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市场行情 > >> 消费更为理性,进口葡萄酒市场酝酿新变局

消费更为理性,进口葡萄酒市场酝酿新变局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3-29 00:00:00

        延伸阅读   品类营销将受到重视

 

        策略不同,姿态不同,目的相同,国际葡萄酒品牌在竞逐中国市场的过程中都想分得一杯羹。不过,不少进口葡萄酒企业都有一个同感:市场并不好做。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进口葡萄酒缺少品牌效应;二是操作门槛低。没有品牌效应就不会有真正的市场影响力,也不会有真正的销量产生;进入门槛低,很多中小企业可以直接从国外进口。造成的结果是进口酒泛滥,面对如此之多的进口葡萄酒品牌,消费者不免会眼花缭乱,记不住也分不清葡萄酒的品牌,对销量十分不利。

 

        深圳市智德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惠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即是品类营销。每一个品牌都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品牌名,另一个是品类名。只做品类不做品牌最终是为别人做嫁衣,只做品牌不做品类,难以开创全新的竞争市场。进口葡萄酒之所以被国内经销商选择,不仅仅源于进口葡萄酒众品牌的齐聚,更重要的是进口葡萄酒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中的一个大品类。

 

        拉菲已经是高档进口葡萄酒的代表之一,CASTEL是法国进口葡萄酒的代表之一,这些基本的品类划分,使这些著名的国外葡萄酒品牌逐渐实现中国市场的品类化。品类化的不断积淀与扩展,给经销商带来了更大的利润和商机。

 

        进口葡萄酒经销商可以借用品类来形成消费者心智中的独特地位,再配合其他营销举措将会收到明显的效果。时下,白酒中不少品牌正是打出了茅台镇的概念,从而获得了品牌溢价和市场认可,这正是品类营销的运用。

 

        回顾进口葡萄酒市场近些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整个进口葡萄酒行业在沿着单纯的产品导入时期-注重品牌知名度的品牌时期-代表产区葡萄酒的品类时期的路线发展。在2012年秋季全国糖酒会上,广州十六区酒业有限公司携手美国第二大葡萄酒庄园豪客酒庄,共同举办了美国葡萄酒鉴证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客户、媒体代表共同鉴证了“绝对美酒”——绝对的美国葡萄酒,打响美国葡萄酒中国市场信誉保卫战。

 

        十六区酒业总经理李晓皓表示:“纵观国内进口葡萄酒市场,各类葡萄酒加盟商众多,品牌杂乱、假酒泛滥,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准确判断,而且葡萄酒销售人员对于葡萄酒知识了解不足,往往很难为消费者推荐最适合其饮用的葡萄酒,导致出现问题无法追根溯源,影响了葡萄酒的品牌形象。此次我们共同鉴证美国葡萄酒的优秀品质,就是希望通过产区来提升品牌的溢价和市场认可度。”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相关热词搜索: 消费更为理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