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德”应先从底线讲起 无论是干什么工作、处于何种地位,最起码应具备人之所以称作人的品质。我们既要提倡官德的高标准,更要明确官德的“底线”,让公职人员明白“底线”就是“高压线”。
据《广州日报》22日报道,针对台湾媒体曝光的深圳一官员猥亵男服务员一事,深圳龙岗区政府21日晚发布消息,称已介入调查。
到现在为止,猥亵事件是否属实还未可知,不过从公众反应看,许多人持的是“宁信其有”的态度。也难怪公众这么想,近年来各类公职人员“无下限”的行为实在是太多太刺眼了,有的甚至已经突破了人们的想象。远的不说,本月就发生了海南万宁校长带6名小学生开房这样恶劣的事件。
接二连三的“老鼠屎”,直接损害了公职人员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公务员、教师等公职人员吃财政饭,由纳税人供养,承担着管理事务、服务社会的职责,人们对其道德和行为寄予了更高期待,国家对他们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大家的设想,他们的言行要成为社会的标杆和导向才对。
但是,现在有些人的行为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22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称一些领导干部心中没有信仰,做人没有下限,不断玷污“党性”二字。确实,一些人腐化堕落、品行低劣,所作所为不仅离“党性”、“官德”十万八千里,就连做人的基本底线也早丢在九霄云外了。
按照孟子的说法,人的本质特征在于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说实话,人们期待公职人员具有高尚的德行,但也明白人有利己天性,有选择自由,没法强求他们每个人都成为道德楷模、有社会良心。可以说,在这方面,中国的老百姓心态是比较宽容的,算不上有“道德洁癖”。不过,无论是干什么工作,处于何种地位,最起码应具备人之所以称作人的品质,就是不做典型模范,也不能堕落到底吧。
在干部队伍中,确实有许多默默奉献的人,德行出众的人,但这些个别事件,直接遮蔽了“正能量”,拉低了人们对整个公职群体甚至政府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在经济转型期、社会变革期,人们不但关注利益分配的公平,也关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希望真善美得到弘扬,假丑恶无以存身。如果公职人员那些“无下限”的行为继续频频出现,不光会损害一个群体的形象,而且会影响群众对于社会道德水准的判断,甚至会左右群众的价值取向。
对那些“无下限”行为,必须出现一例打击一例,而各级政府也应下大力气研究,如何用好的制度选择人、约束人,使党员干部不愿越轨,也不敢越轨。我们既要提倡官德的高标准,更要明确官德的“底线”,让公职人员明白“底线”就是“高压线”。(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