又神气地坐着专门的大巴车,一辆辆呼啸而过时,忽然一声“我冤啊”的惨叫,在天安门广场南侧的警戒线处传出,一大叠传单散落一地,十几位警察、便衣蜂拥而上,传单瞬间被收走,一张都不落。一位双腿缠满绷带的男子,哀嚎着从轮椅上滚落下来,趴在地上声嘶力竭喊着什么。警察围起的人墙,把这一幕挡得严严实实,被警戒线隔离的路人,远远看着,摇摇头,叹着气,再看看大巴车一辆辆从眼前飞驰而去,没有一个委员看到窗外的这一切,他们低头玩着手机,或者谈笑着,在他们的车厢里,只有温暖。

“刚才被警车已经拉走三拨了。”一位等车的市民,在前后20分钟内,看到了太多,“路人没有捡到一张传单,都被摁下了。”

一位老人盯着大巴车,自言自语,喊冤有用吗?这些人看见吗?

近期高层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