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国内新闻 > >> 工业企业效益好转 结构调整向深而行

工业企业效益好转 结构调整向深而行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中国经济时报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6-08-02 09:36:18
  ■本报记者 胡畔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6月份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998.2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1-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63.1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5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

  对于6月份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加快,而1-6月份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却较1-5月份的增速有所回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特殊因素影响,一季度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速大幅提高。进入二季度以后,随着特殊因素作用的消失,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累计增幅呈降低态势,但当月同比,6月份较5月份加快了1.4个百分点。

  而造成6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分析认为,从总体看,是由于工业生产和销售增长有所加快,产品价格降幅继续收窄;分行业看,是因为电子、石油加工等行业利润增长加快,两个行业合计拉动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提高3.6个百分点。

  除利润增长加快外,何平还表示,6月份工业企业效益呈现出三点积极变化:一是降本减负效果显现;二是库存压力继续减缓;三是资产负债率继续下降。

  张立群也认为,6月份工业企业利润的回升表明,工业企业效益情况总体趋向好转,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初步显现。

  但还要注意,工业企业效益好转仅仅是初步显现,必须继续通过实施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的组合政策,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走势,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同时,张立群指出,虽然整体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有所回升,但仍有部分行业的利润还处于下降的态势,制约企业效益向好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

  何平认为,制约企业效益向好的不利因素有三点:一是利润增长不够均衡,新增利润集中于少数行业;二是石油开采、电力等行业效益下滑,钢铁行业利润增速放缓;三是资金周转困难仍然存在。

  数据显示,1-6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220.8亿元,同比下降83.6%;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7200.4亿元,增长1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577亿元,下降2.3%。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两个持平,9个减少。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均有所下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由同期盈利转为亏损。

  张立群表示,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工业行业分化现象比较明显,这表明结构调整已进入较深层面。需要扎实推进煤炭、钢铁等上游行业的去产能活动,着力建立法制化、市场化的产能淘汰机制。依靠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作用,不断优化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益。

相关热词搜索: 而行结构调整效益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