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康复机构面临注册难困境 期待政府购买服务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5-23 10:27:46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月,由于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孤独症患儿的妈妈温洪忙得不可开交,又是举办论坛,又是要接待来采访的记者。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孤独症患者的关注度又逐渐趋冷。 2012年,温洪和另外4位孤独症患儿的妈妈一起创办了康纳洲孤独症家庭支援中心(以下简称“康纳洲”),希望建立一个专门为患有孤独症儿童提供服务的民间公益组织,使得社会对孤独症的关注不止于一年一度的孤独症日。可作为一个非盈利机构,康纳洲在注册和运转时都遇到过诸多障碍。 其实,与温洪她们创建的康纳洲一样,很多民间公益组织在注册时都需要找到一个业务主管单位,而这样状况或许将得到改变。 温洪和她的同伴们注意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出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中提到,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