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市场行情 > >> 茶叶稀土限量标准影响出口,专家呼吁重新评估

茶叶稀土限量标准影响出口,专家呼吁重新评估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9-26 00:00:00

  “合格”遥不可及

 

  既然稀土限量标准对茶叶产业影响如此巨大,茶商为何不“痛改前非”,向标准看齐?

 

  “我们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当记者通过阿里巴巴向福建安溪一家茶企负责人询价时,该负责人向记者如此回应。

 

  安溪作为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茶业发展颇为迅速。然而对当地茶商来说,稀土限量标准似乎已经成为压在他们身上无法移去的重担。

 

  杭州茶叶研究院的副院长杨秀芳告诉记者,茶叶中的稀土含量之所以难以抑制,是因为稀土源自茶叶的生长过程中:茶树从土壤中会吸收稀土金属,给茶树喷施含稀土的“肥料”也会造成稀土在茶叶中有残留;即便前述情况可以避免,茶叶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地积累一些元素,而且生长期越长,稀土含量就越高,无法避免。

 

  尽管如此,各地茶人仍在努力接近标准所限定的底线。

 

  以安溪茶叶现状为例,当地农业与茶果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事实上,自茶叶稀土标准发布实施以来,各产茶区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一问题:一方面,监管部门在加强对茶园土壤稀土含量的普查、检测,对土壤稀土含量高的茶园逐步实施退茶还林,对新改造的茶园严格控制其土壤稀土指标;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在加强对肥料的把关,稀土含量高的肥料一律禁止销售和使用,不准进入当地市场,近期已有数十种肥料在安溪被下架。这些措施对茶叶质量安全的提高的确发挥了一定作用。

 

  然而这些措施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上述安溪的茶企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内部的质量管控非常严格,种植过程中全部施用有机肥料,甚至在采摘过程中也尽量采用茶叶嫩采技术。但无论怎么努力,只要他拿样品去检测,茶叶的稀土含量基本上就会超标。这让他觉得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近两年来,公司每年都要处理5至8起因质量抽检出现的稀土超标问题,然而除了疲于应付,却再无他法可想。

 

  “茶叶中的稀土含量与土壤的母质有关,而福建茶区的土壤中本身就富含稀土。在我曾经送检过的上千个茶叶样本中,按照之前的标准,只需要检测5种稀土元素含量,茶叶的合格率不会超过60%,而2012年,国家更是将稀土含量检测方法调整为对16种稀土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预估能合格的样本不会超过20%。”范承胜对记者举了个例子。

 

  对此,福建茶商普遍表示深有感触,而对其中生产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叶的茶企和茶农而言,此事更是戳到了他们心中的痛处。

 

  记者从安溪多家乌龙茶商处了解到,与绿茶、红茶只取嫩芽叶制茶不同,乌龙茶、黑茶、紧压茶通常需采摘成熟度较高的开面叶,而一般来说,新梢芽部的稀土含量最低,叶片成熟度越高,含有的稀土含量越高,正是这种区别让众多熟茶茶商陷入了“无法达标”的尴尬境地。

 

  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局长蔡建明透露,据相关测定资料,我国红茶、绿茶的稀土超标率在10%至20%,乌龙茶的超标率约为60%,而黑茶、普洱茶则有近九成产品稀土超标。

 

  由此看来,茶商口中的“不能达标”,看似出于愤怒,实则却是出于无奈。


相关热词搜索: 茶叶稀土限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