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成都一早就下起了绵绵细雨,然而四川省企业家国学堂人济满堂。川渝两地的企业家和国学与养生爱好者120余人,正沉浸在当代新道学开创者、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孚琛教授讲演的道家文化与道学养生课中。胡教授已过古稀之年,容颜却不过五旬,尽现传统文化“慈孝善贤”的深厚修养和中华道学“参天地、同日月、契造化、返自然、还本我、修性命”的养生妙用。
胡孚琛教授在四川省企业家国学堂作道家文化与道学养生报告
胡教授说,道家认为,凡尊道而贵德,符合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的行为,都是善的、美的、真的,有人生价值的。反之,那些违道背德,违反发展规律,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就是恶的、丑的、假的,应该被世人唾弃的。道是人类社会伦理价值观念的最高支点,道德社会是人类社会秩序的最高理想。当其“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最后由礼蜕化为“利”,社会道德水准依次下降,一个“上下交争利”的社会是违背道德的。以上为新道学判定人类社会一切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尊道贵德是道家伦理学的核心。
四川省企业家国学堂现场一角
胡教授说,道家的学说总体看是一门“天人同构、身国一理”的学问,包括究天人之际的自然学说,察古今之变的历史学说,穷性命之源的生命学说。集中了自然、社会和人体生命的智慧,既可以用来治国理政,也可以用来修身养生,这是中外文化与学术界已有的共识。医药学和养生学是中国道学重要的分支学科道家养生重视在疾病未来之前,进行身体自控调理,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道学历来将人体看作是由形(躯体结构)、气(生命结构)、神(心理结构)三个层次组成的巨型动态开放系统,形、气、神三重结构不分离才能组成有生命有思想的人,形(肉身)、气(能量流)、神(意识)相分离就意味着死亡。因而道学的养生方术,也是从形、气、神三个层次入手展开人体修炼工程。按摩、导引、武术等健身方法是炼形的,各家行气之法、胎息、龟息等是炼气的,内视、存思、守一等法是炼神的。另外还有服药以补血,服气以补气,采光以养神等借外物以自固的养生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道教健身术。
著名书法家李教文先生代表国学堂向胡孚琛教授赠送书法作品
为满足广大人士对道家文化的探究和养生健身的需求,省企业家国学堂将在后继的活动中安排与养生相关的课程和活动,敬请大家关注和参加。四川省企业家国学堂活动咨询报名电话:18981848118,联系人:舒志宏。 (四川省企业联合会 舒志宏)
延伸阅读:胡孚琛教授简历
胡孚琛,字中孚,男,胡孚琛教授1945年12月生于河北省吴桥县,中学时代在河北省泊头市读书,1964年考入天津市南开大学化学系,1969年毕业,先后在河北省海兴县卫生局和沧州地区行政公署化工局从事医疗卫生和化工技术工作。1979年考入广州市中山大学读研究生,从事自然科学史和信息论的学习与研究。1982年获硕士学位,分配到济南市山东大学任教。1984年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1985年初入学,专攻道教史和中国哲学。1988年初获哲学博士学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从1993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胡孚琛教授是中共党员,哲学博士,担任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留学生导师,大陆、香港、台湾等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研究范围是中国哲学及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家与道教文化为研究方向。胡孚琛教授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道学文化专家,从事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30余年,在道教内丹学和老子《道德经》的研究中做出重大贡献。胡先生文理兼备的学术背景使其能鞭辟入里、高屋建瓴地把握住学术研究的命脉,以大智慧达到学术高峰;锲而不舍,艰苦卓绝,力排万难,将学术研究开出新路向,完成其创立新道学的学术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