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市场行情 > >> 地方特色明显,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

地方特色明显,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8-16 00:00:00

  编者按: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201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骨干企业培育工作座谈会。会上,来自北京、山东、上海、厦门的地方经信委代表进行了典型经验发言。为了突出地方特色,明晓地方成果,方便其他地方借鉴,本版特将这四个城市的代表发言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北京  加快“两个能力”建设 着力核心企业群建设

 

  “可以说,当前既是北京市产业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姜贵平表示。

 

  2012年,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261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软件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676亿元,同比增长22.2%。全行业实现增加值1610.8亿元,同比增长6.2%。信息技术外包实现25.2亿美元,同比增长40.4%。

 

  “我们的产业规模用20多年的时间实现千亿,用4年的时间(于2010年)实现了从1000亿到2000亿的跨越,用2年的时间再次翻番。可以说,发展是十分迅猛的。”姜贵平不无欣喜地表示。

 

  “两个能力”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2013年以来,北京市软件产业结构性转型特征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传统业务严重下滑与自主、高端、新兴业务强劲增长并存;大型企业加快向外整合产业链与本地中小企业内生增长并存。姜贵平表示,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与“两个能力”的提升密不可分。

 

  软件能力和系统能力是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核心能力。软件能力是企业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产品市场化的综合能力,是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是产业的立身之本。软件能力主要包含软件技术创新能力、软件产品开发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平台开发能力、产业生态建设能力、标准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等。系统能力则是向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能力,是企业对综合资源的运用能力,是产业的强体之源。系统能力需要企业综合内外部资源,为客户提供从咨询、实施、运维、持续改进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标准化的服务。

 

  “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说,‘两个能力’有其不同的内涵和侧重点。”姜贵平介绍,行业应用软件企业,其软件能力在于将行业知识转化为软件产品,并加以推广。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企业,其软件能力在于不断创造符合用户需求的新产品,不断探索符合用户消费习惯的商业模式,不断地提升和改进用户体验和用户忠诚度。系统集成企业其系统能力在于提供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和基于知识库形成的标准化服务能力。

 

  综合来说,软件能力与系统能力相辅相成。软件能力是系统能力的基础,为系统能力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系统能力是软件能力综合体现,将软件能力快速转化价值、形成规模。2012年,北京“两个能力”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产业发展的预期目标。

 

     龙头企业引领产业价值链形成

 

  着力培育骨干企业,一直是北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常抓不懈并取得突出成效的重点工作。2012年,北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重点骨干企业市场地位得到增强。

 

  2012年,年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1家,超过软件业务总收入的46%。在2012年福布斯中国评选的移动互联网30强中,北京占据16席;在2012德勤的高科技、高成长中国企业50强评选中,北京软件16家。

 

  在总结北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取得的经验时,姜贵平介绍,北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培育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企业群体:

 

  突出政策引导。按照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的“集中资源扶持大企业、新型企业和快速成长企业,重点支持20家领军企业和300家骨干企业”,在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北京着重形成以平台型企业为龙头的新型产业价值链,带动整合千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

 

  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并实施动态管理。根据“打造一批大集团、聚集一批大总部、做强一批高端企业、培育一批高成长企业”的“四个一批”工程的要求,北京市经信委对入选“四个一批”工程的企业,逐一明确企业的战略规划、企业未来3~5年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企业拟安排的项目计划等,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一企一策”的制度化服务机制。2012年,“四个一批”工程中10家“做大”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约达到940亿元,约占全市软件业务总收入的25.6%,10家“做大”企业平均软件业务收入显著增加,由平均每家收入65亿元提高到每家94亿元,提高了44.6%。

 

  支持骨干企业重组兼并,把企业间的重组兼并作为优化产业布局的有利手段。2012年,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披露的兼并收购案例35起,涉及金额约103亿元。二六三通信公司、博彦公司等通过海外并购获得新的进展,全年海外并购交易额达1.8亿美元。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在中关村核心区内建设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整合行业机构资源,重点打造“两个大厅、六项服务”为核心的公共服务体系,并组织开展公共服务平台“进园区,送服务”活动。2012年,公共服务平台办事大厅接待前来办事的企业3740家,办理服务事项14381项,企业办事效率提高50%。

相关热词搜索: 地方特色明显软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